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忤旨”的藝術
( 2011-04-22 )



中國書畫賞析 作品名稱:《動物三屏》 作者:[清]任薰 說明:屏風

      歷史上的眾多著名美女中,楊貴妃的結局要算是最悲慘的。但是,愛情上,她無疑又是最成功的。她不但生前盡享唐明皇的專情寵愛,死後還讓唐明皇一往情深。
      李隆基與楊貴妃的愛情,從開元二十四年,一直持續到天寶十五載(756),前後歷時20年。也就是說,從楊貴妃18歲到38歲,從少女變成了中年婦女。楊貴妃再怎麼天生麗質,紅顏怎敵歲月的流逝?她是怎樣讓唐明皇20年心無旁騖,一直寵愛她的呢?
      新舊《唐書》的《楊貴妃傳》都有關於她善於揣摩、迎合唐明皇心思的記載。《舊唐書》說得比較淺顯,“每倩盼承迎,動移上意”;《新唐書》說得比較文雅,就“迎意輒悟”四個字。善於揣摩、迎合皇帝心意,應該就是楊貴妃得以使唐明皇於萬千佳麗之中專寵自己一人的奧秘所在。
      其實,楊貴妃的揣摩、迎合之術還有一種更高級的表現形式,姑且將其稱為“忤旨”的藝術。
      據新舊《唐書》記載,楊貴妃曾於天寶五載(746)和九載(750),先後兩次因為“忤旨”而被遣送回娘家。“忤旨”就是不聽皇上的話,跟皇上吵架。而兩次“忤旨”的緣由,史書都沒有交代。但是,解決過程以及結果都講得很清楚。
      第一次夫婦吵架後,楊貴妃被遣送回娘家。但首席太監高力士積極居間斡旋,幾天後,征得唐明皇的允許,於夜裏打開安宏里的門,讓楊貴妃悄悄回到後宮。她見到唐明皇後,立即“伏地謝罪”;唐明皇怒氣消散,“歡然慰撫”。第二天,楊貴妃的三個姐姐,韓國、虢國、秦國夫人,進獻美食,唐明皇“作樂終日”,“自是寵遇愈隆”。“韓、虢、秦夫人歲給錢千貫,為脂粉之資。銛(楊銛,楊貴妃叔父)授三品、上柱國,私第立戟。姊妹昆仲五家,甲第洞開,僭擬宮掖,車馬僕禦,照耀京邑……”。
      第二次“忤旨”,她再次被遣送回娘家了。這一次,是宰相吉溫出面調停。吉溫利用自己跟中貴人(高級太監)的關係,傳進去這樣一番諫言:“婦人智識不遠,有忤聖情,然貴妃久承恩顧,何惜宮中一席之地,使其就戮,安忍取辱於外哉!”
      這一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諫言,打動了唐明皇,他立即讓太監張韜光給楊貴妃送去御膳菜餚。楊貴妃哭對張韜光說:“妾忤聖顏,罪當萬死。衣服之外,皆聖恩所賜,無可遺留,然髮膚是父母所有。”
      她當即拿出剪刀,剪了一綹頭髮,讓張韜光帶回宮,呈給唐明皇。唐明皇一見到楊貴妃的這一綹頭髮,怒氣頓消,惋惜情生,立即命高力士召楊貴妃回宮。這一次,楊家得到的好處,主要是:已經做了宰相的楊國忠,兼領了劍南節度使,“勢漸恣橫”。
      兩次忤旨,看起來像是李楊夫婦的兩次情感危機,鬧不好就會從此恩情兩絕。但是,每一次,楊貴妃都有辦法化解危機,而且每一次的辦法都不一樣,這些替她化解危機的關鍵人物,都是平日結交、能影響唐明皇心情的人物。另外,每一次危機,楊家都是受益的一方。
      看來,兩次危機,實際上都是“忤旨”的楊貴妃設的局。她“忤旨”的目的就是固寵,甚至增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