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銀行辦講座 教青少年理財
( 2011-04-22 )



      現在是星期一,早上9時,筆者身處多倫多士嘉堡Sir Wilfrid Laurier Collegiate中學第10班課室。
      皇家銀行一位年輕職員Vanessa Thomas正在以Powerpoint軟件,向學生講解如何編製預算、儲蓄、投資、信用卡、如何避免被騙等知識。資料密密麻麻,看來是太多了。幻燈片又枯燥,加插的圖畫也不動人。(複利的威力解說不難,但她卻吃力不討好,且以6厘利率為例,今時今日,再也沒有銀行推出6厘息了。)
      令筆者感興趣的話題(相信在座的學生也會感到興趣),是當她真摯地談及自己進入銀行界以前,處理金錢時所犯的錯誤。

      良好信用記錄十分重要
      她說,建立良好的信用記錄是十分重要的。她坦言自己不知道信用卡的最低還款額的作用糟蹋了自己的信用記錄。她說:“有人對我說每月要付10元的最低還款額,所以我便還款30元,還以為3個月內可以受到保障。”(如果連續兩個月不償還最低還款額,不但會令自己的信用記錄更劣,很多信用卡公司還會將利率提高至25厘以上。)
      另一方面,她也訓勉學生用功讀書,爭取好成績。她說:“分數高是有好處的。這一點已無庸置疑。早知這樣我也會發奮用功了。”
      她的自白也令教師Aly Hirji開口,講述自己的經驗。他說自己上大學7年,借錢交學費便欠債2萬元。雖然他靠兼職賺到1.6萬元,仍然不夠錢清還。還有一點,他當時知道畢業後最初的6個月不用還款,但不知道學生貸款已開始計息。
      他問這班學生,將來上專上學院,打算怎樣交學費。有幾個學生的答案都是一樣:“由父親支付。”
      學生專心聽講,一有機會就會發言(可惜機會不多)。他們已習慣看電視罪案節目,如CSI,知道世間很多騙徒。他們也愛玩角色扮演,例如一名電話推銷員在電話上向對方查詢他的社會保險號碼、出生日期。聽電話的覺得可疑,也回問一些問題,但最終還是講出了自己的資料。
      很多學生說,即使對方聽來是忠實可靠,也不會在電話上透露個人資料。不過,他們不過只有十來歲,很多人對價錢都一無所知。在問到在多市一個一睡房單位月租是多少錢時(這是準備預算的部分),他們說是600元至700元。
      這位教師透露,他在高尚的Liberty Village買了一個大廈單位,用作投資用途,月租是1,400元,令學生瞠目結舌。
      這些私人問題並非事前準備,是不經意間提出來討論的,卻是最精彩的部分。筆者寧可將Powerpoint簡報縮短,花多些時間與學生、銀行職員、教師互相交流。
      加拿大銀行家協會(Canadian bankers Association)從1999年開始,為高中學生舉辦這種座談會,由現職或退休職員主持。這個星期,筆者也坐在課室內,想知道在教授日常生活財務知識時,大銀行可發揮多少作用。
      筆者在過去一篇專欄,談及聯邦政府就理財知識專責小組發表報告書。
      筆者認為,理財教育不宜牽涉商業利益。為此,銀行家協會邀請筆者參加它們的座談會,旁觀過程。在2009-2010年度,銀行家協會舉辦了400次座談會。
      協會也與加拿大金融消費者服務局(Financial Consumer Agency of Canada)合作。這機構有一個網上互動課程(名叫The City),教導兒童金錢的問題。課程目的是要與未有機會接觸金錢的學生討論,並與他們的教師交流。
      通訊副總裁Robin Walsh稱,可能他們已學到很多,可以在家討論。他說:“我讀書時從沒有這些東西,如果有便好了。”
      筆者也希望,這次簡報能更切合聽眾年齡。“發薪日貸款(payday loans)便不宜談,因為學生還未到這階段。倒不如多談在iTunes的下載,或以50分鐘談論生活瑣事,例如手機合約、健身會、時裝、頭髮護理。”
      最後,可以對學生談談哪些東西價錢是多少,告訴他們向父親伸手要錢,不如說明自己儲蓄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