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召開的第十五屆西洽會上,現打現賣的傳統純生態草鞋重新亮相,吸引了許多喜愛時尚新潮的年輕人的目光。老年人有過穿草鞋的經歷,現在買多是懷舊、回憶已逝歲月;而對於追求牌子和料子、看重顏色與款式的年輕人,這種返璞歸真的工藝草鞋具有濃鬱的民間文化底蘊,滿足了他們在鞋文化上的個性追求和“反時尚”潮流。
據中新網報道,在現場,一位六十五歲的老人將一根根黃色的龍鬚草搓成草繩,然後,把草繩一頭系在自製的木質“草鞋機”上,一頭緊拽在手裏,就像做針線活似的,左一下右一下編……經過一番搓、挽、編,一隻草鞋就打好了。老人手法嫺熟,整個打草鞋過程如同藝術表演,吸引了不少遊客觀看。
十幾歲開始編草鞋
老人說,他從十二歲就開始編制草鞋了,“以前家裏窮,穿不起買的鞋子,只能自己手工編制,一日一雙,日日更新,既不傷腳,還可以在田間自由勞作。編草鞋是考驗耐力的活兒,必須全身心的投入才能編制出高品質的草鞋來。”現在家境富裕了,他還是習慣穿草鞋。
據介紹,打草鞋用的龍鬚草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纖維柔韌,是人造革、人造絲和優質紙的原料,民間常用來編製成地墊、涼蓆、草鞋等生活用品。地處秦嶺山脈的陝西商洛地區盛產龍鬚草,又具有豐富的人力資源,一年光接受編織工藝品的訂單就多達幾十萬件,所編之物遠銷日本、美國、東南亞、西歐等一些國家和地區。
草鞋是一件非常容易耗損的物品,勤快的農人一年下來都要穿幾十雙。因此在過去的農家,一般都有祖傳的打草鞋工具。即使有些人家沒有添置此具,用的時候從左鄰右舍也都借得到。浙江溫州平陽縣鳳臥鎮內塘村有一位九十一歲高齡的廖上庭老人,他十幾歲就跟他父親學打草鞋,年輕時打一雙草鞋只要一個多小時,現在年紀大了,也多年沒有摸過草鞋傢什,所以沒那麼快了。
廖上庭老人回憶說,在過去農村,只有家境比較富裕的人家才穿得起“羅漢鞋”(布鞋)。農戶人家下地幹活,一年四季大多打赤腳,只有爬山、挑擔、走遠路或者外出做工才穿自己打制的草鞋。草鞋不僅成本低、本錢輕,而且十分輕便,穿在腳上,翻山越嶺、做工趕路,可以讓腳底板少受一些罪。另外,漁民捕魚作業也都穿草鞋,為了防止河蚌等貝殼割傷腳底。到了冬天下雪天氣,許多有錢穿得起“羅漢鞋”的人出門也會在布鞋外面套上草鞋,可防打滑跌倒。
反穿草鞋不吉利
草鞋身有正反兩面,正面安腳,反面踩路。如果反面穿“平”(磨損)了,可以把鞋身翻過來再穿,以延長使用壽命。不過舊時溫州民間的習俗,翻草鞋的時間只能選擇上午,過了午後是不能翻草鞋的,視為不吉利。因為在溫州的喪葬習俗中,孝子必須要戴草環和反穿草鞋。如今,草鞋雖然已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銷聲匿跡,但是,長輩過世,孝子戴草環和反穿草鞋的習俗在溫州許多農村還普遍存在,所以有一些閒不住的老人會抽空打幾雙放在雜貨店裏出售。
在江蘇省江陰市徐霞客鎮黎明村,也有一對相濡以沫七十載的老夫妻,用一手編草鞋的絕活撐起了一個家庭。九十三歲高齡的徐金寬老人精神矍鑠,他經常坐在斜椅上,腰間系圍腰,布滿老繭的雙手在草鞋機上忙碌地穿梭;而同樣九十三歲的老伴姚金珍,則陪伴在他身旁,一邊和他嘮家常,一邊熟練地編織稻草。
徐金寬老人說,七十多年前,他和姚金珍結成夫妻,家境貧寒的他們憑借編草鞋的手藝養活了整個家庭,七十年過去了,兩人一路相扶相持,生活越來越好,但這老手藝依然讓他們難以割捨。老人說,如今人們生活品質提高了,草鞋早已失去了實用價值,多為人們旅遊紀念和懷舊悅目之用;但穿草鞋不會得腳氣,現在很多年輕人也成為編織草鞋的購買對象。
夏天買的多 一般在家穿
