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范仲淹《漁家傲》賞析
( 2011-04-23 )



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進士,慶曆三年(1043)任樞密副使、參知政事。魏泰《東軒筆錄》稱,范仲淹守衛西北邊疆時,作《漁家傲》數闋,皆以“塞下秋來”為首句,頗述邊鎮之勞苦,今只存“衡陽雁去”一首。
      《漁家傲》是優秀作品,變低沉婉轉之調而為慷慨雄放之聲,把有關國家、社會的重大問題反映到詞裏,可謂大手筆。原詞如下: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起句“塞下秋來風景異”,“塞下”點明了延州的所區域。當時延州為西北邊地,是防止西夏進攻的軍事重鎮,故稱“塞下”。“秋來”,點明了季節。“風景異”,概括地寫出了延州秋季和內地大不相同的風光。“衡陽雁去無留意”。雁是候鳥,這裏的雁到了秋季即向南展翅奮飛,毫無留戀之意,反映了這個地區到了秋天,寒風蕭瑟,滿目荒涼。下邊續寫延州傍晚時分的戰地景象:“四面邊聲連角起”。起謂“邊聲”,總指一切帶有邊地特色的聲響。這種聲音隨軍中的號角聲而起,形成了濃厚的悲涼氣氛。“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上句寫延州周圍環境,它處層層山嶺的環抱之中;下句牽挽到對西夏的軍事鬥爭。“長煙落日”,頗得王維名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之神韻,寫出了塞外的壯闊風光。
      下篇起句“濁酒一杯家萬里”,是詞人的自抒懷抱。他身負重任,防守危城,天長日久,難免起鄉關之思。這“一杯”與“萬里”數字之間形成了懸殊的對比,也就是說,一杯濁酒,銷不了濃重的鄉愁,造語雄渾有力。
      鄉愁皆因“燕然未勒歸無計”而產生。燕然,山名。漢和帝永元元年(89),竇憲大破北匈奴,窮追北單于,曾登此山,“刻石勒功而還”。詞意是說,戰爭沒有取得勝利,還鄉之計是無從談起的,然而要取得勝利,更為不易。“羌管悠悠霜滿地”,寫夜景,時間上是“長煙落日”的延續。深夜裏傳來了抑揚的羌笛聲,大地上鋪滿了秋霜,給人以淒清、悲涼之感。下句:“人不寐”表明自己徹夜未眠。“將軍白髮征夫淚”﹐由自己而及征夫,總收全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