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設定用水最低消費邏輯荒唐
( 2011-03-11 )



      壟斷之大,無奇不有!讀了“湖北赤壁因供水公司虧蝕設居民用水最低消費”的消息後,我產生了這個感慨。
      報道稱,赤壁市自去年進行“一戶一表”的水改後,居民發現每月用水量“被提高”了。原來家中只用兩三噸水,水改後最低的用水量都變成了5噸,即使沒人住的空房子,水費也按5噸收取。
      供水公司對此表示,要求每月最低消費5噸水,是因為企業虧蝕嚴重,今年上半年水價上調後,將取消該規定。
這顯然是個奇怪的規定,它主要奇在,管理者的思維好像停留在“掩耳盜鈴”的低級階段。供水公司說,目前水價低於成本導致企業虧蝕嚴重。果真如此的話,居民用水越多,企業豈不是虧得越嚴重?
      而居民一旦知道自己每月最低用水必須是5噸,大多會“高效率”地使用本就不夠富裕的水資源,就像食客充分利用好酒店包房的最低消費一樣。
關於這個“用水最低消費”,它被取消,是可以預見的事兒。但取消後的結果,必然是水價上漲,這應當也是可以預見的,當然,這正是供水企業期望的最終結果。
      您瞧,壟斷企業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所用的手法就是這麼直白與野蠻。
為了實現節能目標,可以直接對居民斷電或限電;為了達到漲價目的,大家都願意像小朋友一樣,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哭窮、喊虧;為了利潤最大化,則羅列各種稀奇古怪的收費名目,什麼手機“漫遊狀態建立費”、電力“線路集資費”、供水“水管改造費”。
      這些奇特的手法,大概也只有壟斷行業幹得出來,換成其他市場化的企業,這麼幹的結果便是迅速關門。
不管壟斷企業變出甚麼花樣喊虧蝕,其可信度已是越來越低。鑒於賬目模糊、成本不公開,壟斷企業是否真的虧蝕,水價、電價、油價是否真的倒掛,咱們公眾一概不知。
      但有一點卻很清楚,那就是廣大用戶的負擔越來越重,要命的是,你不知道這種負擔到底是為壟斷企業官員職工的福利埋單,還是為壟斷企業不思進取、裹足不前的改革埋單。
毋庸置疑,包括供水在內的壟斷國企,即使真的出現虧蝕,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企業養的人太多,職工待遇過高。譬如,某市建一個國有火電廠,擁有職工190名,而發電機組、功率一模一樣的一家民營電廠,則只有32名員工。
      至於國營電廠的職工待遇,我們從多年前“虧蝕電廠抄錶工年薪10萬元”的經典事例中可見一斑。問題其實就荒謬在這兒:養了這麼多人,給了這麼好的待遇,他們卻難以提供與此相匹配的物美價廉的產品和服務。
      沒有競爭,就沒有動力,經營管理的效率自然也會打折扣。經營管理的效率上不去,缺錢了就會變法地向政府要,向消費者要。
      在這種情況下,就算公用產品定再高的價,企業仍然存在虧蝕的可能。所以,“用水最低消費”這類荒誕的霸王規定出籠,其實質並非企業虧錢,而是缺乏經營管理的好腦子。實踐已經證明,好腦子是在競爭中練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