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萬眾撻伐 洪憲帝夢事敗 復辟醜劇
( 2011-02-18 )



長沙共和廣場上騎戰馬的蔡鍔雕塑。

一九一五年末袁世凱復辟帝制,誓“為四萬萬同胞爭人格”的蔡鍔,冒殺身危險逃離北京,輾轉經日本回到雲南,組織軍隊發動護國戰爭,以寡敵眾與北洋軍隊鏖戰三個月,各省紛紛響應。袁世凱最終眾叛親離,在全國撻伐聲中終結皇帝夢,不久病死,遺臭青史。

      二次革命失敗後,孫中山及其同志流亡日本,在東京籌組中華革命黨伺機再起。在國內已無掣肘的袁世凱行事日益囂張,逼迫國會選他為正式大總統。一九一四年,袁世凱解散國會,廢止《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改內閣制為總統制,同時修改了總統選舉法,使總統可無限期連任。當時即有眼光敏銳之士懷疑袁世凱秘密進行帝制活動。為遮人耳目,袁多次公開宣誓擁護共和政體,私下卻加快稱帝的步伐。
      一九一五年中,袁借“六君子”發起籌安會,鼓吹中國應回歸帝制。同時,袁積極尋求列強的支持。列強為維護在華利益,希望借帝制使袁加強對國內控制,紛紛通過各種管道慫恿袁稱帝。日本積極慫恿袁稱帝,並迫袁簽署將中國完全變為其殖民地的“二十一條”。    
      當年農曆冬至日,袁世凱在天壇舉行盛大的祭孔儀式,這被外界視為袁為登基進行的綵排。果然,十二月十二日,在所謂國民代表大會的擁戴下,袁世凱接受所謂民眾勸進書,宣布為了“救國救民”,他只好登基當皇帝,改國號為中華帝國,以民國五年(一九一六年)為洪憲元年。

      護國三傑興兵討袁
      袁稱帝次日,革命黨人已在上海起事,在日本的孫中山親回上海領導討袁運動。十二月二十五日,秘密返抵雲南的蔡鍔與唐繼堯、李烈鈞組織“護國軍”在雲南宣布獨立,分路出師,北伐討袁。
      一九一六年一月,護國軍第一軍在總司令蔡鍔指揮下,挺進四川,進擊北洋軍主力,在攻瀘州時與袁嫡系部隊展開激戰,自二月十一日開始鏖戰二十七晝夜,因寡不敵眾,退至大洲驛。三月十五日護國軍出征後最激烈戰役爆發,蔡鍔組織敢死隊並親臨前線督戰,雙方肉搏數十次。至夜間,朱德支隊破陣成功,斃敵逾兩千,北洋軍大潰,無力再戰。在勝利的鼓舞下,南方各省相繼宣布獨立,袁世凱的親信也紛紛倒戈。
三月十九日廣西獨立後第四天,直隸將軍朱家寶發密電致袁世凱,明確要求袁取消帝制、懲辦禍首。密電之中,馮國璋、李純、朱瑞、靳雲鵬、湯薌銘等袁的親信大將之名赫然在列。眾叛親離之下,僅當了八十三天皇帝的袁世凱在三月二十二日宣布取消帝制,並向西南各省提出議和。

      張勳復辟未果 軍閥紛奪權
      取消帝制的袁世凱仍自命為民國大總統,護國軍強烈不滿,要求袁懲辦禍首、自動下野方能停戰。同時,廣東龍濟光、浙江屈映光、陜西陳樹藩先後宣布獨立,前兩廣總督岑春與梁啟超成立“護國軍軍務院”,與袁政府分庭抗禮。五月中旬,馮國璋、張勳等策劃在南京召開十七省代表參加的會議,“東南互保”之勢隱現,袁世凱已被排除在地方勢力之外了。當月十八日,國民黨元老陳其美在滬被袁世凱令人暗殺,令革命黨人更堅定了討袁決心。數日後,被袁視為心腹的四川將軍陳宦、湖南將軍湯薌銘宣布獨立,袁政權分崩離析。
      一九一六年六月六日,大勢已去的袁世凱因尿毒症暴死,由黎元洪繼任總統,恢復國會。但北京政府並未就此安定,國務總理段祺瑞想借一戰之機擴大勢力,主張對德宣戰,試圖以此與日本接通,並接收德國在華利益。黎將段祺瑞免職,並請張勳進京“護駕”。誰知張勳一入京即逼黎解散國會,並發動清廷廢帝溥儀復辟,不久被段祺瑞擊敗,黎元洪辭職,改由副總統馮國璋代總統職務。在軍閥“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哄亂中,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被完全破壞,辛亥革命的成果付諸東流。

