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人大”圖書館向社會逐步開放
( 2011-06-24 )



“人大”圖書館新館每天保持六七千人次流量,以該校師生居多。

文化場館免費開放問題最近在中國頗引人注目。文化部、財政部的最新政策要求,2011年底之前,中國所有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實現無障礙、零門檻進入,所提供的基本服務項目全部免費。有人說,這是社會公共文化資源進入免費時代的開始。而在這場盛大的免費活動中,高校圖書館的情況又是怎樣呢?

      在中國的高校圖書館中,於2011年5月初正式投入使用的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簡稱“人大”圖書館)新館成為了佼佼者。走進“人大”圖書館新館,現代設施堪稱一應俱全,RFID系統(由射頻標籤、閱讀器組成,通過無線電波等進行數據交換)、自助復印系統等等智慧化信息管理系統的應用,使讀者享受了現代科技的便捷。“人大”圖書館館長劉大椿透露,“人大”圖書館新館總建築面積約4.5萬平方米,耗資近3億元人民幣,是集藏書、閱覽、展覽、研究、辦公為一體的智慧化、信息化、數字化圖書館,已經接近歐美一流學府圖書館的設置;在功能布局上,體現厚重、開放、謹嚴、方便的理念。
      劉大椿館長表示,現在的高校圖書館從功能和定位上有了明顯變化,首先,作為信息資源中心,圖書館的資源種類日趨豐富,過去僅有圖書、刊物,現在還有電子書刊、資料庫,音像資料等;再者,現在的圖書館,成為高校師生學習、研究的重要空間,“人大”圖書館新館設置了多個學習室、研討室以及視聽室等,在這裏,可以清心自習,也可以召集小型的研討會。從開放迄今,“人大”圖書館新館每天保持六七千人次的流量,其中,以該校師生居多。


      教學為主 有限開放
      據劉大椿館長介紹,“人大”圖書館目前已經面對社會公眾開放,非人大師生,可持有效身份證件,在圖書館辦理臨時閱覽證,在一天之內,校外讀者可以在所有開放閱覽的區域隨意閱覽,包括堪稱鎮館之寶的線裝古籍,但是,校外讀者不能借出館藏書刊。
      提及目前中國公共圖書館的全面免費開放,劉館長表示,從某種程度上講,高校圖書館的資源優勢不亞於、甚至優於社會上的公共圖書館,但是高校圖書館目前只能做到向本校師生免費開放。要面向社會全面、廣泛開放,勢必有一個過程,最主要的原因在於,高校圖書館位於高校之內,首先是教學科研的支援平台,必須要服務於校內全體師生,而相對於校外讀者,在校生對於圖書館的需求是常態的,也就是說,哪怕是“人大”圖書館新館這般規模,難以滿足每一名學生對於圖書館的需要,有些時候,有些設施,仍需要預約使用,如果在這種情況下,向社會各界讀者免費開放,無疑,圖書館無論從硬體還是軟件方面,承受的壓力都是巨大的。
      據介紹,“人大”有學生兩萬多人,而“人大”圖書館所設的閱讀座位一共有三千個,所以館內仍會有佔座的現象發生。資源的有限,從中也可見一斑。可以說,在現階段,中國的高校圖書館還沒有向整個社會開放的能力,目前多是半開放的性質,即如“人大”圖書館一樣,開放閱讀,不開放借閱。


      教育部早已提倡開放
      早在2002年,中國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修訂)》中指出:有條件的高等學校圖書館應盡可能向社會讀者和社區讀者開放,面向社會的文獻信息和技術咨詢服務,可根據材料和勞動的消耗或服務成果的實際收取適當費用。然而,這一規條的實施情況卻一直不理想。
      有業內人士說:“這只是行業規程,不具有法律效力。”可以通過立法來保證高校圖書館對社會開放服務,但這種開放不能一概而論,對大中小城市的高校圖書館要區別對待,循序漸進地開放。他強調,地處大城市的高校圖書館不宜全面開放,“難以想像,北京大學的圖書館如果全面開放會有多擁擠,這會給圖書館的管理帶來很多麻煩”。如果中等城市的公共圖書館發展水準較高,可以考慮將高校圖書館全面開放。

