• 字體:

剖析加國通脹常見問題
( 2011-07-08 )



圖一:加美汽油價格與加元匯率走勢

      我們跟客戶交談時,最常遇上的經濟指標問題莫過於對通脹的疑惑。
      為何央行重不包括汽油在內的消費物價指數?當加元與美元看齊,為何加國的物價會比美國為高?目前的按年計通脹率是3.3%,但這是否準確反映生活成本的增加?
      本文嘗試解答一些最常見有關消費物價走勢的問題。 


      為何統計局通脹率卻那麼低?
      加拿大統計局計算消費物價指數所使用的消費籃子,反映加拿大人總體的各項開支。
      因此,一個家庭的通脹率不一定會跟全國的整體情況相同,而且差異可以很大,視乎個人消費模式跟“一般情況”有多大分別。
      舉例說,租住和自置居所分別佔全國消費物價指數的5%和17%,但如果您租住房子,通常便沒有自置居所,反之亦然,所以只有少數加拿大人的消費模式會跟全國“一般情況”完全吻合。 
      另一點是觀感問題。我們往往會眼於那些迅速上升的價格,尤其是帶動物價升幅最顯著的汽油價格。可是,也有很多物品的價格是沒有變動或下降,使整體通脹率受控。
      例如利率下降,導致房屋按揭利息成本顯著下跌。衣服價格自2000年以來持續向下。汽車價格自經濟衰退後停滯不前。
      事實上,從4月份通脹報告來看,在眾多構成消費物價指數的項目中,每有一項若其通脹率高於3%,就會相應地有另一個佔同等比重的項目錄得的通脹率低於1%。此外,發展迅速的電腦和互聯網服務,亦有價格下調的現象,以反映質量提升令消費者取得更佳價值的結果。 


      為何央行重剔除汽油的物價指數?
      加拿大中央銀行的優先目標是於中期內使通脹率降至2%。央行所面對的難題是很多商品的價格十分波動,例如水果和蔬菜、汽油和天然氣。
      舉個例子,根據聯合國食品價格指數,全球食物商品價格曾於18個月內上漲了接近70%,在2008年6月份創下高峰,但到了2009年2月,價格回軟並重返2007年前的水平。
      在加拿大,零售食品通脹率同樣波動,2009年3月升至8%,到11月時卻已回落至1.7%。這些波動可扭曲相關的通脹情況,使央行在制訂短期利率的合適水平時,更覺困難。
      央行因此在量度通脹時,剔除這些波動因素,側重考慮較為短期通脹情況,稱為核心通脹率。央行能夠漠視這些被視為“暫時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上升,是因為這能錨定通脹預期。
      1970年代,加拿大和美國曾因能源價格大升而引致廣泛的工資和物價通脹。現在目標通脹率定為2%,令出現工資和通脹螺旋式上升風險大減。

      為何加國貨品售價比美國高?
      加拿大人在同一貨品或服務上比美國人付出更多,這並非單是一或兩個原因使然。加國市場較小,競爭程度較低,以及製造商在擬訂合約時議價能力較高,都是美加兩地價格差異的主要原因。加國市場較小,以致運輸和分發貨物的成本較高。
      部分消費品由於稅制方面的差異,亦促使兩地價格差距擴大。
      以汽油為例,在加拿大,汽油零售價中有多達三分一是給聯邦和省政府的消費稅,但美國的消費稅所佔比例只約為10%。


      加元高企會否使物價下調?
      我們的確相信加元高企,會導致物價降低,讓消費者得益,但這只限於個別種類商品,而且價格下調幅度不會很大。
例如家具和家電等耐用品及買賣頻繁的商品如食品等,都傾向於跟加元走勢背道而馳。加元於過去一年表現強勁,而屬上述類別的部分商品是消費物價指數中按年升幅最低者,這顯然並非巧合。
      加元和汽油價格之間也有微妙關係。兩者都與原油價格息息相關,它們往往齊起齊跌。這種關係促使減震效應的產生,所以當油價大幅波動,加拿大的汽油價格波幅會比美國為小 (見圖一)。
另外,加國賦稅較重,亦導致汽油價格走勢較為穩定。 


      統一銷售稅對零售價格有何影響?
      道明經濟分析部 (TD Economics) 曾於2010年6月估計,若統一銷售稅 (HST) 在卑詩省和安省推行,消費物價指數中將有約17%的成分會立刻受到刺激。事實上,消費物價指數中有17%的成分於2010年7月錄得顯著升幅。
      漲價的主要集中在家用品和服務,例如天然氣、電力和互聯網服務;而其他顯著受影響的類別包括康樂服務、煙草和汽油。
      加拿大統計局為了隔離統一銷售稅所帶來的影響,計算出一個撇除間接稅項的消費物價指數。
      2010年6月以後的數據顯示,統一銷售稅使全國物價被推高約0.8個百分點,以致該兩項消費物價指數出現差距(見圖二)。
      對於實行統一銷售稅的卑詩省和安省,加拿大統計局估計這個差距是1.5個百分點。 
      話雖如此,統一銷售稅的用意原在消除所謂影子稅項,而經濟學家則視統一銷售稅為一項促進生產力的改革。以往企業不能討回在中期生產過程中所投入的資源而繳付的省銷售稅,於是把增加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統一銷售稅推行後,企業可以悉數討回那些稅款而節省成本,最終消費者亦會得益。這個過程需要時間,但隨企業把節省成本的好處帶給消費者,道明經濟分析部預期上述的0.8個百分點差距,將於未來兩年內縮減約一半。 


      為何最近汽油價格那麼高?
      許多加拿大人也記得2008年年中時,原油價格每桶逾140元,汽油零售價則約為每公升1.4元。今年5月,汽油價格再漲至每公升1.4元,但原油卻只在每桶100元至115元水平。
      此外,還有一段時期是原油價格已回落但是汽油價格仍上升。
      這些發展令消費者非常疑惑。 
      上述反常現象主要是由於北美的汽油批發市場情況相對緊張。簡而言之,煉油廠一直不能跟上需求的步伐。整個2010年和2011年迄今,煉油廠的使用率一直頗低,到最近才開始好轉。
      因此,北美洲的汽油庫存量大幅向下,降至數年來的低位。5月初的庫存量跟2月時比較,有逾15%的跌幅。
      此外,由於密西西比河的水災使幾個沿河州份的煉油廠備受威脅,煉油廠的生產力令人憂慮。
      我們預期汽油批發市場的緊張狀況將緩和,但相信加國汽油價格將於整個夏季駕駛高峰期內繼續高企,達到每公升1.2元以上。


      汽油食品價格會否續升?
      道明經濟分析部基本上認為整體通脹會於未來數季回落,趨勢通脹率約為2%。
      只要汽油價格不再突然上漲,通脹上揚之勢將於未來數月開始減退。
      食品將繼續是消費物價指數內有較大漲價壓力的類別之一,因為去年全球食品上升的影響已通過供應鏈延伸至加拿大的零售店。
      其他物價大概會緩緩上升,但升幅保持在2%或以下。在一個失業率較高而仍有良性工資壓力的環境,這種情況是合理的。



圖二:合併銷售稅對消費物價通脹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