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盛世收藏 “躺把錢掙了”
( 2011-05-13 )



在一次藝術品拍賣會上,人頭湧湧。新華社

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收藏行業越來越火爆,吸引眾多投資者、投機者湧入市場。如今在中國,舊時文人騷客對收藏的鐘情越來越邊緣化了,學者在評價21世紀的全新收藏格局時說:沒有藏家,只有上家和下家。藝術品經紀人則稱:“躺把錢掙了。”

      從不研究字畫的“80後”黃靖買了天津畫家白庚延的《黃河咆哮》藝術品股票,半個月時間裏,他的10多萬本金就飆升到30多萬。這還不算多的,自天津文化產權交易所今年1月底面世以來,首推的含《黃河咆哮》在內的8隻藝術股票的價格一路狂飆,不到兩個月時間就翻了17倍。在游資追逐下,白庚延的畫作價格迅速超越了齊白石畫作的價格。
      黃靖生於1986,年僅25歲的他卻是職業炒家,炒股票6年期貨3年。至於搞收藏,至少在他聽說天津文交所前,什麼蘇黃米蔡什麼五大名窯,離他實在很遙遠。《南方周末》報道,他研究白庚延的畫,但跟筆墨的遒勁和題材無關,而全然立於社會經濟邏輯上:“首先,這個人剛死不久,(畫作)升值快;第二,名氣小,市場上他的畫少;第三,天津本地畫家,至少能保證是真畫;第四,他們之間肯定有裙帶關係。”
      不需懂藝術,只需看懂K線圖,黃靖就果斷出手,在《黃河咆哮》股票已經由1元飆升至6元時買進10多萬元。他的判斷果然沒錯,該股一路飆升,於是他在18.5元陸續拋出,狠撈了一筆。
      黃靖曾懷疑文交所是騙子公司,3月中旬以來上市規則變來變去,一會兒T+0(即時清算交割)一會兒T+1(隔日交割),準入門檻也從5萬提到50萬元,“不過即使騙,也是騙後面的人。”他直覺這是投機機會,“撈一把就閃。”他說:“靠勤奮致富,那是30年前的事情。”
      對此,文化學者吳樹認為,資本正如洪水猛獸衝撞傳統的收藏市場。有民間資料統計,全民收藏年代,保守估計9000萬中國人搞收藏。他說,“95%的人衝賺錢去了。”
      藝術經紀人劉平就是如此。他在大學時代他是美學愛好者,讀朱光潛和宗白華的作品,“後來發現藝術能掙錢,還能掙大錢,趨利就戰勝了喜好。”現在,小康的他賦閒中,有時後逛畫廊、參加拍賣會,有時研究近現代國畫,按照他的投資“215戰略”——關心二流的畫家所畫的一流作品五流的價格——“躺把錢掙了。”
      他指出:“買藝術品就像開工廠一樣,買100件藝術品就跟僱了100個工人一樣,還不用監工,不用'五險一金',10年以後,你會發現他們給你挖出了一座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