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黃金實物交割的思考
( 2011-04-29 )



      古人常講,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基本上總結了男人一生的追求目標。漢武帝劉徹為娶長公主之女阿嬌,曾出言:“若得阿嬌為婦,當以金屋貯之。”從此金屋藏嬌便將美好的情感與黃金聯繫起來。可見,黃金、白銀等貴金屬在歷史上是舉足輕重的財富象征,甚至可以征服無價的愛情。
      但是,作為普通人不要說購買黃金,即使有錢購買,儲藏起來也很不方便。一盎司黃金重約31克,隨便一根十幾盎司的金條就有半斤多重,甚至一斤重,搬運很費力。其次,黃金放在家裏怕被盜,放在銀行保險箱要收管理費。對於普通人來講,黃金投資還只能停留在紙黃金的層面。
      普通人都明白的道理,投資機構就更清楚,所以大家都以衍生工具交割黃金,實物交割被認為是極端案例。可是,在投資領域,極端行為卻日益成為今日的主流。美國德州大學捐贈基金最近不僅買入價值將近10億美元的黃金,而且還堅持要求實物交割。
      作為投資機構卻採取普通人都不願意做出的極端措施,接受實物黃金,而不是更常見的,並且經濟划算的衍生品合約,卻選擇將實物黃金保存在街道下面深深的金庫內,是需要付費的,而且將來分割起來非常不方便。不僅是德州大學基金,在投資界這種做法越來越多,大家化簡為繁的做法反映出的是什麼問題呢?
      不言而喻,這體現出的是極端的不信任。本質上講,投資和購買黃金這種做法本身就具有反投資性質。與購買黃金相反的投資,是買入股票,因為投資股市就是認為經濟會發展,就業和財富將會增長。股票是分享經濟發展成果的最恰當,也是最具有流動性的投資方式。放棄流動性,方便性,而自尋煩惱的購買笨重的,沒有流動性的黃金,就是對經濟發展的一種失望。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在購買黃金上要求實物交割的行為,則不僅不相信經濟發展,而且對國家的法幣也沒有任何信任。
      這種不信任來自不同方面,但貨幣政策的極度擴張,令主權債務發展到危險的邊緣,是黃金市場上極端行為的最好解釋。上周美國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將美債評級展望降至負面,是標普自1989年以來,首次下調美國國債的評級展望,過去的展望進行評級一直是“穩定”。此外,標準普爾本周也將日本的評級調低為AAA弱,並且將穩定評級降為負面。全球主要工業國的主權債務都發展到大得不能倒階段,美國也將討論提高舉債上限的問題,所以,投資者認為購買黃金可以避免政府利用財政和貨幣政策將自己的身家洗劫一空。
      黃金價格在近日毫無懸念的首次越過每盎司1,500美元,幾乎沒有人發出泡沫的驚歎,因為黃金新高的背後是一大堆的憂慮,其中最讓人揪心的就是希臘債務重組的可能性,說重組好聽些,實際上就是債務違約,主權國家的債務違約風險無疑是金價最有力的推手。
      促成黃金市場上極端行為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對通貨膨脹的預期,美國和加拿大的CPI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升,在新興市場國家,通貨膨脹就更加劇烈,中國已經數次加息來平抑通脹。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黃金顯得格外有吸引力,因為黃金價值不會隨通脹和貨幣貶值而降低,你總沒辦法靠印刷機來印黃金吧,這個簡單的道理,使得黃金的優點克服了所有的缺乏流動性和存儲不方便等缺點。
      最後,黃金已經從簡單的抵禦通貨膨脹、對沖匯率風險,上升到儲備貨幣的角色。由於各國的貨幣政策已經用到極至,在一輪輪的貨幣貶值競賽中,黃金是唯一可以防範市場崩盤的硬通貨。這樣的擔憂合情合理,從去年8月第二輪量化寬鬆以來,美元貿易加權指數下跌約11%,分析師認為美國如果無法就預算改革問題達成一致,隨其信用的惡化,美元匯率還會進一步下滑。由此可見,美元的國際儲備貨幣角色沒有任何其他貨幣可以承擔,非黃金莫屬。不過,說句實話,如果投資黃金能讓你致富,這個世界其實不太妙,反映的是貨幣政策的紊亂,和投資者的極端不信任。隨愈演愈烈的黃金實物交割趨勢,證明誠信正在消失。孟子曾講,“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一個社會如果缺乏誠信,則既無天之道,也難講人之道。黃金的實物交割趨勢,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思嗎!

      注:本文屬撰稿者的觀點,並不代表本報立場,也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