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中東政局不穩 油價成全球焦點
( 2011-02-25 )



伊朗、阿爾及利亞、約旦和利比亞出現示威。利比亞和伊朗等國家都是全球重要石油輸出國。原油市場的緊張情緒因此升高。圖為日前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天然氣交易情形。

      由於中東北非(MENA)出現反政府示威,原油價格近期開始上升,投資者開始關注石油供應中斷的可能性。
      最近,4月期油價格已經接近每桶90美元。繼突尼斯和埃及政權下台後,伊朗、阿爾及利亞、約旦和利比亞也出現遊行示威。利比亞和伊朗是全球第四大石油輸出國,兩國也都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阿爾及利亞同樣是重要的原油供應國。
      聖路易斯Edward Jones加拿大市場策略師瓦妮(Kate Warne)表示,雖然這些示威不是發生在主要的石油輸出國,但示威地區目前覆蓋中東地區,理所當然會增加原油市場的緊張情緒。

      G20憂全球通脹惡化
      儘管上周末的20國集團(G20)財金首長會議公報對中東北非近來的政局動盪著墨不多,但是與會官員與經濟學家,包括各國央行總裁、世界銀行與國際能源總署官員等私下都對該地區的情況表達高度關切,擔心油價上漲,全球通脹因此更惡化,傷害經濟復蘇。
      受MENA民眾抗議影響該地區許多國家政局都益趨動盪,連帶也使國際油價連連走高,北海布蘭特原油上周一度升至每桶104美元之上。而國際能源總署的首席經濟學家拜羅爾警告,布蘭特原油登上100美元,代表世人進入通脹將會升溫,嚴重威脅經濟復蘇的危險區域。
      雖然埃及與突尼斯不產原油,然而利比亞的原油蘊藏量豐富、阿爾及利亞與伊朗都是主要產油國,與沙特阿拉伯為鄰的也門、巴林也都盛產原油。據《工商時報》報道,估計利比亞、阿爾及利亞、也門、巴林與伊朗原油產量即佔全球的10%。
      歐洲央行總裁特里謝即表示,有許多國家央行總裁都對MENA局勢可能影響全球原油供應感到擔心。MENF的原油產量佔全球的35%。
      另外,會議還就全球經貿失衡指標達成協議,法國財長拉加德表示這是向改善全球失衡,避免危機重演的目標邁進一步。然而專家指出,此協議根本就是折衷與妥協的產物,尤其是向中國退讓,沒有把外匯儲備與實質匯率獨立納入指標之中,更凸顯G20難成大器,無法擔任協調各國財經政策平台的角色。
      據悉,會上有關經貿失衡指標的談判幾度瀕臨破裂,其中最為困難的部分是集中在總共4頁公報中的一句話,該句話原意是在於把匯率、財政與貨幣政策列為評估一國政府是否會導致失衡的指標。然而這句話引來包括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中國 、俄羅斯、印尼、印度與巴西等國的各方意見。俄國副財長潘金表示,沒有人完全滿意,每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不滿。
      在這些國家之中,中國反對最力,堅持不應把匯率納入評估指標之中。而在長時間的閉門會議中,至少有3國官員表示談判破裂,也許大家應該在兩個月後到華盛頓再行討論。
      不過最終在法國與加拿大等國的折衝下,中國在該句話意思大幅調整下而同意。而這句只有53個英文單字的句子,意思也變為:在評估一國政府是否會導致失衡時,匯率、財政與貨幣政策可以考慮做為較廣泛的衡量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