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片酬相對低 有助打開海外市場 好萊塢明星衝擊中國影星
( 2011-07-01 )





不少中國觀眾以為在電影中用好萊塢明星會很貴,其實不然,據投資方透露,請好萊塢明星不僅有助市場,而且投資方無需一次性付清片酬,除此外,好萊塢演員拿片酬還要交稅,不像國內明星的片酬一般為稅後,所以好萊塢明星對中國國內明星的衝擊力也越來越大。

      曾主演過《蝙蝠俠》等多部大片的知名好萊塢影星蓋.皮爾斯(Guy Pearce)日前加盟中國電影《幸福卡片》,不少人好奇其片酬有多高,對此,《幸福卡片》的投資者劉志江笑說,“我們有保密協議,不能透露具體數字,但是肯定比你想象的低,而且到現在為止只付了20%。”《西部商報》報道,據劉志江透露,這是國外的行規,請好萊塢明星拍片,投資方無需一次性付費,只需按照合同先付給明星20%至50%的片酬,其余片酬要等到影片實現盈利了才會支付。這樣,也就保證了明星在拍戲時負責的態度。傳說中那種好萊塢明星拍戲到時間了就走人的現象是不存在的,因為他很怕影片不賺錢。
      這在國內外都一樣,劉志江在和皮爾斯談交個稅時,對方異常驚訝:“我賺的錢,我交個稅,是我個人的事情,怎麼會要您操心?”可是在國內,明星片酬是稅後的,這已是公開的秘密。“比如某國內一線男星,我們當初是想請他出演一部國產電影,剛開始談的片酬是400萬元,但是他的個稅需要我支付,他之後的衣食住行都要我來管,我可能最後要在他身上花個500萬元還要多。這個價碼,我們覺得就他的票房號召力來說不值。”
      另外,隨國內電影人越來越成熟,市場越來越開放,好萊塢明星對於內地明星的衝擊力也會越來越大。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請基斯頓比爾(Christian Bale)來出演,明星的片酬還未支付,海外賣片就已經開始賺錢了。
      劉志江說:“我們下一部影片計劃投資7000萬美金,請好萊塢明星安東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出演該片,已簽下了合作意向書,影片海外版權的預售就已賣出去3500萬美元。而國內的明星一走出國門就無人問津,哪有這樣好的市場回報率。”
      在商言商,在理性的投資者看來,電影就是一個產品,一個生意。好萊塢明星有這麼高的投資回報率,為什麼不用呢?劉志江說,拍《尋龍奪寶》時與山姆.尼爾合作過,《幸福卡片》和蓋.皮爾斯合作,將來還想和安東尼霍普金斯合作。他覺得好萊塢的明星在前期談合作的時候會讓人覺得很麻煩,但後期一切按照合同來反而輕鬆。但國內的明星就不一樣了。劉志江說,在簽合同之前又是吃飯又是喝酒,什麼話都好說。但合同一簽,就開始東算計西算計,還有很多附加條件。

      國內明星常耍大牌
      與好萊塢明星相比,國內明星耍大牌現象嚴重。
     《金陵十三釵》劇組為了去機場迎接基斯頓比爾特意派出兩輛房車,按照與中國大腕合作的經驗,如此長時間的遠途工作,劇組相信比爾應該需要數名陪同人員,結果到機場,就見比爾一個人背大包出來了,當時大家都傻了。
     《幸福卡片》劇組也有類似的經歷,劇組前往悉尼拍攝,投資者問蓋.皮爾斯應該為他在悉尼預訂哪家酒店的總統套房較好,蓋.皮爾斯說:“我會住在自己家里。”投資者接問:“那需要為你提供什麼車輛比較好呢?”蓋.皮爾斯回答說:“我是來工作的,我開自己的車就好了。”早前,蓋.皮爾斯也是孤身一人來到上海的,片方給他安排下榻在五星級酒店,採訪結束後近中午,片方工作人員表示要請他在酒店的自助餐廳用餐,結果他看看菜單連稱“太貴了,不必了。謝謝。”一些投資者感歎:“約見中國明星,都是前有經紀人,後有化妝師,見好萊塢明星如果不是談合同等商業上的問題,純粹見面都只是一個人。”

      導演製片方矛盾頻發
      緣何國內多位導演愛請好萊塢明星,也與國內電影市場出現的混亂有關。
      在早前舉辦的上海國際電影節時期,導演與製片方屢次出現矛盾,先是電影《B區32號》的編劇張二在影片上映後於博客發表聲明,稱“該劇除張二的名字是本人之外,影片內容與本人沒任何關係。”之後,《肩上蝶》導演張之亮突然在上海國際電影節單方面退出影片的宣傳工作,堅持影片以120分鐘足本與觀眾見面,而非發行方重新剪輯的90分鐘版。再後來,《假裝情侶》導演因與出品方在創作中產生分歧,劉奮鬥戲沒拍完就退出劇組,成為國產片首個“前期導演”。
     《南方都市報》報道,對於剪輯權產生的糾紛,香港資深電影人文雋認為,“每一部片都有所謂'最大話語權'。一個導演如果大到連老闆都要聽你的,像杜琪峰、爾冬升,他們就擁有剪輯權。”但一些新導演就很難對自己的作品掌握話語權,“因為你還沒到大家都信任的份上。如果我是監製,我也會把剪輯權、話語權(握在自己手上)。當然也要合理,不會毀掉人家的原創或者作品。”他認為: “中國電影市場目前是在混沌時期,誰都能去做應該別人做的事情。”
      而身兼導演及製片人的張一白對此深表認同,“導演中心制也好,製片中心制也好,大家都可以舉出很多例子,但這些都不重要。如果導演做大做強了,他就有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