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美國名校看重高中科目難度數量
( 2011-05-27 )



美國大學生入學景象。

      上期詳細介紹了美國名校計算考生中學成績的平均分GPA的方法,這一期就來談談GPA的排名與課程難度的關係。
      平日不少學生和家長在瞭解到平均分GPA的重要性後,都會提出一個問題:既然GPA平均分越高越好,那麼在選修課程時挑選一些輕鬆容易的科目,豈不是可以不費太大氣力,又能拿到高分嗎?事實是常春藤盟校和美國其他名校在考察學生的GPA平均分排名的同時,更看重高中四年所修課程的難度與強度(即在同一年級學生裏所修科目的難度和數量)。
      加拿大中學課程設置的依據大都是照省政府的要求來安排的,例如在卑詩省就是政府於2004年頒佈的也是最新的中學畢業課程規範。就是說要取得省政府的高中畢業證必須完成其規定的課程,並取得及格以上的成績。具體要求是一共取得80個學分,當中指定要完成的科目為13門,每門課不分難易均得四個學分,這部分獲得的總學分為52個。剩下的28個學分則可以在省政府和教育局認可的所有課程中選擇完成。
      在卑詩省政府的規範中,語言類課程(英文或法文)要求最高,十、十一和十二年級的這類課程都屬必修課;數學課十年級必修,十一或十二年級則可選擇其一;對於社會科學(相當於美國的歷史科目),同樣十年級必修,十一或十二年級的課程選擇其一。


      名校注重校心課程
      對於科學類課程,十年級必修,而十一或十二年級這類課只需要選擇一門即可,也就是說物理、化學、生物這三門重要的基礎課,兩年共六門,學生只需修一門就可畢業。其余的學分可由體育、美術、應用技術、電腦、繪圖,甚至手工家政類課程來補充。這對於許多同學來說可稱得上是一大快事:玩也能拿高分。


      手工家政課也算在內
      但是對於未來計劃報考美國名校的同學們要切記,名校在計算中學課程的平均分GPA時,通常只關注所謂核心課程(Core  Academics 或Core  Subjects)和外語(Foreign  Language)課程,對於後者則明確提出:同一種語言在高中四年過程中至少有連續三年的學習經歷。
      報考美國名校時,中學校方可以按照自己的方法計算出考生的GPA上報名校,其中包括所有的副科成績,甚至那些屬於手藝職業類課程(Trade  或Shop),例如修車、烹飪、縫紉等都計算在內。但美國名校在收到這類成績單和推薦信時,會按照她們的方式重新計算GPA。也有部分名校不會重新計算,但發現考生成績單上排列相當數量不屬於核心類的課程成績,她們會將該考生所修課程難度與其他申請人對比後,自行決定對該特定考生進行評估時不考慮GPA這一因數。可以設想如果獲得這種對待,被錄取的機會將大打折扣。


      計GPA方法公校私校各異
      中學在計算GPA時方法差異很大,名校也充分理解這一點:各地各校的系統不一樣,公校與私校不一樣,教師與教師也不一樣;有的學校班級只能有一,兩個A,有的學校只要全勤就能保證拿到B+。名校錄取官員考察GPA的排名就是想瞭解該考生與所在學校的同學相比之後的狀況;而考察課程難度是想把該考生與其他學校和地區的申請人進行比較,以此來發現高手。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美國名校在計算考生的平均分GPA時,不只是關注核心課程,就連核心課程本身也有難度上的順序排列(Ranking),從最難開始依次為:語言類(英文和外語)、歷史(相當於加拿大的社會科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經濟學、心理學、地理學等。這種細分的目的就是欲在高手林立的考生中尋找到超級尖子。下一期接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