      假風流真護國 蔡鍔騙倒袁世凱
      袁世凱稱帝事敗,掘墓人是昭威將軍蔡鍔。蔡鍔原名蔡艮寅,16歲考入湖南時務學堂,與梁啟超及維新派人士唐才常結下深厚師生情誼。1900年秋,唐才常率自立軍起義,因泄密事敗犧牲。在日留學的蔡艮寅聞知噩耗放聲痛哭,取“砥礪鋒鍔,重新做起”之意改名蔡鍔,投筆從戎入讀陸軍士官學校,立志“流血救國”。
      23歲時,蔡自日本上書五萬言給湖南巡撫趙爾巽,請其力行新政,封疆大吏一時皆知蔡鍔其人。1904年蔡鍔自士官學校第三期畢業,以優異成績與蔣百里、張孝準居前三名,人稱“士官三傑”。蔡畢業回國進入軍界,武昌起義時發動新軍舉行“昆明重九起義”,勝利後被任雲南軍政府都督。 
      1913年10月蔡鍔奉命調任進京。袁世凱不僅加封蔡昭威將軍銜,使其在將軍府中排名第一,且納蔡入陸海軍大元帥統率辦事處,暗中卻對其嚴加監視。
      袁蔡的微妙博弈,當時的名記者陶菊隱在《蔣百里先生傳》中分析,袁對蔡放心不下,“若內調為軍政首長,使他楚材晉用,無直接兵權而負建軍之責,再派一名心腹做次長隨時監視他,那是再好也沒有的……蔡是個沉默寡言的人,卻有銳利的眼光和深刻的鑒別力,他何嘗未看透袁所欲建立的只是為個人爭權位的軍隊而非為國家禦侮的武力呢,但是他很想將計就計,假手袁以完成現代化的國防。”
      蔡鍔進京後,北洋將領處處設障,蔡本身也是身在曹營心在漢。袁世凱稱帝企圖漸露之際,蔡鍔多次偷赴天津,與梁啟超商討對策,決定一旦袁稱帝,雲南立即宣布獨立,聯貴州、廣西之力攻下四川、廣東,爭取三四個月內會師湖北,“底定中原”。而表面上,蔡鍔卻在將軍府領銜簽名擁護帝制。為打消袁的疑心,蔡鍔佯裝沉緬酒色,與妓女小鳳仙打得火熱,並不時公開與妻子吵架,趁勢把母親及妻小“氣”回了湖南。
      袁世凱果真中計,認為蔡墮落無能。誰知被他稱為“風流將軍”的蔡鍔,卻在1915年11月11日成功逃離北京,輾轉回到雲南易幟倒袁。據小鳳仙事後對梅蘭芳提及,蔡鍔本是利用她作掩護,但日久知人心,向她吐露了真情。某日掌班過生日擺席,小鳳仙為助蔡逃走,有意挑起窗簾,蔡則將衣服、懷表擺在顯眼處,讓外邊的密探看見,蔡則借如廁之機逃走。
      其後蔡鍔以染喉疾為由,騙袁給假三個月,准他赴日本養病。袁此時一心登基,見蔡遠走,未加深究。而蔡為迷惑袁,事先寫好一疊明信片,請好友轉赴日本各地一一寄給袁,讓袁以為他果真在日本優遊,自己則暗中動身回國,沿途躲過數次暗殺,12月19日返抵雲南。據聞袁得訊後仰天長歎:我一生騙人,不料竟被蔡松坡騙過! 
      袁死後不到半年,蔡也一病不醫,11月8日在日本逝世,年僅34歲。1917年4月12日,蔡鍔魂歸故里,成為民國史上“國葬第一人”。而小鳳仙因助蔡逃京的義舉,被各界譽為俠女。據聞晚年的小鳳仙常拿出蔡將軍的照片端詳,對外人卻絕口不提當年風雲,只淡淡說他是“一個友人”。

