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小型企業再成為美經濟火車頭
( 2011-06-10 )



      中小型企業(員工少於500名)是美國經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國有逾99%的公司都是中小型企業,合共僱用了幾乎一半的就業人口。但這數字低估了中小型企業作為經濟火車頭的重要性。從過去的三次經濟衰退看來,復蘇首兩年有85%的職位淨增長是來自中小企業。
      雖然美國境內的經濟復蘇會帶來良好商機,但中小企業亦有龐大潛力去開拓海外市場。全球經濟越來越受北美洲以外的國家所帶動,中小企業善於出口產品和服務的經營,因而可大有作為。


      大衰退對中小企業的影響
      大衰退對大小企業都具破壞力,但中小企業所受打擊特別嚴重。衰退期間所失去的870萬份工作,六成屬於中小企業。較大型公司的就業機會於2007年全年和2008年初續增,小企業卻已於2006年見頂,此情況跟2001年和1981年兩次的衰退相反,當時首當其衝的是(員工多於500名)大型公司的僱員。
      中小企業集中於那些受到最大打擊的行業,其中建築業是最糟糕的,自2006年高峰期以來有逾220萬份工作流失,跌幅近30%。中小企業構成建築業內逾85%就業職位,佔了九成失去的工作職位。
      房地產行業內亦有約三分之二的工作是屬於中小企業,當建築活動蕭條,地產服務業當然亦低迷。批發貿易行業內也有相當多的中小企業,批發和零售貿易於2007年,衰退未正式來臨時已開始走下坡。 
      然而,最充分表現出大衰退對中小企業的影響,莫過於層面廣泛的服務業,當中包括專業服務、資訊服務、旅遊業、保健和教育服務等。以往服務業對中小企業有重要的鞏固作用,可以支持工作機會繼續增長,但美國人口普查局連串數據顯示,到了2008至2009年衰退時,該行業是自錄取數據以來首次出現工作下降的情況。由於服務業在中小企業中佔最大比重,佔其就業人數的42%,此類別工作減少,是中小企業於衰退期間表現落後的重要原因。


      復蘇期間中小企仍面對挑戰
      市場對各類服務的需求疲弱,以及信貸緊縮的影響仍在纏繞不散。一個好消息是中小企業因倒閉或裁員而辭退的工人,數目自復蘇開始以來已見下跌。可是,新公司的誕生和現有公司的擴充依然緩慢。 
      隨經濟逐漸復蘇,中小企業獲信貸機會已有改善,但若需要更多資金,它們往往因公司規模不夠大,而要以抵押品作為保證來獲取商業或工業貸款。
      中小企業所面業的挑戰持續,這在很大程度上解釋了為何過去兩年的經濟復蘇步伐令人失望。儘管衰退於2009年第二季正式結束,就業市場的復蘇於九個月後才出現。當就業市場有起色時,復蘇表現乏力,新增工作只約是預期的三分之一。如果說經濟復蘇的力度主要視乎中小企業的表現,這並非誇張之辭。


      中小企業前景
      2010年第二及第三季,中小企業開始重拾其作為主要僱主的地位,佔全國職位淨增長的60%或以上。工作增長是由於離開市場的公司少了,並有更多的公司成立或擴充。從每月的美國非農就業數據看來,服務業招聘人手的步伐於2011年顯著加快,而大部分中小型公司都是從事服務業。這是一個好現象,顯示商業活動和營業額都已好轉,足以刺激公司增聘人手。消費者在服務上的開支,自去年年底以來的確有所加速。隨國內需求轉強,機會將繼續出現,將有更多新公司成立。  
      反對者也許會引用全美獨立工商業者聯合會 (NFIB) 於4月份進行的最新調查,該調查顯示小型公司的樂觀情緒略減,但也有三項有趣的發現。一是表示實際營業額改善的公司顯然增加。二是雖然對未來三個月營業額增加的期望,沒有年初時的高,但這也的確顯示了樂觀程度跟2010年第二和第三季時相若或更大,中小企業當時已帶動了大部分的國內工作增長。三是表示利潤處於劣勢的公司減少,有更多受訪者已經或預期會於未來三個月內,把成本的增加轉嫁給消費者,此做法於市場需求疲弱時是不可行或不能持久的,這也是一項間接的信心指標。中小企業一定是開始感覺到市場需求已夠穩固,價格可以調高。 
      受到重創的建築業又如何?這個有許多小企業聚集的領域,短期內相信不會有多少好消息。建築業一定會於明年繼續掙扎,但展望其後的發展,有很多理由叫我們抱謹慎樂觀的態度。隨勞工市場狀況改善,人口增長和年輕人的積壓需求會推動新住戶的形成。此外,建築業已受重創,規模縮減,最惡劣的情況已經出現了,那些留下來的小企業必定是最傑出的一群。潛在的人口需求及待售房屋折舊,意味房屋動工量應會逐漸上升,於未來數年內升至每年約160萬個單位,幾乎是目前谷底水平的三倍。雖然機會將緩慢地出現,然而建築業可望逐年穩步轉強。