一個人,一個小木屋,幾十雙草鞋,上百個用稻草桿編織的小玩偶……這是四川錦裏的一家草鞋店,店主自稱是劉備第六十代後人,叫劉暢,從事草鞋編織已經有二十多年。他在四川郫縣有個作坊,僱傭了六七個農婦,負責編織草鞋、帽子、玩偶等產品,但是草鞋仍是小店的主打產品。
據老劉介紹,每天都能賣出十幾雙草鞋,夏季更好賣。小店正前方掛營業執照和歷史上劉備與草鞋的故事。劉備曾經和母親以賣草鞋為生,“劉備後人”賣草鞋,自然吸引了不少目光,很多顧客坦言,都是沖劉備後人來買鞋的。
老劉每天上午九點準時開張營業,晚上九點左右交班後才回家休息,不論風雨,從不間斷。由於常年編織的原因,老劉的雙手滿是老繭。當問他為什麼不戴手套編織時,老劉說戴手套沒了手感,就編織不出好的作品,這麼多年都習慣了。據老劉介紹,店裏生意最好的季節是夏季,因為很多人都喜歡穿穿草鞋玩,一方面是因為天氣熱,另一方面也是好奇心的驅使,很多年輕顧客都喜歡拿穿草鞋當一種個性的展示,有時還穿鞋子來店裏炫耀一番。
店裏很多顧客都是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他們多買玩具,帽子;而那些中年顧客們則偏愛草鞋。一位梁先生說,以前在農村時穿過草鞋,後來好多年都沒穿過了,沒想到來成都玩會碰到,他買了十雙,一部分拿去送人,一部分自己穿,不過“一般只在家裏才穿”。
這兩年,老劉感覺生意越來越難做:購買原料稻草桿的成本是三十元一斤,草鞋售價在二十元左右,帽子和玩具售價十元左右,扣除女工們每件產品的工錢和店鋪租金、稅收等費用,一年下來,小店淨利潤也就兩萬多元。
劉備販履 成了草鞋祖師爺
通常的說法是,草鞋起源於“獸皮為裳,樹葉為裙”的上古時期,算得上是祖先的一項重要發明。從文獻資料和出土的西周遺址中的草鞋實物,以及漢墓陶俑腳上穿草鞋的畫像等顯示,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時代就已出現了草鞋。
打草鞋,在中國北方許多地區又叫“推草鞋”。幾根麻繩,一束稻草,麻繩為經,稻草為緯,搓擰交織,推緊擠壓,便能製成鞋底厚實瓷密的草鞋。清代有一首《竹枝詞》就寫到了推草鞋:“柴扒一堆草一束,推得鞋成力用足。一雙只賣幾文錢,可憐推脫指尖肉。推草鞋人手指痛,草鞋人腳趾凍。貧民一樣父母生,受苦這般堪一慟。”
據《溫州日報》報道,草鞋最早的名字叫“屨”。在先秦兩漢時期,古人穿草鞋相當普遍。《詩經?狺魏風》有首《葛屨》,開篇就是“糾糾葛屨”,葛是一種麻類的草。由於草鞋材料以草與麻為主,非常經濟,且取之無盡,用之不竭,平民百姓都能自備,漢代稱之為“不借”。據北宋文學家吳坰《五總志》一書的解釋是:“不借,草履也,謂其所用,人人均有,不待假借,故名不借。”
據史料記載,思想家莊子不僅自己能織,還穿草鞋去見魏王;漢文帝劉恒也曾“履不藉以視朝”。只是到了兩漢之後,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布鞋、革履等中高檔鞋子開始大行其道,而草鞋的境地每況愈下,不管打草鞋的還是穿草鞋的都淪為窮人的標誌。
自古以來,草鞋大多形制單薄,有底無幫;也有做得精緻一些的,用絡麻編織成鞋底,再在鞋幫鞋面處縫上厚布,這種草底布面鞋,多為寺院僧尼穿用。
打草鞋的行當雖然並不顯眼,但它和織席的行當一樣,祖師爺卻是赫赫有名的三國劉備劉玄德。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第一章裏面說,劉備“家貧,以販履、織席為業”。
舊時,各行各業都有自身的商會社團組織,為的是有個依靠,遇到困難時,同行之間多少有個關照。每一行也都要供奉一位體面的、能給本行業增加分量的祖師爺。以求“祖師爺賞飯吃,事事平安”。因此,乞丐供奉的祖師爺是朱元璋,因為他小時要過飯;唱曲的供奉唐明皇,因為他創始了梨園;由此推之,劉備當了草鞋的祖師爺,也就不足為怪了。
