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全球將掀資源爭奪戰
( 2011-02-11 )



      進入新的一年,油價、金價皆一路高歌,大宗商品價格也再創新高,這或許預示更慘烈的全球資源爭奪戰在年內將難以避免,海外拓展一貫迅猛的中國企業也將面臨歐美政府及企業巨頭的強有力狙擊。
      美國高盛公司日前一份報告顯示,過去幾年歐美國家因金融海嘯無暇他顧,導致中國在海外資源項目連連得手;但隨這些國家經濟復蘇,2011年很可能是全球資源爭奪戰的分水嶺:爭奪戰將由前幾年的溫和轉為慘烈,尤其是圍繞煤炭等一些重要的戰略資源,各方可能互不相讓,甚至調動各種資源展開激烈的對攻戰。
      《經濟參考報》評論指出,必須注意的是,儘管中國外匯儲備雄厚,中國企業進取心強,但西方企業有更多的併購經驗,更在一些主要市場都佔有先機乃至處於壟斷地位,其捲土重來威力驚人。高盛集團大宗商品研究部門負責人傑夫瑞·卡瑞曾就斷言,展望2011年,“故事的主角將不再是中國,而是美國和歐洲”,基於西方的擠壓,中國在全球資源市場的份額將出現萎縮。
      萎縮的同時,則是資源價格的暴漲。一些中國極度缺乏且國際市場供應相對緊張的大宗商品價格,比如石油、銅、棉花、大豆、鉑等,價格將會出現上漲。以石油為例,按照高盛的報告,原油價格在未來六個月內升至每桶100美元,在未來一年內,油價很可能還會突破每桶110美元。目前中國已超越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石油進口國,油價的高企無疑將使中國的能源安全面臨新的考驗。
      在過去的2010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大國,是許多人關注的新聞,一些西方媒體更進而預測中國何時能夠超越美國稱世界老大。但同時,一些西方經濟學家則認為,預測中國經濟超越美國是有一個前提的,那就是中國的資源來源是暢通的,或者世界的資源是無窮的,但隨一些資源的減少、價格的暴漲,中國是否真能度過這個難關,還是個未知數。
      2010年在資源領域還有一件大事,就是中國開始整頓稀土開採和出口,後者就引起歐美日的強烈反彈,外界稱之為“稀土戰”。但從中國的角度看,這其實都是太晚的決定。稀土是戰略資源,中國以世界30%的稀土資源,卻提供了超過90%的世界需求,而且,中國當前儲量只夠中國十五至二十年的需求。“稀土戰”是一面鏡子,折射出資源爭奪戰的複雜性。面對即將到來的更加激烈的資源爭奪戰,世界各國都已經蓄勢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