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名校如何作最終錄取決定
( 2011-04-01 )



      一年一度常春藤盟校和美國其他名校的放榜日已經來到,在我們常春藤100有不少同學陸續收到通知,無論是好結果還是懷消息,對於每一位考生和家長來說,這些天可以說是幾乎讓精神崩潰的日子,大家談論最多的就是名校到底是如何做最終錄取決定的。
      那么,這一期我們就借一則報導來分析和重溫這個話題。
      每年這個季節《紐約時報》總要開闢欄目,專門來探討名校錄取過程中的奧秘。前不久該報約請位於愛荷華州的格林奈爾學院(Grinnell College)錄取與財務援助部門主任Seth Allen來答復讀者的提問。格林奈爾學院在今年全美文理學院排名榜上名列第十八位,緊隨西點軍校和美國海軍學院之後。
      Seth在介紹名校錄取部門的工作程序時指出,名校的錄取委員會(Admission Committee)由學校不同部門負專責的人員組成,在經過前幾輪的篩選後,考生資料進入該委員會做最後定奪和終審。在很多情形下,對部分考生的評價並不容易獲得全體一致的看法,有時還會有爭論。例如去年他本人在審核一位考生時,認為其沒有非常特別的長處,申請表中的內容明顯平淡(Flat),命題文章讀起來也並不令人矚目(Compelling),中學推薦信過得去,但也不是非常有力量(Powerful);他本人的建議是:與其他申請人相比該考生明顯不足應該放棄。
      但委員會的另外一位同事則堅持不同觀點:該考生來自單親家庭,平時花相當多時間照顧年幼的弟弟,沒有太多的課外活動經歷。
      由此斷定,中學校方對該學生並不十分瞭解,這樣一位常年關照家庭的考生實屬少見,應該是學生群體多元化的一個可取因素,最後大家一致同意錄取。由此可見名校採用多年的整體評選程序(Holistic Selection Process)要求全面地考察每一位申請人,但有時偶爾的因素和某位錄取官員獨特見解也會起到扭轉乾坤的作用。
      也有讀者問,自己孩子的面試表現很糟,但作為錄取官員是如何將某一因素和整體狀況做均衡考量的?Seth對此評論道,所有名校在評估考生時,不只是依賴某一項的成敗來取捨的,而是將所有因素綜合起來,這當中包括中學選課的難度、成績、SAT1考分、中學校方推薦信、命題文章、參與過的各項課外活動、工作經歷以及面試表現等等。對於每一項因素都有量化的指數來代表,最終推斷出對某一特定申請人的綜合評估指數。
      Seth接指出,可以肯定地說學術成就對於考生來說應是基礎中的基礎,但卻又是在評估過程中最不大會打動錄取官的。因為申請名校的孩子們學校成績和SAT考分都不錯;真正讓錄取官員動心的亮點往往來自於推薦信,來自于命題文章,來自於面試官的評價。這些東西從考生的成績單和考分中是看不到的。
      有讀者問,名校錄取評估系統總是宣稱對於每一位元申請人都會獨立考察來尋找其特質,但又說要從考生整體中選拔優勝者,錄取過程是如何在兩者之間尋求統一的?對於這個問題Seth說錄取過程非常直接明瞭,就是發現每一位考生獨特優點,但在實際操作中就不是這麼容易把握的。
      原因是報考名校的學生都很優秀,錄取委員會只能將每一位考生與其他申請人反復比較,甚至對某一中學同時申請該名校的考生們之間做對比,因為在錄取評估中的確有地域(Geographic)因素起約束作用。
      如果從某一中學,或某一城市或某一國家同時有多名申請人,錄取官員一定要從中尋找更優者。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為了配合在錄取過程另一端努力工作的中學輔導員和老師:要儘量錄取那些中學校方認為的尖子生,拒絕那些輔導員和老師眼中的中等生,所以在考生之間進行競爭性比較是唯一的合理手段。
      從上面的問答中可以得出一些啟示:一是敢於申請名校的學生,多數都是在各方面出類拔萃的優秀生,所以A被錄取B被拒絕,偶然性很大。不能簡單說B的成就比A低,只能說B的運氣比A差;二是考生某一方面或某一項較弱,並不代表其沒有機會,因為錄取指數是所有方面的集合;三是地域因素很重要,同一中學或同一地區有多位考生同時申請同一所名校,明智地做法是避開這一選擇,沒有必要去冒險充當分母的角色。
      下一期接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