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劉文學辣椒地裏抓地主
( 2011-02-04 )



      劉文學(1945—1959年)是當年大陸的少年英雄,曾經名聞全國。
      1945年2月,劉文學出生在四川省合川縣渠嘉鄉雙江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52年9月,劉文學進入雙江村小學讀書。1957年秋,他加入了“中國少年先鋒隊”。1959年11月18日晚上,劉文學在隊裏參加勞動後回家,發現地主王榮學偷摘隊裏的辣椒,他上前阻止,王榮學拿出一元錢收買他,劉文學不為所動,繼而與王榮學展開了搏鬥,終因年幼力薄,被王用紅領巾活活勒死。。
      兇手王榮學作案後,將劉的屍體拋到50米外的一口水塘內,製造出劉文學落水淹死的假相。但案發時,有人聽到劉文學大聲喊道:“老地主偷辣椒啦”、“誰要你的臭錢”、“帶你去見隊長”等句子。根據這個線索,王榮學被縣公安局提審,11月21日,他寫下了坦白認罪書,隨後被逮捕。1960年2月,合川縣法院判處王榮學死刑,立即執行。
      劉文學遇難後,合川縣舉行了萬人參加的追悼會,共青團合川縣委員會追認劉文學為“模範少先隊員”;1960年初,共青團江津地委追認劉文學為“模範少先隊員”,中共江津地委和行署撥專款修建劉文學墓園;時任團中央書記的胡耀邦親筆題寫了“劉文學之墓”5個字。
      劉文學的事蹟進入小學課本,他的名字傳遍了大江南北,當年大陸的小學校都開展了“學習劉文學,做黨的好孩子”的活動。
      這個經典的少年保護集體財產的故事曾經影響了整整一代大陸人。但隨時代的風雲變幻,當我們抹去歷史賦予這個故事的“政治色彩”,重新打量這個經典的“英雄”神話時,不難發現,1959年11月18日發生在辣椒地裏的事,乃是一齣徹頭徹尾的悲劇。
      當代人注意到的是這個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1959年,正是“大躍進”運動激烈展開的年代,幾億民眾挨餓,有的地區整村整村的人死亡。原來的上等人“地主”,早已在一次次運動中淪為“政治賤民”,他們生活之悲慘,勞動之苛繁,更有甚於貧下中農。
      因而,劉文學當時喊出的一句“老地主偷辣椒啦”是十分關鍵的線索。注意,是“老地主偷辣椒”而不是“老貧農”、“老中農”偷辣椒。這句不經意間喊出的抓賊口令,泄露了意識形態教育的所有秘密——說明在這個14歲少年的心目中,真正嚴重的問題不是“偷辣椒”,而是“老地主偷辣椒”,也就是說,早在劉文學將偷辣椒的人作出身份界定之前,已經將王榮學這個自然人做了有罪推定。
      那麼,王榮學是個什麼人呢?他是天生的殺人狂嗎?不是,當劉文學大喊一聲“老地主偷辣椒啦”之時,在紅色風暴裏生活了10年的“政治賤民”不可能不知道“偷竊集體財產”的後果。因而,他立即拿出一元錢想拉攏這個14歲的貧困少年。但“誰要你的臭錢”這一聲斷喝,證明“階級仇恨”已被點燃。
      這時對王榮學來說,如果聽憑劉文學拉去見村官,那麼等待他的就是沒完沒了的批鬥、遊街,無數憤怒的拳頭、口號將對準他和他的家人,而且還會有牢獄之災;而與劉文學搏鬥,則說不準會嚇倒他,從而避免一場災難,而最終是劉文學不依不饒,才導致了王榮學殺人滅口。
      不錯,以前的王榮學是一位地主,但在1959年11月18日的夜晚,當他出現在辣椒地裏時,他只是一個餓得發慌的老漢,只是想偷點辣椒充饑而已。
      但是,在一個意識形態高於一切的國度裏,從小接受“不忘階級苦,牢記血淚仇”教育的劉文學,面對地主的偷竊行為,他只能做出這個唯一的選擇。
      於是,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政治形勢下,劉文學被政府精心打造成了一位英雄。文:陳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