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尋柳江 穿越千年煙雨
( 2011-07-01 )



遊人在柳江古鎮的花溪河遊覽。

有這樣一群人,“古鎮”對他們的誘惑比任何事物都來得猛烈。那些千百年來人們生活留下的痕跡映射一種歷史滄桑感。每一塊石頭,上面記載了無數被遺忘的故事。四川,正是這樣一個集合了多處千年古鎮的靈秀之地。

      在四川古鎮裏,柳江古鎮最為柔軟的一地,它位於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城西南35公里花溪河支流柳江兩岸,歷史上稱為“明月鎮”,始建於南宋紹興十年(1140年),清代中期,因鎮上柳、姜兩姓族人合資修建了一條石板長街而更名為“柳姜場”,1780年定名為“柳江場”。歷代屢廢屢興。


      聽雨望江 朦朧畫意
      柳江被稱作“煙雨柳江”,白天感覺不到這點。到了晚上,小雨淅瀝,坐在望江客棧的二樓上,在朦朧的燈火中,聽雨望江,才仿彿找到了“煙雨柳江”畫意。
      柳江古鎮建於南宋,與現代建築一水之隔的是明清時代的建築。一座座古樸的木板房吊腳樓依根枝盤錯的黃葛古樹,木板房半邊街的盡頭,連接一條石板長街,不一字,盡現街道的滄桑古樸。
      柳江鎮依傍的河流不叫柳江,而是花溪河與楊村河。兩條河彙集於柳江鎮,楊村河中有一個小島。原來是一片草坪,大約1988年被街上的居民逐步搞成了文化站。島上綠樹掩映處隱隱有民居,頗有詩情畫意。據說小島早年被一畫家買下定居,讓人不由讚歎這位畫家的眼力。
      古鎮從來多古樹。柳江古鎮不僅生長許多巨大的黃葛、麻柳古樹,還有一株據說已有200年樹齡的黃桷蘭。那株高齡黃桷蘭高達數十米,枝繁葉茂,且花香襲人。讓人稱奇的遠不止此,與這株黃桷蘭一牆之隔的曾家大院中有一株奇樹,樹上掛滿了像豇豆般細細長長的果實。當地沒人知道它的名字,也沒人知道它的來歷,大家只好稱它為“豇豆樹”。


      鳥瞰古宅成“壽”字
      長有“豇豆樹”的院子叫曾家大院。柳江歷史上曾有“曾、張、楊、何”四大家族,民間流傳“曾家的房子、楊家的頂子、張家的丫頭子、何家的穀子”。曾家園是唯一保存較為完好的家族莊園。
      曾氏後裔曾藝澄於1927至1937年歷經10年建成,原佔地11621平方米,總建築面積5402平方米,為“四院三戲台”布局,有四個四合院,三個戲台,院中有觀景台、八字龍門、小姐樓、書房、石牌坊,還有牡丹園、荔枝園和休閒亭,足見院主人昔日的豪華氣派。
      更為奇特的是,這座宅院鳥瞰呈繁寫的“壽”字。
      據說當時曾家大院的主人為追求順應“壽”字的筆畫布局,把外面的牆或樓建造得頗為獨特,尤其是臨河的一排樓房,修建得如鋸齒一樣,一拐一彎,形態怪異獨特,也顯示出設計者獨具匠心的智慧和縝密的心思。
      整座宅院引進西洋建築圖案裝飾,雕樑畫棟,富麗堂皇,是近代中西合璧建築的典範,曾家大院也因此成為柳江古鎮最耀眼的一景。
      曾家園是免費參觀的,走進大院,戲台上還在表演川劇,吸引不少遊人圍觀。

