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回首過去辨清未來勿忘歷史
( 2011-04-01 )



中華公所二樓掛的一幀紐約興中會舊照中,據說右邊的一位是中山先生。

二十世紀是個革命的世紀,辛亥革命是一連串革命的開始,革命的結果總是有正反兩面供后人評說,但無論如何人民都不應該忘記歷史,因為這樣就無法辨清未來的路。辛亥革命研究專家、美國加州大學歷史學家周錫瑞(Joseph W.Esherick)對《星島日報》談及辛亥革命時如是說。

      周錫瑞說,革命是二十世紀人類的主線,從俄國、古巴、越南到埃及,世界很多國家都發生了革命。中國也是如此,辛亥革命作為開端,繼而開始了一連串的革命,直到共產黨執掌政權建立新中國以及后來的文化革命。周錫瑞說,革命都是要推翻舊政、建立新政,但大部分革命在建立新政方面做得都不夠成功,比如以推翻獨裁為起因的法國大革命最后卻帶來拿破侖的獨裁,很多人因此認為革命是失敗的,但它卻結束了宗教迫害,傳播了自由思想。辛亥革命也是一樣,周錫瑞說,一些學者認為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帶來了后來的內戰,讓中國陷入混亂,他們認為如果沒有辛亥革命,中國可能發展成日本模式,名義上保留天皇君主,實際卻是民主制度。但他指出,辛亥革命推翻了二○○○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國是人民所有而不是君主所有的理念,這是它積極的一面。“不要低估辛亥革命的意義,人們應當知道,曾經有一個時期變革是要通過革命帶來的。”他說。
      周錫瑞接受采訪時不愿過多把歷史與現實進行比較,不過他指出,辛亥革命之所以能取得成功與清政府最后幾年的統治方式有直接關系,滿清統治者要求漢人留辮子尊滿習引起漢人強烈不滿,一些朝臣曾經上書要求放寬這些政策,但清政府沒有接受,因為放棄這些政策就等於讓滿族統治者放棄高人一等的特權,但正是這些激起的民憤最后帶來了辛亥革命的成功,而這些也是當今政府在推行民族政策時應當考慮到的。
      目前正在中國擔任加州大學北京中心主任的周錫瑞說,當今中國人特別是年輕人對中國近代缺乏興趣和瞭解,他們認為近代史是屈辱的歷史,也不相信官方教科書對近代史的詮釋,他們要么研究可以賺錢的經濟金融,要么沉迷於漢唐的輝煌。“忘記歷史是危險的,我們如果不知道自己從哪里來,就不會明白自己向何處去”他說。他建議政府放松對歷史的管制,多讓年輕人聽聽不同的觀點,讓他們參與到辯論中去,以增加他們的興趣。

      年輕一代 延續革命精神 
      辛亥革命已百年,但革命精神在中國每一代人身上延續。年輕一代的中國人,更是將這股革命精神作為動力,為中國走向更加富強、政治制度更加完善的明天上下求索。
      中國獨立紀錄片導演杜海濱,其作品中以一股敢於直視人們內心的勇氣,將各種人們不願看到、但又無法迴避的荒誕現實紀錄下來,當這段現實成為歷史時,予後人評說。盡管還未適應紐約的時差,說起辛亥革命杜海濱的聲音明顯興奮了起來,他說,辛亥革命稱得上中華民族歷史上一場偉大的革命。它就像一個火種不斷擴大,徹底推翻了兩千多來年頑固的帝制,讓中國人享受到有史以來從沒享受過的一種精神自由。就像胡適在《雙十節的感想》中的話說到的,就是辛亥革命“造成了一個大解放的空氣。這個大解放的空氣是辛亥革命政治的真意義”。辛亥革命不僅是那時先進的知識分子為推動社會進步,帶領中國人走向現代化的開始,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另一方面來看,雖然一個歷史時代的過去,人們的思想卻沒有和革命的發生同步改變,杜海濱說,從魯迅筆下的《狂人日記》、《阿Q正傳》就可看出,革命精神和思想的解放並沒有普及整個社會。但從今天回首辛亥革命,就算是百年過去,胡適當時的“民主、科學、新道德、新文學”思想,就算對現在社會也是正確的方向。杜海濱表示如果當時國民政府爭氣,也許今天的中國會有別樣的發展。但他認為辛亥革命後,國人的思想、精神仍然存在清末年代的動蕩中,近30年來才算安定下來,然而這30年來的經濟起飛,同時國民生活狀態、思想狀態是否達到了當時辛亥革命知識分子的期盼,也許後人看得更加清楚。
      作為80後的留美學子,牟恒江對於孫中山、對於辛亥革命的瞭解,絕大多數來自於歷史教科書和父輩及祖父輩的解說。牟恒江說,對一個歷史事件的理解,因為時間和地點不同,會產生不同的認識。在他的眼中,孫中山肯定是一個偉人,一個帶領中國脫離封建王朝制度,走向一個新的發展方向的人,其貢獻及歷史成就非常人所能達到。
      牟恒江表示,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孫中山為中國作出一個正確的選擇,其在中國不同的發展時期所提出“民族、民權和民生”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政治綱領,是基於對當時國際形勢和政治勢態的分析,秉持求大同存小異的觀點而做出的適合當時中國發展的道路。但從另一方面而言,孫中山試圖模倣西方民主制度模式建立民主共和國,以失敗告終,也顯示孫中山為中國選擇的發展模式過於的理想主義,不適合當時中國的國情。作為年輕學子,牟恒江認為,雖辛亥革命已百年,但革命中所包含的“不做亡國奴、中國走向獨立富強”的精神並未終止,而是在每一代的中國人身上不斷延續。
      這種革命精神也指導年輕人,不斷奮鬥、上下求索。牟恒江說,百年之前的留學生,出國留學是為救國救民,而他這代人,出國抱富國富民的理想,希望將在海外所學貢獻予祖國,推動中國的方方面面不斷優化、完善。



紐約同盟會成立時的留影,正中的是孫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