      圖書館“淪為”自修室
      第四次中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中幾乎沒去過圖書館的有8%,光顧校圖書館的不足30%;每學期去圖書館不超過兩次的同學佔10.3%;去圖書館的學生中,有20%的人只在考試前一個月前往借閱書籍,這些人中60%借閱的是與專業、考試相關的輔導資料,而借閱文史哲類書籍的不足30%。而一所高校針對該校學生閱讀習慣的調研顯示,圖書館的座位異常搶手,高達71%的人到那裏是自習,借閱圖書的同學只佔6.29%。一位高校圖書館館長笑言,“閱覽室冬暖夏涼,又安靜,自修室的硬體條件確實很過硬”。擁有大量珍貴專業資料的圖書館“淪為”大型自修室,專家分析指出,隨網絡平台的發展,師生獲取信息資源的管道日益豐富便捷,高校圖書館如果“按兵不動”,對傳統服務方式不加改變,這一“邊緣化”趨勢可能越演越烈。
      大學時代是讀書的好時候,近期,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編輯出版學系08級媒介市場調查課程的師生,在廣州大學城的十所高校完成了一項針對大學生閱讀現狀的調查。調查顯示,大學生仍將紙質圖書作為閱讀的主要載體,65.9%的受訪大學生仍樂於享受書香墨味,把紙質圖書作為閱讀的首選。但這個比例比起2009年74.4%的資料,兩年間已經減少了近10個百分點,原因是不少群體被分攤到網絡和移動設備閱讀中去,調查同時表明,大學生上網主要進行的活動依次為看新聞、觀看影視作品、查資料和聊天,而進行閱讀文學作品等相關活動的不足一成。
      調查顯示,仍有部分同學一周內都不會去圖書館一次,這個比例佔到11.8%,比往年略有上升,而幾乎每天都能去圖書館的人數僅佔15%。調查資料還表明,不同學校學生去圖書館的頻次存在明顯差別。

      開放有理 條件不成熟
      近年來,“大學圖書館是否應公眾開放”屢屢成為熱門話題。“住在一個被大學包圍的環境裏,卻不能充分利用它們的圖書館資源,太可惜了。”家住北京海澱區五道口附近的陳女士感歎道。
     “大學既然是知識的殿堂,就應該服務於知識文化的傳播、社會文明的提高。寒暑假期間,高校圖書館長時間閉館,顯然是資源的閒置和浪費。”北京一所高校的秦老師,同樣認為高校圖書館應對校外讀者開放。書評家、詞語收藏人黃集偉也表示:“多開一個圖書館,等於多辦幾個學校啊,是否澤被後世不敢說,但利於當下的事就可以做。”
      據悉,中國1000多所高校擁有藏書6億多冊,公共館僅為4億冊;高校館擁有網絡版電子期刊的65%,公共館僅為28.6%;高校館擁有連線資料庫為30%,而公共館僅為2.9%……在此背景之下的另一種狀況是,在北京及上海,雖然各學校已在社會強烈呼籲下有了一些開放,但開放仍有眾多限制。有相關者強調,高校圖書館設定這些限制是有理由的。復旦一名在校研究生小房就說,“比如復旦大學圖書館,經常爆滿,一座難求,尤其是平時。這種情況下,要對社會完全開放,恐怕還為時過早。” 
      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的一位年輕作家,也對大學館的開放表示反對,“社會的人進來,高校內部會面臨更多的問題,比如安全問題,還有珍貴圖書的保護問題。而且,如果市民要讀書,也不應該由高校圖書館來承擔這個責任,應有公共圖書館來承擔。”出版社編輯趙林有共同的擔憂,他認為:“關鍵是怎樣完善公共圖書館,使其真正成為公共的。”
      而青年學者白龍認為,高校圖書館是應該對公眾開放的。因為首先,大學是一個社會的知識寶庫,它負責為社會和人類進步提供知識,知識不應該有門檻;其次,從歷史上看,不管是中國還是海外,自大學在歐洲產生一直到近現代,一流的大學都是開放的,而不是自我封閉的;第三,從財政來源上看,大學的錢來自納稅人,納稅人當然有權利享有自己應得的公共資源。
      在美國,公立大學的圖書館都向公眾開放,不需要出示任何證件。有些私立大學不對外開放,但實際操作中並不嚴格拒絕外人進入。但中國教育界人士提出:“國外大學,人沒那麼多。”

