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各地房價調控目標折射現實矛盾
( 2011-04-15 )



北京市今年新建普通住房價格控制目標為穩中有降,圖為北京市朝陽區正在建設中的樓盤。新華社

      逼近國務院所要求的房價控制目標公布的最後時限,市場的焦點都集中在了各地公布的房價調控目標上。而截至29日,43個城市公布了目標。北京市政府明確提出:今年新建普通住房價格與去年相比穩中有降。深圳和廣州則目標一致,即全市新建住房價格指數的漲幅低於全市本年度GDP和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
      僅就調控的政策本身而言,房價掛鉤GDP,就像今年“兩會”所提出的,居民收入要與GDP平衡一樣,初衷是為了縮小收入差距,因此無可厚非。但必須看到的現實是,不管是大城市,還是所謂二、三線城市,房價在近兩年都已上了幾個台階,而與此同時,包括工資收入在內的居民收入增長還不及GDP的增長率,如果再加上物價的上漲,實際上的收入就更縮水,所以,房價與居民可支配收入之間的關係,其實很不簡單。
      以深圳而言,有資料顯示,從2003年到2009年的7年間,深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不到13%,而同期房價卻上升了162%,後者漲速比前者快10多倍。因此如果要實現這個目標,必須房價的上漲低於2%,這對於地方政府來說實際上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如果以這兩年的收入資料而言,深圳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2300元,同比2009年的29245元上漲了10.7%,也就意味深圳房價漲幅不高於10.7%,就算完成了目標。只要深圳市大力提升常住人口的居民可支配收入,房價就將保持10%左右的增幅。根據去年5月召開的深圳市黨代會公布的目標,“到2015年,深圳全市生產總值超過1.5萬億元,年均增長10%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9萬元”,也就是說,如果今年的房價政策不變,深圳未來5年的房價漲幅都將在10%以上,5年將增長50%,漲幅與以往相比,並未有大幅下降之勢。
      與當前所有的改革一樣,房地產市場改革也是利益的再分配過程。從行業本身而言,與建築材料以及鋼鐵等重工業高度相關,房價回落會將上游也拖入過剩危機,並向銀行業蔓延。地方政府天量的貸款主要依靠土地抵押並由出售土地來還款,一旦地產回落而影響到土地價格和出售,資金鏈勢必斷裂,這已不止是GDP增長受影響的問題了。這應該是地方政府千方百計不提降房價的主要原因。另外,即使民眾可支配收入增長超過房價增幅,也未必能完全反映各個階層民眾對房屋的實際支付能力。“十二五”強調了居民收入持續增長以及調控收入差距的目標,但最近的研究指出,在收入分配機制沒有理順的背景下,未來收入差距可能繼續擴大,而房價小幅上揚甚至下跌,對於低收入階層來說,也並非福音。雖然中央提出了規模龐大的保障房建設方案,但還很難對房地產市場形成影響,而且保障房最終還需要地方政府來實施。所以,從此次地方政府公布的調控目標可知,在目前的狀況下,房價下跌,各地方政府實際上是很難承受的。
      可問題是,當房地產成為全民投資主方向的時候,對中國的產業發展將是致命的打擊,並進而影響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大局。所以,堅定不移地推動房地產正常回歸這一關,非得闖過去不可,我們只希望這個過程可能產生的震盪能盡可能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