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贗品亂市場 騙你沒商量
( 2011-04-22 )





俗話說“盛世收藏”,隨著人們生活水準提高及通脹下對投資管道的需求,收藏市場如同2007年的股市一樣“烈火烹油”,除了傳統的字畫,錢幣、陶瓷、玉器、傢具等也因為能保值增值而成為收藏新貴。然而,贗品充斥市場讓不少收藏愛好者吃盡了苦頭。

      近日,郵票收藏者譚小姐鬆了一口氣。去年11月,她在深圳某收藏公司買了2萬多元的郵票,裏面有她喜歡的荷花、奔馬等小型張。今年1月,幾個朋友到她家做客,她就把收藏的郵票拿出來“炫耀”。但一個“玩家”看了那些郵票後,告訴她這批郵票不是原膠,而是處理後的假原膠,“郵票一經處理,頂多值回原價20%至30%。”她得知真相後,立即送至行家手裏再三鑑定,確定這是一批高倣品。為此,她和商家多次協商,但後者一味地推拖。直到近日,通過工商部門調解,收藏公司才將她的2萬多元如數退還。
      “吃一塹長一智。”譚小姐告訴《南方日報》說,由於喜歡郵票,她玩這一行頗有些年頭,但仍算是碰到“坎兒”,“以後碰到喜歡的還是會去買,只是可能會在買之前帶專業的藏家鑑定後再出手。”
      事實上,像譚小姐碰到的情況算是比較幸運的,許多玩家在以假亂真的贗品面前如癡如醉,往往陷入了“陷阱”仍不能自拔。在日前於廣東省博物館舉行的鑑寶大會上,一名老伯便成為贗品的受害者。鑑寶大會一開始,他便早早地將包裝在錦盒裏的瓷碗拿出,請省文物鑑定站專家鑑定,然而,陶瓷專家許建林逐一看完後直搖頭:“贗品,全是贗品!”據老伯介紹,他的收藏史已達到20多年,家中幾百件陶瓷品花費了他數十萬元的積蓄。當天,除老伯之外,另外許多藏家也有類似遭遇。
      對此,廣東省收藏家協會副主席程家煥表示,著名主持人王剛曾說過“民間收藏九成以上是贗品”,這可能暫時無數據支撐,但七成以上是贗品卻不假,“大多數藏家都交過學費,甚至包括收藏家協會的資深專家也不例外。”他說,目前對於真正碰到喜歡的藏品,“只能先把它當假的買下來,不能當真的買,否則有90%以上會吃虧。”
      其他業內人士也透露,在藝術品拍賣市場常有一半拍賣品是假貨,普通收藏市場的真假比例大約為“三七開”,一些中小拍賣行的贗品比例更高達95%。

      收藏竅門切忌急功近利
      入市收藏首先要具備良好的心態,以平常心對待,切忌急功近利和盲目跟風。

      不要輕信做事
      為了讓收藏品有較好的售價,文物商販常會編造動人故事來欺騙,藏家要靠自己過硬的本領做出獨立判斷。

      平價無好貨
      不要幻想用低價購買到珍品。廣東省收藏家協會副主席程家煥說,如果賣家所持的是珍寶,他更可能選擇自己收藏,而不是廉價出售。

      大路貨不如精品
      經得起時間和市場考驗的珍品更有收藏價值。程家煥說,不要購買過多的低檔藏品,即使要買,“把那些藏品當假的來買”,不能當真的給價。

      自辨真假不迷信權威
      收藏時不要迷信權威鑑定,更有些“專家”只要給錢就開證書,甚至明碼標價出售鑑定。收藏者一定要去市場中磨練,才能成長為具備豐富辨偽能力的“實戰型專家”。

      求富心切 欺盼撿漏反淪陷
      由於人們在投資收藏時往往“亂花漸欲迷人眼”,加上“撿漏”心理嚴重,導致人們為贗品交了不少的學費。
      在股市不溫不火、樓市陰雲籠罩之際,藝術品市場“風景這邊獨好”,人們為高回報率“折腰”,把收藏視為投資新領地。然而,求富心切的“撿漏”心理造成收藏隊伍心態浮躁,並使贗品遍布各大市場。
      深圳青瓷博物館館長吳克順表示,他曾碰到廣州的一個警察,幾十年靠微薄收入收藏了幾千件瓷器,卻沒有一件真品,但他仍往家裏收。他認為,人人都有收藏贗品的經歷,只不過有人敢於面對,有人不敢面對。他說,相當多的收藏者受巨大利益驅使,心態浮躁,總想僥倖“撿到寶”“一夜暴富”,加上缺乏文物常識、難辨別真偽,導致他們很容易被贗品矇騙。
      造假產業鏈生產流通一條龍目前贗品市場漸成氣候,從生產、偽證到流通環節,無一不存在巨大的灰色鏈條。
      在文物大省河南,許多村莊儼然成為遠近聞名的專業倣古村,許多唐三彩在這裏複製出品並流通到市場。業內人士透露,唐三彩做舊的基本工序是將燒製好的陶器埋在古墓的土中一個月以上,以除去陶器的色澤和亮光,之後進行腐蝕處理,以達到以假亂真的目的。當地一個頗為流行的故事是,有一外地客商在當地採購了一批高倣唐三彩乘飛機離開,在海關檢查時竟然當成了文物遭到扣留,有關部門鑑定後居然稱之為3000年前的陶器,而事實上唐三彩的歷史僅為1300年左右。
      當贗品生產環節開始批量生產,它們便向各地不斷供應這些“貨源”。而贗品生產出來以後,往往需要尋找一個“合法的身分”,部分鑑定專家為了圖謀利益,進一步偽證贗品的合法性,這導致藏品市場魚龍混雜,真假難辨。
      《南方日報》表示,從生產的高倣造假,到鑑定專家的“准入合格”,贗品市場就這樣一步步有驚無險地走進流通環節,從而獲得真品的價格進行交易,並蒙蔽了無數收藏玩家。

      拍賣行免責高端倣製品樂透
      有些藏家以為拍賣行作為仲介方,應對畫作的真假有鑑定的職責,因此大膽挺入拍市,不曾想卻損失巨大。
      去年12月,廣州嘉德拍賣行便因拍賣藝術家唐大禧畫作《人民的蘋果》而捲入一場風波。
      唐大禧根據朋友描述,由於拍賣的畫作尺寸與其原作相差較大,猜測此畫可能出自外地模倣者之手。然而廣州嘉德拍賣行工作人員稱,公司不會拍賣贗品,並且該畫作拍賣前委託人曾稱該畫已確認是真品。最終,該畫作拍得16萬元。然而唐大禧堅稱,“肯定不是我畫的。”
      由於藝術品相對真偽難辨,中國制定了一些條款如《拍賣法》,其中規定拍賣人、委託人在拍賣前聲明不能保證拍賣標的真偽或品質的,不承擔瑕疵擔保責任。業內人士表示:“這讓拍賣公司減少了許多責任,並讓贗品充斥了各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