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子女沖名校 家長憂慮多
( 2011-04-22 )



      上期我們專門探討了家長如何在孩子最後衝刺階段裏保持自我心態良好,盡力為孩子減壓的話題,這一期接為常見的相關問題來答疑。
      我的孩子極其優秀,是否除了常春藤盟校外,去其他任何學校都是委屈?
      說這類話的家長,通常都是因自己內心壓力過大而口出“狂”言的。美國所有名校都是在全球範圍招生,並且通過提供助學金和獎學金的手段,招到最頂尖的學生。在華裔家長眼中,自己的孩子都是好樣的,若在中學排第一,SAT1考出近乎滿分的成績,那在父母眼裏更是天下無雙。
      但做父母的需要明白,在全世界範圍裏這類學生還是不少的,況且名校每年要拒絕95%的申請人,再優秀的學生也還是會有某些缺憾。家長應該協助孩子制定包括高、中、低三級的合理選報名單,如果讓孩子只選擇那為數有限的幾所超級名校,沒有任何備案(Backup ),最後大多數結果都是飽嘗悔恨。
      平日裏多見的就是在優先申請中得到了教訓,在正常申請裏才變得理智起來。
      為什麼孩子的命題文章總是不盡人意?
      許多家長在閱讀孩子的命題文章後總是憂慮重重,認為寫得不能打動人心。作為專業輔導老師我們會告訴家長,這些文章是要打動美國人的心(錄取官員),不是要用來打動你的心。年齡在四、五十歲的華裔家長,尤其來自中國大陸背景的,因傳統、文化和背景不同,對於命題文章瞭解甚少,不知道名校期待十六、七歲的考生寫出什麼樣的命題文章。
      有個別的居然請中國大學的教授朋友代筆完成滿篇是怪詞、偏詞的文章以顯示其文采和深奧,最后的結果一定是丟雞蝕米。這當中除了道德錯誤外,還有一個文化匹配和口味適宜的問題。
      名校錄取官員想通過命題文章看到一個鮮活逼真的中學生,不是一位老氣橫秋或滿腹經綸的偽學者。至於這類文章的題材,不必一定是偉大、崇高、動人心弦;只要不令人討嫌,或被人誤解,或令讀者不安即可。
      任何故事經歷只要是從孩子內心裏流淌出來的,就一定會打動錄取官員。
      為什麼孩子在申請過程中總是拖拖拉拉?
      對於這樣一個普遍現象解釋很簡單。
      家長的抱怨都源自於本人的習慣和標準,可惜都忘記了自己良好的習慣是過去幾十年裏經過無數次找工作、填報告、寫總結、訂約會、付賬單的經歷磨練出來的。對大多數華裔孩子,父母早習慣于事無巨細都替孩子打點妥當,生怕他(她)走一點彎路,美其名曰:走彎路會耽誤前程。結果來到了申請美國名校這個重大關頭,做父母的語言、經歷、章法、經驗一概無用武之地,唯一能做的就是焦慮萬分的在側旁埋怨。豈不知受關照過多的孩子,一旦自己來應付這個天大事件時,內心的恐懼是父母不能想像的。相當多的考生甚至都不知道該如何下手;有的會因為填寫專業名稱這樣的“小事”而顧慮萬分;也有的只因為要寫下自己的社會保險號碼(SIN)而緊張不安。這些在父母看來很可笑的事情,對於涉曆很淺的孩子完全正常。所以家長要充分理解孩子,耐心協助他們進入狀況。每一位考生無論多麼拖拉,最終都會在截止日期來到前完成工作。這當中的確有一小部分考生不需要讓父母操心,自己處理的每一細節都井井有條。殊不知這些孩子大都是以往在無法獲得父母關照下成長起來的,已經吃了無數次教訓提前過了關。
      我的孩子會不會最後被所有名校拒絕?
      每一位家長都會有這種憂慮。在我們過往的咨詢服務中,確有最終顆粒無收的狀況發生,而考生在時間的治療下會很快恢復正常,進到普通大學後迅速顯露頭角,通過中途轉去美國名校或畢業後讀名校的研究生而後發奮起。作為家長應該明白,即使全被拒絕也不是來到了世界的盡頭,首先要相信孩子的能力,要堅信孩子中學幾年的奮鬥不會白費,從中獲得的收益和歷練必將終身受用。當然在報考時選擇合理的目標學校組合是非常重要的,畢竟全部被拒的結果對考生未來自信心的影響是頗為久遠的,因而報考前的策劃是首要的一步。
      下一期接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