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市場新高無懸念
( 2011-02-18 )



      股票市場經常波動,人們總希望尋找背後的原因,也希望聆聽專家的解釋,可是,無論怎樣解釋,好像總覺得有點隔靴搔癢,不是很到位,但也說不出差在哪里。看看各大財經專刊的標題,我們會發現很多有趣的現象。例如,當加拿大市場上漲時,專家會說石油推動加拿大上漲(oil lifts Canada);當市場下跌時,我們又會看到,石油拖累加拿大(Oil sinks Canada)。作為資源型的國家,我們還比較容易理解加拿大市場漲跌背後的原因。可是,環顧一下周邊市場,當美國市場下跌時,我們看到石油拖累美國(Oil weighs on US market),當美國市場上漲時,我們看到石油股帶動美國股市上漲(oil shares boost US market)。這就讓人們有點費解了,石油股票占美國市場的20%左右,不應該左右大局,可是,市場的升降全都拿石油說事兒,就讓人對專家的評論有點那個了。怪不得皇家證券的首席經濟分析師坦然的講,我們對最近的市場走勢有點迷惑,市場的波動更多的決定于投資者的心理作用,無法做出合理的解釋。
      標準普爾500本周踏上金融海嘯以來的最高點,技術面的短期交易者很可能會平倉做多,引領指數進一步上升。如果純粹從技術角度看,股市目前處於震蕩向上的趨勢中。我們不得不承認擺動指標已經接近超買區,標準普爾500回探的機率正在不斷增加。但是別忘了,僅僅是看空股市永遠不會帶來一分錢利潤的,如果根據看空的理念再做空股市的話,現在的股票價格就是最好的回答。股市上流行的諺語,“空頭不死,漲勢不止”就是例證。
      當然,我們無法寄希望於技術面的分析來作為投資的指導性方針,因為所有技術面原則,都只是為了蠅頭小利頻繁交易而設計的,股市將來的真正趨勢還有賴於公司的基本面和宏觀經濟的大環境。
      如果我們從債券的收益率分析,美聯儲為了降低借貸成本,已經進行了兩次量化寬鬆,旨在拉低長期債券收益率,但有趣的是,長期債券收益率不但沒有下降,反而呈上升趨勢。這顯然是不正常的,反映出市場的彷徨和猶豫。原因何在呢?人們對通貨膨脹的擔憂,抵消了美聯儲購買國債的正面作用。
      而我們不難想象,量化寬鬆就如同美聯儲這頭大象跳進固定收益的游泳池裏,立刻水花四濺,把池中的正常投資資金擠出。美聯儲也不清楚這些資金的流向,但從目前看來,大部分進入新興市場和大宗商品等高風險資產,資金的推動下,過去不被人們關注的糧食也成為熱炒的對象,糧價最近的漲幅驚人。
      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15日表示,全球食品價格已觸及“危險水準”,並警告其影響或令中東和中亞地區本已脆弱的政治和社會狀況變得更為複雜。華盛頓一家應對貧困的機構預估顯示,2010年6月以來,主要由小麥、玉米、糖和食用油引起的食品價格上漲,已令超過4,400萬發展中國家民眾陷入極度貧困的窘況。因此,熨平大宗商品市場和食品價格波動,有望成為本周末20國財長在巴黎開會時的主要辯論議題。
      由此可見,當新興市場國家的資產泡沫產生時,普通勞動者則會成為最大的犧牲品,因為在新興市場國家,購買食物所占的工資比例較西方發達國家高出許多,所以在食品和糧食大幅漲價時,工人必然要求增加薪資。以中國為例,去年的工人薪資增長迅猛,其速度甚至超越了生產力的增長,為了控制通貨膨脹,中國政府只有加息,這已經是四個月以來中國第三次宣佈加息。
      顯而易見的是,這種傳導作用正在發生,當中國的出口企業成本上升時,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價格也會提高。去年第四季中國出口美國商品價格上漲了近1%,這是18個月以來首次上升。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中國的加息正向我們宣佈通貨膨脹日益嚴重,商品生產成本上升的現實遲早會反應到北美的生活中,那時新的加薪和加息迴圈又將形成,只是要求加薪的將是北美的工薪階層,屆時美國政府想不加息也難。在新興市場加息的背景下,資金撤離象明顯,成為重燃對美元需求的最好動力。人們常講覆水難收,但美聯儲擠出固定收益市場的資金早晚會以通脹的形式回流,誰潑出去的髒水,還是由誰收回。

      注:本文屬撰稿者的觀點,並不代表本報立場,也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