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麵包濃縮文化精神
( 2011-05-20 )



一名美國小伙在北京每天出售他製作的不同口味的“家鄉麵包”,吸引許多路人駐足觀看、選購。新華社

麵包與文化密不可分,許多人的生活節奏是由麵包設定的,當然還有很多周而復始的生活習慣也是如此。一些酷愛旅行的人認為,麵包這種看得見摸得、能食用的東西,能夠濃縮某個地方的文化精神。

      摩洛哥阿拉伯人聚居區中的柴火烤麵包房和繁忙的麵包交易曾吸引到此遊覽的遊客,每天早上,數以百計的家庭把自家的生麵團送到附近的麵包房去。在那裏,烘烤的麵包都沒有記號,烤好以後,由麵包房裏的人送回各家各戶。有人提出疑問,麵包房的師傅怎麼能清楚得記得麵包都是誰的呢?一個烤麵包的人解釋道:“沒有哪兩塊麵包是完全一樣的。”原來每塊麵包都有獨特的色澤和手感,就像千人千面一樣。
就像在其他很多國家一樣,麵包是推動摩洛哥人日常生活的巨大力量。對許多人來說,麵包一日三餐必不可少,一天的生活節奏是為烤麵包設定的。
      這個影響還波及宗教生活,猶太人是星期五烤麵包,為安息日作準備;回教徒把麵包供奉在所愛的人的墓塚前;而基督徒相信麵包是基督身體的化身。
      有喜愛美食的旅遊愛好者長期以來漫步廚林,對麵包是怎樣反映全世界令人眼花繚亂的文化、信仰以及生活方式進行考察。只要能聞到新鮮出爐的麵包香味,他們都會趕到。
      還有一些美食愛好者對不同麵包師的不同烤製方法感到驚訝。紐約州薩拉托加斯普林斯的麵包師邁克爾只使用最新鮮的配料——小麥,純泉水,以自然發酵的、發麵緩慢的發酵物——每個麵包都在他六十噸重的特製麵包爐中精心烘烤。
      還有的麵包師烤麵包的方法鄉村味就更濃一些:黃油只固定買一個品牌,麵是自己發的,再加上牛奶,烤出來的是酥脆的鄉村麵包。
      正是這些不同種類的麵包成了很多文化的基本內容,從愛爾蘭、中國的蘇打麵包一直到印度麵包,從法國的棍子麵包到貝都因的扁麵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