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走出抑鬱症的認知誤區(上)
( 2011-04-01 )





      世界衛生組織早就預測,抑鬱或憂鬱症(Depression)將成為21世紀人類健康的主要殺手,成為最流行的精神文明病,將其與癌症、艾滋病列為最需要衛教預防的疾病之一。據不完全統計,人群中每四五個人就有一人在人生的某個階段罹患過此症。全世界至少有一億人患有抑鬱症,即平均每一百人中就有三人患有憂鬱症。
      抑鬱症是因情緒障礙引起的心理、生理現象的心理障礙性的精神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減低,悲觀,思維遲緩,缺乏主動性,自責,飲食、睡眠差,擔心自己患有各種疾病,感到全身多處不適,嚴重者可出現自殺念頭和行為。如沒有有效治療,症狀會持續數月,乃至數年之久。復發率更是高達85%,病人自殺率高達15%!不僅影響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也會影響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和對事情的看法,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抑鬱症的病因和機理至今尚末完全明確,可能是基因引起,與心理因素和外在環境(如失去摯愛或生活狀態的重大改變)相互影響。心臟病、中風或癌症等疾病也可能引發抑鬱症的症狀。
      雖然人們對抑鬱症並不陌生,但公眾的認識不足甚至偏見,導致對抑鬱症識別率低和就診率低,使相當一部分抑鬱症患者錯失治療良機,不但貽誤病情,甚至發生不可挽回的後果。
 誤區一:出現抑鬱情緒就表明已罹患抑鬱症。
      正常人在遭遇不愉快的事件也會出現情緒低落,抑鬱情緒不等於患上抑鬱症。診斷抑鬱症必須參照時間標準和嚴重程度標準,如果你認為可能患有抑鬱症,咨詢醫生,明確診斷很重要,千萬別自我診斷,隨便給自已扣上“抑鬱症”的帽子。
      誤區二:對抑鬱症有較強的排斥心理。
      人們普遍認為抑鬱症是情緒問題或性格缺陷而非疾病,甚至認為是“精神分裂症”前兆或是癡呆的表現,所以患者從主觀上極力否認自己患有抑鬱症。因此,從抑鬱症中解脫出來的第一步就是承認抑鬱症的存在,瞭解它是一種普遍存在的情感障礙性疾病,絕非是患者性格弱點或自身的過錯。歷史上不幸罹患抑鬱症的性格堅強的偉人比比皆是,如美國前總統林肯、羅斯福,英國首相邱吉爾等。
      誤區三:認為抑鬱症純粹是心理或性格問題,只要自我調整,不需要治療。
      抑鬱症從根本上說確實是心理病,但絕不是純粹的心理疾患,不良事件僅是誘因,導致疾病的根本原因是大腦中的神經遞質五羥色胺減少。抑鬱或悲傷只是抑鬱症的一個症狀,患者多同時伴有軀體的種種不適,包括不同程度的失眠,疼痛,便秘,食欲不振,心血管功能紊亂,性欲及性功能減退等。
      一般而言,抑鬱症不會自己消逝,必需要接受正規治療方可獲愈。目前對抑鬱症常規治療有抗抑鬱藥物、心理治療、行為治療等,特別是上世紀50年代以來,電針灸治療抑鬱症取得了可靠的療效,臨床顯效率達85%,其優勢在於它能從整體辨證施治,綜合考量患者的體質、病史及個體表現進行針對性治療,因而取效快而持久且無藥物副作用之憂,並對西藥有協同促進作用,從而達到多源化的治療效果。(末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