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濟棠為紅軍“讓道”
( 2011-07-01 )
陳濟棠
1934年10月25日,中共“長征”的紅軍從贛南進入粵北,經南雄、仁化、樂昌、連縣四縣,這期間,突破了敵軍設置的三道封鎖線。11月13日,紅軍離粵,向湘南前進。
在湖南到廣西的湘江邊,要突破蔣介石設置的第四道封鎖線時,紅軍打了突圍以來最大的一次敗仗——湘江戰役,傷亡逾半。相比之下,紅軍在粵北突破前三道封鎖線時卻未出現大的傷亡,這是為何?
原來,這得益於國民政府南路軍總司令陳濟棠為紅軍“讓道”。長征前,紅軍已與陳濟棠達成“讓道”的秘密協議,在粵北的18天中,紅軍未遇到頑強抵抗。白軍與紅軍本水火不容,陳濟棠為何會在粵北為紅軍“讓道”呢?
在紅軍長征前,陳濟棠經過苦心經營,已把廣東變成了他的天下,人稱“南天王”。蔣介石第五次圍剿紅軍時,任命他為“南路軍總司令”,陳濟棠知道這是“一石二鳥”之計,想使他與紅軍兩敗俱傷,蔣介石再坐收漁利。於是他借“剿共”之名每月向蔣索要60萬銀元的作戰經費,在前線卻不肯積極進攻。
1934年9月,陳濟棠看到中央蘇區形勢危急,擔心蔣介石剿共得手後率軍南下,進入他的地盤,於是派出秘使到瑞金與紅軍談判。此時,中央紅軍已準備突圍,周恩來決定抓住這一難得的機會,力爭與粵軍達成協議,為即將開始的長征開闢道路。
秘密談判進行了三天三夜,最後達成五項協議:一、就地停戰,取消敵對局面;二、解除封鎖,互相通商;三、互通情報,用有線電報聯絡;四、必要時紅軍可在陳部的防區設後方醫院;五、必要時可以互相借道,紅軍有行動事先告訴陳,紅軍人員進入陳濟棠的防區時,陳部撤離40華里。
1934年10月10日晚,8.6萬紅軍踏上了長征之路。
陳濟棠為做樣子給蔣介石看,也為防止紅軍在粵北停留,頻頻調兵遣將予以防堵:他令余漢謀派出兩個師一路尾追紅軍;將駐廣州花縣的警衛旅用火車和汽車急運至粵北仁化,搶佔沿途諸要點,並廣築工事;他將自己的行營前移至粵北曲江,坐鎮指揮。
但這些都是虛張聲勢。紅軍過粵北期間,陳濟棠給前方部隊的任務是“保境安民”﹔規定的戰場紀律是“敵不向我開槍不准射擊﹔敵不向我攻擊不准出擊”。
從10月14日傍晚到18日傍晚﹐紅軍進入粵北。陳濟棠按照“秘密協議”給紅軍讓出了一條寬40華里的通道﹐使紅軍較為順利地突破了第一道封鎖線﹐進入南雄。
蔣介石得知消息後﹐即令陳濟棠在粵北組織第二道封鎖線給予阻截。陳令部下到仁化﹑樂昌﹑汝城附近設防﹐但下屬軍官同時也得到命令﹕“讓出紅軍西進道路。”同樣沒有經過激烈的戰鬥﹐紅軍於11月4日又順利突破了第二道封鎖線。
急不可耐的蔣介石再次頒布緊急“堵剿”電令﹐在第三道封鎖線上修築了數百座碉堡﹐加強防堵。在這個過程中﹐紅軍認真執行“秘密協議”﹐不進入廣東腹地﹐只沿粵北山路西進。於是﹐紅軍一路未遇到粵軍的阻截﹐又突破了第三道封鎖線。
蔣介石不禁惱羞成怒﹐給陳濟棠寫了一份措辭嚴厲的電報﹕“此次按兵不動﹐任由共匪西竄﹐不予截擊﹐貽我國民革命軍以千秋萬世之污點。即集中兵力27個團﹐位於藍山﹑嘉禾﹑臨武之間堵截﹐以贖前衍。否則﹐本委員長執法以繩。”陳濟棠只得假裝出兵。他按照和紅軍達成的協議﹐稍加抵抗後即全線撤退﹐讓紅軍走出粵境。
在長征前夕﹐周恩來抓住蔣介石和地方軍閥的矛盾﹐同陳濟棠達成秘密協議﹐保障了紅軍脫離險境。這次“借道”的成功﹐為中共中央積累了統戰工作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