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毛澤東初訪蘇聯受冷遇
( 2011-04-01 )



毛澤東

      前往蘇聯訪問一直是毛澤東的心願,早在國共內戰時的1947年,他就向斯大林提出了訪問的想法。但是,晚年的斯大林比較敏感,尤其是對於毛澤東以甚麼身份出訪蘇聯這一問題顧忌頗多。所以,毛澤東每次提出都被對方婉言謝絕,直到1949年10月1日中共建政。
      中共“開國大典”的第二天,蘇聯政府就承認了這個政權。11月5日,斯大林的特使科瓦廖夫帶口信給毛澤東:斯大林願意在任何時候歡迎毛澤東去莫斯科。毛澤東則高興地表示:渴望能在12月斯大林70誕辰之際前往莫斯科祝壽。7天後,斯大林正式發出邀請,毛澤東隨即表示,將於12月初動身前往莫斯科。
      其實,毛澤東此次前往蘇聯最重要的目的並不是給斯大林過生日,而是簽訂《中蘇友好合作互助條約》,廢除雅爾達會議上蘇聯和美國強加給中國的協議,為中國政府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而這必然觸及蘇聯既得的一些利益,所以交鋒是必然的。動身前,毛澤東為斯大林生日精心挑選了一車廂的禮物——20000斤的白菜、大蔥、大蘿蔔和梨子。毛澤東特意關照,這些物品都必須是最好的。
      12月16日,毛澤東的專列駛進莫斯科北站。比較意外的是,毛澤東受到了冷遇。蘇聯官方解釋說,本來在車站安排了隆重的歡迎儀式,但因天氣太冷,一切從簡,只有一個儀仗隊舉行迎接禮,中方賓客檢閱一趟即可,也無需致謝。如願意發表談話,把發言稿交給蘇聯的報社發表就行了。
      下午6點,毛澤東在克里姆林宮見到了斯大林。毛澤東的開場白是:“我是長期受打擊排擠的人,有話無處說。”斯大林則回答:“勝利者是不受審問的,不能譴責勝利者。”
      一番客套之後,毛澤東提出簽訂新的中蘇條約,斯大林很干脆地說:“應該討論和解決這個問題,但必須弄清楚,是應當宣布保留現行的1945年《蘇中同盟友好條約》,還是現在就對條約作適當的修改?”
      斯大林強調,該條約是繼雅爾達協定之後,由蘇中兩國簽訂的。雅爾達協定規定了該條約的主要條款。這表明上述條約的簽訂,已經征得了美英兩國的同意。鑒於這一情況,斯大林說:“我們內部決定,暫不修改該條約的任何條款。”
      斯大林沒有約定雙方下一次會談的日期。用蘇聯外交人員的話說,毛澤東在16日與斯大林會談後,“被晾在別墅裏好幾天”。直到12月21日斯大林70歲生日那天,斯大林才對毛澤東熱忱招待,特意安排毛坐在自己的身邊。
      12月24日,雙方的第二次會談如期舉行。可是,斯大林壓根就沒有提條約問題,只談了越南、日本、印度等國共產黨的一些情況。這使毛澤東極為惱火。本來,他指望在這次會談中能夠解決一些實質性問題,甚至“可以確定方針”,結果卻事與願違,他的情緒頓時由晴轉陰。
      就在事情陷入僵局的時候,西方記者幫了中國一個大忙。英國新聞社發表消息:“毛澤東在莫斯科被軟禁了”。這可是影響蘇聯國際名譽的大事,斯大林坐不住了,立即180度大轉彎,答應簽訂同盟條約。當然了,為了挽救蘇聯的名譽,蘇聯提出毛澤東舉行記者招待會闢謠。幾乎就在毛澤東答塔斯社記者問的同時,第二份驚喜接踵而至,緬甸、印度和英國都表示,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合法政府。
      1950年2月14日,中蘇雙方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等一系列文件,維護了中國的主權和經濟利益,也為中國政府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開啟了一扇大門。
      《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於同年4月11日起生效,有效期為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