      深信宿命 自認真龍
      袁世凱歷經亂世不倒反強,足見其人謀略超群,但如此梟雄竟在晚年冒天下之大不韙搞復辟,終致身敗名裂,實在令人費解。對此,後世的史學家除咸指袁一直野心勃勃之外,不少學者亦認為,袁根深蒂固的宿命論及迷信思想,是促其走上稱帝不歸路的關鍵因素。
      據袁世凱之女袁靜雪講:“我父親是有迷信思想的。有人給我父親批過八字,說他的命貴不可言。還聽說我們項城老家的墳地,一邊是龍,一邊是鳳。龍鳳相配,說我家應該出一代帝王。這些說法無疑會使我父親的思想受到影響。他之所以稱帝,未始不是想借此來應天承運吧。”
      據聞袁家男丁,包括袁世凱的父親及祖父,都是未及60歲即去世,深信宿命的袁世凱覺得自己也活不過60歲。1915年時袁世凱早已將國民黨人的勢力掃平,孫中山被迫流亡日本,表面上的“江山一統”,讓他的權力慾望空前膨脹,但彼時他已年屆57歲,家族“壽不逾甲子”的陰影揮之不去。身邊的親信出主意指:稱帝可躲過短命之災。安陽師範學院歷史系教授張華騰認為,這可能是促使袁稱帝的最直接原因。因袁此時已然大權在握,如稱帝能夠躲過這一災,那何不一試呢?
      另一事則流傳更廣:某日袁午睡醒來想喝茶,不料茶童失手將袁珍愛的碧玉杯打碎了。袁大怒,小童趕緊跪地告饒,稱因看到袁的床上睡一條五爪金龍,受驚所以失手。袁轉怒為喜,重賞小童並令其保密,更堅信自己是真命天子,可惜這一切不過都是幻像。

      不肖子造偽報 騙倒袁世凱
      袁世凱有一妻九妾,17個兒子、15個女兒,袁克定是袁世凱的長子,且是唯一嫡出。在復辟派當中,袁克定是最積極的。他常以唐太宗自比,並私刻“大皇子”金印,培植私人勢力,企盼父親登極後自己能繼承帝位。聽得二弟被立為“太子”呼聲最高的消息,便揚言:“如果要立二弟,我就把二弟殺了!”為營造日本支持袁世凱稱帝的氛圍,袁克定竟然令親信偽造袁世凱每天必看的日本人辦的《順天時報》,將反袁言論一律撤下,改為擁讚帝制的文章,重新製版印刷,專供袁一人看。紙包不住火,某日趙爾巽謁見時隨手拿起桌上報紙翻閱,頓覺詫異萬分。袁見趙神色不對,追問緣故,才驚覺逆子導演了一齣調包計。據聞袁死時尤怨袁克定“害了他”。

      瞞北洋老將終致眾叛親離
      北洋軍隊是袁世凱政權的基石,楊度曾對袁說過:北洋諸將,從公多年,所為何事,只不過攀龍附鳳,求子孫富貴耳!原本,中華民國建立後,按臨時約法,總統人選由民選而定。以實力而言,在袁之後,馮、段等人皆有上位可能。袁若稱帝,則天下變為“家天下”,政權將由袁家人世襲,這當然引發馮、段等人的深切不滿。
      馮國璋自小站練兵起就跟隨袁世凱,袁曾讓女兒呼馮為“四哥”,但袁秘籌稱帝一事,卻對馮滴水不漏。據袁世凱之女袁靜雪撰文回憶,馮曾自南京親謁袁世凱詢問稱帝傳聞是否屬實。袁卻搪塞:“我的身體很不好,幾個兒子又都不成器,哪有這種心思!”至復辟一事公開,馮深感受騙,認為袁不把他當作自己人,內心深為嫌怨。
      袁一面欺瞞北洋老將,一面恩威並施,令各路新晉“諸侯”就範。1915年4月,山西王閻錫山即三度被袁召見,為保全勢力,閻把父親當作人質送往北京居住,並極力推動復辟。時任二十七師師長的東北軍閥張作霖進京,袁為表優待,破例在辦公室接見,並送張四塊金錶。張有此恩遇,發誓:關外有異樣,唯作霖是問;關內若有反對,作霖願率本部平亂。
      實際上,對復辟最為賣力的軍中勢力,基本是諸如閻、張一類北洋系或投靠北洋系的二三流人物。在袁的干兒子段芝貴積極聯絡下,各省將領19人,鎮守使36人聯署“勸進”。這些將領擁袁稱帝,無非是想在新朝中加官進爵。及至全國倒袁勢急,上述人等紛紛倒戈。袁家王朝命懸一線之際,最早給袁世凱發勸進電的湖南將軍湯薌銘,及獲封一等侯的陳宧均勸袁退位,並通電獨立。不單如此,曾伏地跪求袁世凱登基的陳宧還宣布與袁斷絕個人關係,據聞袁看完陳宦電報後當場氣暈。



蔡鍔將軍像。

1915年5月,袁世凱的代表接受日本的《二十一條》條款,以換取日人對洪憲帝制的支持,招致中國上下一片撻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