打草鞋打出“五馬街”
“爸爸有雙草鞋,擱在鞋櫃上。他常默默地盯它望,仿佛注視茫茫海上的一艘船。不覺,一顆淚滴到鞋上,引出這段故事,好長,好長……”潘安邦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爸爸的草鞋》,想必很多人都耳熟能詳。據悉,潘安邦的父親在十七歲時,離開溫州到了台灣,《爸爸的草鞋》,講述的就是父親離開溫州的心情:“草鞋是船,爸爸是帆,遠遠的故鄉在召喚……”
在溫州的民間俗語中,有“大貓(老虎)趕來,草鞋幫斷爻”,比喻關鍵時刻或緊急時刻偏出問題的情形。和打草鞋相關的,還有五馬街的美麗傳說。五馬街是溫州城區著名的一條老商業街,得名於東晉王羲之。據史書記載:“晉守王羲之庭列五馬,出則鞭之,自州前街過此,故名,有五馬巷。”
除王羲之駕馬過街的典故外,還有一個美麗傳說:很久以前,五馬街還不叫五馬街,那時這條街上住一個打草鞋的老人。老人屋外有一塊石頭,每日打草鞋時,他就把草放在這塊石頭上慢慢捶軟。
石頭是青色的,因為捶得長久了,光溜溜,也很好看。那塊石頭上隱藏五匹寶馬,馬吃了露水和老漢所供的草料後,深夜會出來在街上“得得得”地奔跑。採寶客發現了這塊捶草石,要用好些銀子來買,老漢捨不得,把它搬進了屋裏。結果五匹馬沒有露水喝都渴死了。老人去世後,大家便叫老人住的這條街為“五馬街”。雖然是傳說,但從中也可知打草鞋這項手藝在溫州流傳之久了。
在永嘉縣境內,種植許多木芙蓉。市區的街頭巷尾、楠溪江邊的村裏村外、路邊的茶亭簷下,乃至寺廟牆外,到處可見木芙蓉。木芙蓉的花紅白相間,初開白色,漸漸一邊變紅,終至整朵花呈現桃紅。花期長,掩映於手掌大的濃綠葉叢中,欣然有生機。據說,永嘉之所以種這麼多木芙蓉,最初就是為了方便打草鞋。木芙蓉的樹皮非常柔韌結實,剝下來撕成細條,打成草鞋,穿起來很舒服,且耐走長路,不易磨損。現在穿樹皮編制的草鞋的人幾乎看不到了,但是那裏種植木芙蓉已相沿成習,於是木芙蓉就成了永嘉城鄉的一道風景線。
汕尾有個內洞村 家家戶戶打草鞋
河田鎮內洞村是個行政村,地處廣東汕尾陸河縣城北部的螺河西岸。全村人口二千五百多,除小部分是羅姓和陳姓外,其余大部分都是黎姓。內洞人打草鞋的歷史悠久,據說,遠在其祖先從外地遷至內洞時,就已經幹這行了,迄今已有五百多年歷史。
內洞人打草鞋用的材料是黃麻、禾稈、橡膠皮和破布等:先把黃麻和禾稈噴上水,然後用樹錘子錘軟;接把黃麻扭成小繩,系在事先切好對折的小塊橡膠皮的孔中,共有四條做綱。打草鞋的工人腰上綁一條帶子,然後把鞋頭系在腰帶上,把所有的繩綱分別穿過一條方形的木棒的四個小孔,最後把繩綱的另一端系在一條固定的木棍上。造鞋時,把禾稈扭成小繩子,橫向繩綱按上下上下的順序穿過。幾個來回後,便用那塊方形的木棒推緊。禾稈繩邊穿邊扭,織到鞋跟時就用碎布條代替禾稈,這樣的鞋穿起來非常舒服。每只鞋打好後,還要扭兩條鞋索(帶)。整個製作過程跟編織草蓆和畚箕相似。
在陸河,只有內洞人和共聯下圳壩人會打草鞋。昔日,內洞幾乎家家戶戶都幹這行,都是家庭作坊。在1980年代以前,河田圩的圩日,不管是“逢一逢六”還是“三六九”,一條街賣草鞋的都是內洞人,當時,有商人還到內洞收購草鞋,銷到東海、揭西、五華、紫金和海豐等地。
草鞋價格低廉。1960年代,一雙草鞋賣二角至三角;1970年代,賣一元五角左右;1980年代,賣三元左右——這在當時,對於窮困農民來說,並不是小數目。不過1980年代以後,內洞草鞋漸漸沒了市場。
貴州一位市民在穿草鞋以防止滑倒。
四川洛帶古鎮一位老人坐在自家門前編織草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