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紅軍長征衣食住行簡陋
( 2011-03-18 )



      中共紅軍的長征是指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和紅二十五軍分別從各蘇區向陝甘蘇區的撤退和轉移。長征從1934年10月開始,至1936年10月結束。在這期間,紅軍的衣食住行是怎樣的呢?本文做一大致介紹。
      衣 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但當時紅軍的裝很不統一:有穿工農裝的;有穿繳獲的國軍服裝的;也有的穿打土豪分來的地主服裝。時任中央紅軍學校俱樂部主任的趙品三接受劉伯承的命令開始設計新軍裝,首先是紅軍學校裏的學員每人一套,並逐漸擴展到全軍。
      紅軍軍裝最初倣照蘇聯紅軍軍服樣式設計,上衣緊口套頭,蘇聯大部分地區與中國南方的氣候有差別,這個設計很不適合南方的氣候,於是改為開襟敞口,並綴上紅領章;軍帽仍用大八角式列寧帽,後來發現帽角太大,不適合中國人的臉型,就改為“小八角”,帽前中央綴一顆紅五角星。考慮到紅軍經常要在山地行軍作戰,選用了不容易暴露目標的灰布衣服。各主力紅軍長征出發前,大都由蘇區政府保障軍服供應,不過農村根據地多靠民眾手工製衣。
      紅軍佔領遵義後休整半月,被服廠日夜開工,為每人補充了一兩套新軍衣,此後行軍9個月未能更換,到達陝北時多數人已衣衫襤褸。
      食 長征途中的糧食供應,主要靠打土豪,少數通過捐助、欠借方式解決,籌糧籌款成為各部隊的一大重要任務。
      在紅軍進入西南地區後,部隊嚴重缺糧少食。當時擔任周恩來警衛員的顧玉平回憶說,長征中大家吃的是“包子飯”,就是按定量每人一包,菜也是一份。周恩來和他吃的都是同一種菜,一樣的分量。紅軍自從進入黔藏地區,吃大米的機會就越來越少,多以包穀、青稞麥為主食,一直到了渭河南岸才吃到久違了的大米。
      1936年四五月間,紅軍行軍至西康爐霍縣境,準備三過草地。朱德請來當地的老百姓,詢問這一帶有哪些可吃的野菜,獲知了許多野菜的形狀和名稱。戰士們採摘60多種可吃的野菜,它們有野韭菜、野蒜、野芹菜、臭蒿子、牛耳大黃等,成為紅軍的主要食物。
      住 紅軍長征途中的宿營,在有老百姓的地區通常分住民房。在進入高原荒僻地區後,部隊只得野外露營。住宿條件最艱苦的階段是過草地。晚間有時找不到一塊干燥地面,許多人只好坐在背包上背靠背依偎取暖。天亮時,有些戰士懷抱槍支,因凍餓已長眠不醒。
      一路上,紅軍的住宿質量也有天壤之別,他們住過大軍閥的洋樓,藏族貴族的豪宅,住過普通民宅,也曾睡倒在屋簷和樹陰下。在紅軍的回憶中,提及自己搭建的臨時帳篷的記錄比較集中地出現在過草地的時候。“每人用棍子往地上一插,靠小樹搭塊油布遮雨,大家背靠背擠在一起宿營”。
      紅軍在行進中開展了評比模範的活動,例如在民眾家借宿後,能否“完全做到上門板、捆禾草,把地上打掃幹淨;保持廁所清潔,不隨便屙屎,宿營時掘廁所”成為評判標准,紅軍還要求戰士們進出要宣傳,“進入宿營地時,要向民眾做宣傳,出發時要向民眾告別”,塑造文明之師的形象,以獲得沿途老百姓的支持與歡迎。
      1935年1月5日,兵臨遵義城外的紅一軍團專門製定了《關於進入城鎮執行政策的規定》,特別要求“城市部隊不准駐商店,其余部隊集結在城郊宿營”。
      行 長征中的紅軍受到大批國軍的圍追堵截,主要靠快速行軍擺脫險境。當時膠鞋是難得的寶貝,布鞋不耐磨,每個指戰員身上都帶兩三雙草鞋,一路行軍一路自己打草鞋。
      紅軍就是靠這樣的意志,克服困難,創造出了行軍兩萬五千里的奇跡。文:夏玉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