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創新高的汽油價格帶來的思考
( 2011-05-13 )



      五月初的微風,帶道邊綠草地氣味,吹拂人們的面頰,正是“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的美好時節,可是這種好心情卻被升無止境的油價攪得無影無蹤。加拿大多個城市的汽油價格首次突破每公升1.41加元,是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的最高點。但是,很多人都不甚理解,2008年國際油價高達每桶147美元,汽油價格也就是1.39加元,現在國際油價只有103美元,而我們加油時卻面對1.41加元的破天荒價位,人們不得不陷入痛苦的沉思,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我們支付這麼的汽油價格呢?
      談到汽油價格,人們必須面對國際原油價格,因為汽油價格的整體走勢與國際油價基本上呈正相關性,即原油價格上漲,汽油價格也隨之漲價。目前的國際油價都是以美元計價,每桶103美元相當於42加侖,或159公升,這樣簡單算來,基本汽油價格至少在65分,但是,我們還要考慮到refining cost即精煉成本15分,那麼基本的價格應該在80分。當國際油價上升時,假設精煉成本恒定,汽油的價格必然會上升,因此,在考慮汽油價格時,我們必須先對國際油價的走勢有個概念。
      雖然油價在寬鬆貨幣政策和地緣政治不穩定等因素刺激下一度摸高127美元,創下2008年以來的最高紀錄。但是,上周四形勢突然逆轉,油價在一波又一波的賣單打壓下,迅速突破多個技術支撐位,當日跌幅達12美元之多,周五的小幅反彈很快又被新的賣單擊潰,整個一周石油價格下跌了16美元,錄得近些年來最大的單周跌幅。究其原因,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調高原油期貨交易保證金25%,使得持倉成本增加,另外將小型投機者擠出交易市場,造成大量賣單打壓油價。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同樣調高了白銀交易保證金84%,促成白銀價格的暴跌,但是,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石油價格在本周迅速反彈,可能出於對石油的剛性需求,小型投機者被震蕩出局後,大型交易商繼續增加頭寸推高油價。
      從需求的角度看,將要進入夏季的旅行季節時分,石油價格反彈也合情合理,使得一些專家已經開始預言石油價格將重返150美元。另外,美國煉油廠面臨洪水威脅,將危及汽油庫存,因此,汽油價格在今夏可能升至每公升1.5加元。
      石油價格的飆升是造成汽油價格連續上漲的“自然”因素,安省執政黨自由黨也表示對此無能為力,而兩個在野黨都在今年十月省選前,利用油價大做文章,特別是新民主黨將汽油價格的飆升歸咎于兩稅合一的HST,這也不無道理,可見這裏面還有人禍的味道。
      我們上文只談到了汽油價格的成本部分,從80分到141分還是有很大空間的,這些利潤都被誰賺取了呢?很大一部分人都歸咎於黑心的油商。我們在此討論兩個問題,一是稅費造成的汽油價格上漲,另一個是限制油商來平抑油價,其實就是政府和油商誰來分擔一部分百姓的困難的問題。
      在汽油的成本之上,安省政府的稅費為每公升14.7分,聯邦政府的稅費為每公升10分,這些原有的稅費之上,安省和BC省引進了HST,使得兩省的居民在加油時面臨一個非常不利的稅上再交稅的局面。如果聯邦政府可以與省政府協調,在HST上做些調整,至少可以減輕百姓的痛苦負擔。在這一點上,新民主黨指責的非常正確,HST確實變相增加了人們加油時的成本,大概每公升增加了10分左右。
      硬幣的另一面是政府對油商進行政策性的限價,就像新民主黨在競選時提倡的給信用卡限定最高利息一樣,給油商限定最高價格,這樣一來,無論國際油價如何瘋狂上漲,百姓都只付最高限價,表面上看,這無疑會讓百姓松一口氣。但是,從理論上講,這是違背基本的經濟學常識的,也是行不通的。
      宏觀經濟學原理認為,政府對自由市場實施限制性價格上限時,就會產生物品短缺,賣者必然在大量的潛在買者中配給稀缺物品,這種價格限制所產生的配給很少是另人滿意的,滋生黑市交易和不公平配給。政府的限價令,只能限制價格,並不能強迫油商提供與限價令之前同樣的供給,油商會選擇大幅減少供給,汽油的稀缺必然會導致排隊,屆時我們將領略到在執行政府限價令的油站門口排起長龍的景象。排隊在經濟學的角度是低效率的,浪費了買家的大量時間,會使得全社會的生產效率下降,影響到GDP的增長。因此,與政府限價讓油商承擔部分汽油上升的成本相比,還是政府減少稅收可以幫到百姓,只是在各級政府都面臨大幅赤字時,減稅無疑是個非常困難的抉擇。

      注:本文屬撰稿者的觀點,並不代表本報立場,也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