      放眼北美洲以外
      一間善於經營出口產品和服務的中型或小型公司,勝過一間只是專注於國內市場的公司。世界需求增長越來越多樣化,越來越受北美洲以外的國家所推動。新興市場經濟已佔全球經濟50%,在未來10年更會升至60%。此外,我們都知道要讓投資組合多元化,以免受到單一市場或行業的波動影響,同樣道理也可應用於商業銷售額。今次的大衰退是七十年來最糟的情況,但部分市場如中國能夠完全避開,另外一些市場的衰退也遠比美國較為溫和,例如加拿大等。 
      過去十年,中小企業與其他美國公司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力大增。自2002年以來,美元兌一群美國貿易伙伴貨幣的匯價大跌26%。貨幣匯率反復無常,美元當然可以好不容易的收復部分失地,但從基本因素來看,美元是不會恢復昔日的地位。這為企業帶來一個黃金機會,它們可在海外市場立足,擴大營業額。 
      新興市場有無限需求,重要性並沒有被中小企業所忽略。與美國有長久關係的鄰居加拿大和墨西哥,是中小企業的主要出口市場,但中小企業亦把目光放在很多發展中國家。例如中國,佔了中小企業商品出口逾7%,這比例看來也許很小,但一直在穩定上升。2004年至2009年間,中小企業輸往所有國家的出口額升逾30%,但輸往中國的出口額是這個升幅的一倍,輸往印度的出口額升幅更達120%。 
      我們向來認為製造業及商品是出口的主要推動力,但對中小企業來說,服務貿易其實更為重要,這不單對國內經濟而言,因為中小企還可借此間接進入環球市場,例如透過對有眾多出口業務的美國公司提供服務,從而增加銷售和其他服務如會計、廣告宣傳、咨詢和法律顧問等。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所進行的一項研究,指出製造業內中小企業的三個最大障礙是尋求融資、高關稅及運輸成本。服務業公司的障礙則是語言和文化、海外銷售盈利不足及融資問題。這項研究有一重要發現:隨出口增加,中小企業眼中種種障礙的嚴重性有下降傾向,這就是所謂熟能生巧。雖然中小企業對很多高增長市場的參與仍低,但是出口額上升的趨勢大概會一直繼續下去。


      結論
      美國經濟十分依靠中小企業來帶動。一向以來,中小企業會率先受衰退打擊,但也最先擺脫其影響;它們易受下滑經濟的牽制,但又可靈活改變和利用隨復蘇而來的機會。這次衰退中它們亦率先受影響,卻是最後擺脫衰退的一群,原因是它們所從事的行業疲弱,而且信貸緊縮。幸好有種種利好跡象出現,這包括了營業額和工作增長上升,而樓市最惡劣的時候亦已成過去。
      經濟發展越來越全球化,部分中小企業已把握機會,在亞洲的高增長新興國家中立足。過去數年是對很多中小企業的嚴峻考驗,但它們的恢復能力強,是美國經濟的主要動力。未來數年將是美國經濟的一個新階段,工作增長加快,中小企業有更多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