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蔬菜滯銷 滬魯浙菜農欲哭無淚
( 2011-04-29 )



農業部報告顯示,進入4月中國農產品批發價格指數逐漸回落,286家產銷批發市場19種蔬菜平均價格為每公斤2.66元,環比下降11.4%,下降11.4%。圖為民眾在北京一家市場選購蔬菜。新華社

      鑑於近日上海、山東、浙江等地出現的蔬菜價賤並滯銷等情況,中國商務部21日提出採取五項措施,緩解農產品“難賣”問題。同時,農業部與山東壽光蔬菜物流園近日合作設立了首個“中國壽光蔬菜指數”,希望借此規避菜價的大起大落。但有分析認為,過高的流通環節費用等問題不解決,就難從根本上改變“價賤傷農”。
      《新京報》22報道,4月以來,上海、浙江、山東、陝西等地的部分品種蔬菜,出現嚴重滯銷。芹菜、捲心菜等成熟多日,卻無收購者問津。山東濟南一菜農甚至因為捲心菜價格“跳水”至8分,最終選擇自殺。商務部近日表態稱將採取包括加強市場監測;建立對接平台,拓寬流通渠道;開展產銷對接,降低流通成本;組織加工轉化,擴大蔬菜用量;開展蔬菜收儲,調節上市時間在內的五項措施,緩解個別地區蔬菜市場供求矛盾。 
      與此同時,農業部與壽光蔬菜物流園近日合作設立了首個“中國壽光蔬菜指數”,望借其規避菜價的大起大落。中國壽光蔬菜指數分為“壽光蔬菜價格指數”和“壽光蔬菜物流指數”,其中價格指數是成交價格、成交量、成交金額等資料綜合編制,反映價格變化趨勢;物流指數則是綜合與市場蔬菜交易有關的多項指標編制,反映蔬菜物流量變化趨勢。據壽光蔬菜指數的負責人介紹道,價格指數每天發布一次;物流指數每周發布一次。2010年農產品價格暴漲暴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資訊不透明,導致大量菜商無從判斷真實的市場行情,盲目跟風炒作。
      山東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衛國認為,從長遠來看,指數對生產者、經營者提供了全面的供求資訊;短期看,蔬菜和食品是構成CPI的主要因素,將對政府進行宏觀調控,穩定通脹預期提供依據。
      目前各地滯銷蔬菜問題日趨嚴重。上海金山區的蔬果種植專業合作社裏,大面積已成熟的捲心菜,無人收購,菜農們心急如焚。在浙江余姚,一路走低的收購價格讓菜農失去了豐收的喜悅,目前榨菜已從開秤時的每斤0.27元降至0.2元,菜農基本血本無歸。在河南中牟,受到“冷遇”的是當地的芹菜,如今的價格僅僅為每斤五六分錢,而在2010年同期,芹菜則賣到每斤七八角。
      菜農在因收購價暴跌而虧本的同時,其實消費者也沒有得到價格上的實惠。相關人士介紹,主要原因還是農產品流通環節太多。調查顯示,普通黃瓜在冬季的大棚生產出售時,價格為1元1斤,但是經過多次中間環節,到了超市可以賣到6元1斤。
      菜農大多是將收穫的蔬菜給商販,商販收購後發送到當地的農貿市場,當地農貿市場收購後,再送到批發市場及二級批發市場,最後再流到農貿市場、超市等。“每個環節收入10%到20%的利潤,這樣算下來最後要增長好幾倍。”有市場工作人員說。有分析認為,無論是商務部推出的措施還是壽光推出的蔬菜指數,目前看來都似乎沒有從流通及成本等環節根本解決問題,所以上述舉措的效果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