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官方批評“鄉村愛情”乃求全責備
( 2011-07-01 )





      趙本山剛剛熱播的《鄉村愛情交響曲》日前遭《人民日報》批評單薄和浮泛。這是趙本山的“鄉村愛情”系列劇至今為止第一次遭遇“官方批評”。
     《鄉村愛情交響曲》亮相北京衛視之後,據說收視率創下新高,也由此引來諸多批評,諸如沒有反映中國的民生艱辛,迴避了日漸嚴峻的佔地問題和養老難題,對於農民生活缺少“體恤”和“溫暖”。面對種種批評,本山傳媒副總裁劉流的“只看收視率”、“別人愛說啥說啥”的最新表態再次引來“炮聲隆隆”,被指責為“耍大牌”和“強詞奪理”。
      其實,指責文藝作品“逃避現實”的論調,對於公眾而言,也許並不陌生。比如,1980年代唱響改革開放的時代旋律,人們沉浸在思想解放、個性自由的春天喜悅裏,就有媒體批評一曲《鄉戀》是靡靡之音。要求藝術作品像史書一樣客觀冷靜、像檄文一樣義正辭嚴,多少有點求全責備。
      相反,藝術作品與社會現實的“反季節”現象,倒是引人深思。比如,在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很多描述上流社會和宮廷生活的作品,深受觀眾喜愛。有人說,看到影視作品裏主人公童話一樣的美好生活,很多人想像自己也擁有一樣的生活,而暫時忘卻了生活的窘境和現實的煩惱。這也是喜劇作品風行不衰的社會心理和現實原因。要求輕喜劇像悲劇一樣凝重、悲苦,多少有點“對牛彈琴”。
      曾經有一位作家,走進了中國西北的村莊,他驚訝地發現,村裏只有老人、孩子,只要沒有特殊原因,年輕人幾乎全都出外打工了。他憂傷地感歎,這是“一個沒有情歌的村莊”。
      應該說,出外務工的流動生活,已經成為億萬青年農民的生活旋律,很多農村地區的“空殼化”現象已成一個不爭的事實。
      但問題是,中國太大,北京的郊區,甚至瀋陽、鐵嶺、開原等城市附近的村莊,也到處都是農民,但他們沒有出外打工,在家門口開個豆腐廠、超市,辦個山莊、養殖場,承包幾畝果園、花圃,都能實現致富夢想,就像《鄉村愛情》裏的王小蒙、謝永強、劉一水、謝大腳、王大拿等人物一樣,他們是農民,而且是充滿致富渴望和人生夢想的農民。
      劉能、謝廣坤、趙四等小人物形象之所以深入人心,恰恰與真實的生活體驗密不可分。他們性格上的弱點和質樸本色,給人印象深刻。
      角色可以虛構,情感相對真實,《鄉村愛情》的高收視率就是這種藝術態度的豐厚回報。比起那些火爆螢幕的相親節目所宣揚的“寧願在寶馬車裏哭泣,也不願坐在自行車後座上笑”的扭曲價值觀,《鄉村愛情》的感情故事更像是一條靜靜的溪流,讓人感受到久違的信任和純真。
      當然,《鄉村愛情》連續四部劇下來,也有創作和故事上的缺陷。
      比如,品質不一,情節拖遝,尤其是《鄉村愛情》第三部《鄉村愛情故事》,由於個別情節刻意追求戲劇衝突,反而有脫離現實的粗糙感和情感隔閡。相比較而言,《鄉村愛情交響曲》更像是一部找回初衷和農民情感的回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