      磨西古鎮 西茶馬古道第一驛站
      磨西古鎮,是一個陌生的地名。但,如果提到“貢嘎雪山”、“茶馬古道”,以及“搶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大家就比較熟悉了。
      磨西古鎮就位於“蜀山之王”——貢嘎雪山的腳下。在瀘定橋未建成之前,是川西茶馬古道的第一驛站,至今古道還清晰可辨。
      如今的磨西,已被太多的私人旅館、飯店、商鋪、私宅異化為一個普通中國小鄉鎮,不過,因其歷史悠久,仍有古街、舊巷、老屋存留。
      沿古鎮的大道由北往南走,路上很多小店,店門口滿是犛牛頭和牛角。男人在店前空地擺好工具,當街現做角梳和牛角製品,女人則在店裏銷售。
      在一堆新建的民宅中拐進朝東去的石板小路,一條古舊的老街呈現在面前,很多上了年紀的木屋歪歪斜斜地豎立兩旁,一位皺紋、駝背、頭裹黑巾、身穿藍裳、腳蹬運動鞋的藏族老太太從遠處蹣跚而來……
      不經意間發現左側有一條小巷,一座天主堂孤立在巷子的盡頭。青磚青瓦,飛簷翹角的中國經典亭子造型的鐘樓和哥特式的門窗相結合,明顯東西合璧的產物。整座建築乾淨簡潔、莊嚴肅穆。
      這就是1917年那位法國神甫帶《聖經》悄悄來到中國西部的大山深處,三年後建成了有三幢建築的磨西天主堂,在布道的同時,他還收養了許多孤兒。

      遊西壩古鎮 邂逅“豆腐西施”
      西壩鎮原名“西溶鎮”,因境內有溶江而得名,自古為水陸交通要衝,是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人稱“西壩水碼頭”。鎮建制於秦惠王十四年(公元前311年),明清以來這裏成為佛、道、儒教勝地,至今古風猶存,上萬間明、清建築,飽經風吹雨打至今完好。鱗次櫛比的青瓦房擠出一條窄窄的青石板街道,沿街而行,雕花的窗櫺、半掩的么門兒,恍惚間宛如置身於遠古的氛圍。
      清晨,薄霧未散,挑擔子的“豆腐西施”悠悠地走在青石板路上,幾聲清脆的吆喝聲,如川劇的清唱,抑揚有致。西壩豆腐因其綿軟細嫩、入口化渣而聞名於世,有336種做法,常見的有36種。坐進街頭小豆腐店,洗得發白的八仙桌、長條凳、青花瓷盤,老到的豆腐,讓你回味無窮。當地人介紹,西壩豆腐得取自當地“涼水井”的水才好,要吃正宗的西壩豆腐還得到西壩來。
      西壩豆腐歷史悠久,有文字可查始於明朝萬歷(公元1573~1620)年間,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西壩人代代相傳,不斷改進工藝。在選料浸泡、上磨、擠漿、燒煮、壓單等工序上都有特別的講究。“皮膚褪盡見精華,旋轉磨上流漿液”,製成的豆腐白如玉、細若脂;通過燒、炸、炒、溜、蒸、拌,烹飪出360多種菜肴,讓人驚歎不已。有文人品過西壩豆腐贊道:“四川豆腐甲天下,西壩豆腐冠四川。”
      置身古鎮,你不能不被遍街的茶館所吸引,竹椅和方桌佔據了半條街巷,竹竿撐篷布遮陽。茶客多是趕集的農民和古鎮居民,他們在交易後打打“二七十”,談天說地,偶爾也會遇到川劇座唱和打“柳連柳”“玩牛兒燈”的老人們。
      茶老闆都是古鎮居民,沒有工作或退休失業,有一天打開自家門就開起了茶館。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誰的茶館,用水絕對是有名的“涼水井”的水。
      古鎮上居住的多為老人,其中百歲老人有兩名,90歲以上的有23名。他們不願意搬離那些不知住了多少代人的老房子,連屋內的大架花床、桌子、凳子、古舊瓷壇、木腳盆、木杯瓢子、籮筐等,也大都是過去的陳設。



圖為古鎮中的民屋小道。

磨西鎮的天主教堂。

西壩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