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資金吃緊 76上市公司發債4572億
( 2011-06-24 )



業內稱,信貸緊縮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企業的發展能力,也影響了經濟發展的動力。圖為中國農業銀行山東支行的工作人員在清點人民幣。

      目前不僅A股市場“缺血”,不少企業錢也不夠用,大舉發債緩解燃眉之急。統計顯示,截至目前,已有76家上市公司累計發債達到4,572億元。業內認為,目前企業貸款和增發難度較大,債權融資比例大增,預計上半年的發債規模將會超過5,000億元,財務成本將明顯上升,影響業績穩定增長。
     《廣州日報》報道,央行新公布的資料顯示,2011年以來銀行新增貸款明顯萎縮,而銀行間資金利率全線飆升更加暗示目前市場資金不再“不差錢”。


      不得不到資本市場找錢
      一位上市公司財務人員透露,雖然目前企業整體資金不缺,但“部分公司資金肯定緊張,企業不得不到資本市場找錢,補充流動資金。”據統計,從1月1日起,截至目前滬深兩市共有包括多家銀行在內的334家上市公司通過股權債券累計再融資1.7萬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銀行食言掀起一波再融資高潮。資料顯示,在浦發銀行、農業銀行和興業銀行各自再融資達到500億元後,建設銀行又高調宣稱將通過次級債市場融資800億元,再次刷新2011年上市公司再融資總額紀錄。而2011年以來11家上市銀行再融資佔整個再融資額近四成,達到4,037.18億元。
      由於股權融資受到市場低迷的拖累,很多公司選擇發債。2011年以來,有76家上市公司發行各種債券高達4571.99億元,發債的公司數量同比明顯增加。其中,9家公司單次發債規模超百億元。


      9公司單次發債超百億
      有分析稱,按現在的速度,上半年發債規模超5,000億元基本沒有懸念。過往的發債大戶,多是銀行等權重公司,但2011年已經有包括橫店東磁、軟控股份、海鷗衛浴已經國脈科技等9家中小板公司也加入發債隊伍,累計發債86.5億元。
      有市場分析表示,大舉發債將影響未來業績的穩定增長。以銀行發債為例,申銀萬國分析師指出,在整體資金面偏緊的環境下,銀行發債成本將大幅提高,從2010年9月工行發行162億可轉債到2011年中行320億、農行500億的次級債相比,發行利率從4.1%上升至5.3%,提升120個基點。
      此外,中小企業通過集合發行債券、票據等方式融資日漸頻繁,“抱團尋錢”成為不少中小企業的選擇。

      北京賣地難 出讓金銳減六成
      截至目前,北京的土地出讓金比2010年銳減59.2%。這意味北京市每年千億左右的“土地財政”難以為繼。金融信貸出現困難,讓不少開發商也不敢貿然拿地了。隨之而來的是,廣州、杭州、成都等地也相繼出現土地難賣和甩賣的情況。
     《經濟觀察報》17日報道,嚴厲的“限購”終於把皮球拋到了基層政府,即使是稅收豐厚財力不菲的北京、杭州、廣州等各地都開始積極地推地。“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以前都是開發商問國土部門,現在都是國土部門積極地問開發商最近是否有買地的打算。”不少開發商說。
      北京1至5月通過招拍掛方式出讓住宅用地87.4公頃,不足年度計劃供應量的一成,隨之而來的是土地收入銳減。1至5月,北京市通過招拍掛出讓土地的總收入為250.61億元,同比銳減59.2%。
      杭州和廣州也開始積極推地。6月,杭州共推出20宗土地,出讓面積820.9畝,比4月有大幅提升。而廣州不惜“血本”甩地。截至5月底,廣州市掛牌出讓的多幅經營性用地均底價成交,其中2010年創出地王的白雲區高爾夫球場地塊,也在掛牌進入競拍程序後以最初的競拍價成交。
      據透露,上半年的土地市場讓廣州市對2011年的土地出讓形式頗為擔憂,如果土地仍持續以底價成交,2011年廣州市土地出讓金的指標未必能夠完成。廣州國土房管局決定主動出擊,為全年土地出讓收入保底。
      作為二線城市的代表,成都土地市場也遭遇寒流。近日成都市土地拍賣中心拍賣五宗土地,結果其中兩宗主城區優質土地流拍,另外三宗也是僅以起拍價成交。其實,成都土地拍賣市場在5月開閘後,開始放量供應,但形勢均不理想。
      業內稱,在成都,土地流拍事件是很罕見的,即使在2008年、2009年房地產形勢不好的時候,也很少出現流拍。分析人士認為,不僅僅是樓市的慘淡,更在於信貸的收緊,使得開發商不敢貿然拿地。
      業內分析認為,市場調控持續,房價可能走低,會影響土地的溢價空間,此時買地有風險;資金緊張,銷售乏力,銀行限貸,開發公司資金捉襟見肘,有拿地之心,無拿地的實力,只好作罷。“現在開發貸都基本停了,開發商日子不好過。”業內人士表示:“只要商品房銷售沒有起色,土地市場就會繼續低迷,現在的問題不僅僅是銷售不暢,而且是金融信貸也非常困難,所以不敢貿然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