      部分圖書館無書可讀
      從2007年開始,北大碩士李英強與同道致力於鄉村圖書館的建設,他們建立了完全依靠民間捐贈的“立人”圖書館,幾年來,在中國建起9所分館,精選圖書6萬冊。“立人不僅僅是一個圖書館,不是說弄些書放在那裏就好了,而是希望這個鄉村圖書館能夠成為當地的教育基地和文化中心。”這是李英強的目標。而相較於民間的努力,公共圖書館眼下似乎缺了些作為。
      公共圖書館免費向公眾開放的消息自發布以來,輿論叫好聲不絕。但事實上,免費開放的圖書館,只是鏟掉了公眾通往圖書館的路上“門票”這塊小小頑石,要想真正讓文明惠澤民眾,經由自由閱讀而培育出現代公民精神,眼下的公共圖書館裏還缺了不少東西。 
      一篇署名“胡印斌”的文章說,大凡公共圖書館,都應有足夠吸引力,否則很難體現恒久魅力。公共圖書館的吸引力體現在哪裏?首先應該有長期積累起來的文化厚度,比如足夠豐富的圖書,足夠濃郁的氛圍,以及源源不斷的新書新思想,起碼要有書可讀,有新書可讀。然而,眼下很多圖書館的管理者,要麼將一些圖書視為保值品,深藏不露;要麼熱衷於將本來很少的資金用於迎來送往,多年不進新書。 
      眼下令一些公共圖書館捉襟見肘處境尷尬的,不僅是經費,還有理念。公共圖書館之所以為“公共”,其中一項重要功能是要在社會上營造讀書向學的氛圍,潤澤因為忙碌、欲望、急切而變得焦慮的心靈,養成一種顧盼自如的文化氣度,這其實是一種文化重建。
      中央廣播電台曾報道,河南省部分市縣圖書館正陷入讀者大量流失的尷尬境地,其中藏書量居全省第四的南陽市圖書館,已經一年多沒有購進一本新書了。而同樣是這個南陽市,為了與湖北襄陽爭奪諸葛亮故里,卻是出手大方,鉅資興建倣古建築啟動“臥龍崗文化產業集聚區”規劃建設。 
      南陽市圖書館如此,其他的基層圖書館也好不到哪裏去。中國財政部教科文司副司長王家新日前表示,2009年中國2491個縣級圖書館中,每個館財政撥款收入平均89萬元。其中東部地區比較高,是198萬元;中西部只有49萬元左右。事實上,刨去人員和公用經費的支出,已很難有錢購書或者組織文化活動。很難設想,一座座散發陳舊氣息的破敗的圖書館,能夠讓人神清氣朗沉迷其間,更不要說承擔教育社會大眾的職能了。這樣的圖書館,開放與否、門檻高低,之間的差異其實並不大。

      過去有收費 讀者意見大
      2008年,在國家財政的支援下,國家圖書館在中國率先免費向社會開放。在其之後,中國經濟較發達地區的一些公共圖書館如首都圖書館、上海圖書館、杭州圖書館等,也實現了免費向社會開放。
      據《光明日報》報道,2008年在國家圖書館的發展中是一個分水嶺。該圖書館副館長陳力說:“之前,國家圖書館的收費項目在很大程度上支撐了當時國家圖書館的服務,但讀者對此意見很大。讀者的批評,無論是媒體上的還是網絡上的,絕大多數都與收費有關。之後,一個最明顯的效果就是這種批評基本上沒有了,國家圖書館的社會形象發生了一個根本的變化。” 
     “同時,國家圖書館的服務也有了根本變化。”統計資料表明:2010年與2008年相比,在國家圖書館,讀者到館人次增長62.5%;文獻流通冊次增長79.02%;網站點擊次數增長408.47%;各類咨詢增長78.3%;辦理讀者證卡增長39.23%;公益講座場次增長49.7%,聽眾增長105.61%;接待參觀場次增長130.46%,人數增長94.7%;舉辦展覽增長26.56%。
      陳力認為,就中國範圍來講,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是由地區間經濟發展、政府財政投入差異決定的。經濟發達地區,可以一步到位,而欠發達的中西部地區的一些公共圖書館,在國家保證基本投入之後,它的文獻積累、人員的培訓、服務觀念的轉變、服務技能的提升等還需多方共同努力來實現。有了好的開端,並不是今後就一帆風順了。

      上海人自辦圖書館 吸引文藝青年
      五位上海人投資20萬元,在靜安別墅租了30平方米,辦起了一家的圖書館,還請來不少文學名家“坐堂”,吸引80後“文藝青年”。
     “開圖書館,是因為我們幾個人都有很多藏書。我一直想如果有個足夠大的書房,能夠請朋友來玩,看看書聊聊天,多好啊。”時尚雜誌編輯俞冰夏說,2011年春節後,他與幾位從事不同職業的朋友突發奇想,經過三個月的籌備,5月7日,圖書館正式開門迎客。“我們定位就是純公益,文藝青年不賺錢,靠的是理想。”錢小昆說,說起“回本”,大家都有點“沒頭腦”,“做起來再說,我們不急,慢慢收,甚至可以等我們的孩子來收。”據悉,目前店裏的會員大多是女性,喜歡看台版書和文藝雜誌。



劉大椿館長表示,高校圖書館要向社會全面開放,勢必需要一個過程。

“人大”圖書館新館已於5月初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