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美國名校如何看待考生的壓力
( 2011-03-11 )



      近兩個星期以來,我們已經有幾位同學收到了加州大學各分校、紐約大學和衛斯裏安的錄取通知,在接下來到4月1日之前的時間裏,一定會有更多的孩子會陸續接到正常申請的結果。在等待命運的日子裏,考生和家長每每都經歷痛苦的折磨和無奈的等待。這一期我們就引用《紐約時報》前不久刊登的一篇文章來談談名校是如何看待考生壓力的。
      這篇題目為《減輕名校錄取過程中的壓力:沒有痛苦,就沒有收穫》(Relieving the Tensions of Selective College Admissions: No Pain, No Gain)的文章首先介紹了最近由南加州大學所屬高校錄取政策與實踐研究中心舉辦的研討會的情形,討論會的主題就集中在如何改善名校的錄取過程以減輕考生的壓力。與會代表指出,目前社會上普遍認為名校錄取程序相當程度上偏向于富裕家庭的考生,而且名校之間的競爭以及優秀學生爭奪頂尖大學有限的名額,給高等教育帶來了負面影響。
      儘管如此,但整個美國社會對教育的認知和理念,加上對競爭機制的崇拜和追求,使得頂尖級名校佔有了充裕的資源,吸引到最優秀的生源,為國家的強盛和精英階層的形成做出了無以比擬和無法否認的獨特貢獻。多年來總有人士呼籲要強調大學教育的基本社會功能,而不要過分關注學校的排名,但事實上對頂尖名校的競爭始終是美國精英階層熱衷的遊戲,尤其是排名最高的頭二十所名校,其招收學生的人數許多年都不變,而合資格的考生和有願望參與競爭的孩子卻越來越多。如今又有更多的國際學生加入到這個行列中,使得這一代年輕人比起前輩面臨從來沒有過的壓力。
      固定不變的供給與日益增加的需求,不可避免地帶來兩個結果:代價高漲和機會短缺。以往二十年大學費用大幅度增加,但像常春藤盟校和其他頂尖名校,依仗雄厚的捐助基金,使得就讀這些學校的學生,特別是低收入家庭的考生,實際自己所負擔的費用並不比進普通大學高。這樣讓這些頂尖大學對富裕階層和普通階層的優秀學生一概通吃。為了要擠進通往名校的道路,在美國每個州的大城市近郊居住的富裕家庭的中學生,選修更多AP課程,暑假去貧困國家建更多房屋和教堂,花更多時間考取各類證書,讓名校的錄取官員們,愈加難以從太多的優秀學生裏揀選出超級合格者。
      在南加大的討論會上,名校的錄取部門負責人都被建議儘快推行一種簡便有效的方法來減輕考生壓力:擴大招生。可是獲得的回應是:很難。在排名頂尖的頭二十所名校裏,每位學生按人頭計算所擁有的捐助基金額要遠遠多於其他學校,假設將目前的招生量擴大50%,也肯定能保持住她們的優越地位。這些學校每年合計招收本科生數量為兩萬人,若能增加到每年三萬人,則可以使收到拒絕信學生人數減少一部分。增加學生人數當然會相對減少用在每位學生身上的資源,因為要多招募教職員,擴大校舍,或將班級人數增加,這些又是精英們最難以接受的,也有餑於名校始終以來所自豪和炫耀的獨特優勢,因此未來報考名校的壓力必將會有增無減。
      湊巧地是,美國名校中的翹楚哈佛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自二零零六年取消了優先申請,動機是減輕考生壓力和推行公平原則,還期待其他名校跟進,結果實行幾年並無太多回應,反而發現近幾年相當多超級尖子生被其他競爭對手擄走。這兩所學校於2月26日同時宣佈,從今年秋季開始(二零一二年入學新生),重新恢復優先申請,兩位老大又殺回來了。
      下一期接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