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埃及局勢推高全球油價
( 2011-02-04 )



埃及局勢持續動盪,民眾紛紛走上街頭。法新社

      埃及示威衝突持續,對經濟的影響開始浮現。埃及不少商業交易都以互聯網進行,政府“鎖網”使不少經濟活動癱瘓,全國最大港口亞歷山大港的抵港貨櫃已滯留數日。外界並擔心,掌握世界航運命脈的蘇伊士運河一旦受到影響,將阻礙石油運輸,倫敦布蘭特期油因此升穿100美元大關。專家更說,埃及局勢或觸發新一波“石油震盪”,恐拖慢全球經濟增長。

      埃及雖然不是產油國家,但境內的蘇伊士運河是貫通歐、亞、非三大洲的航運要道,每天有大量石油從中東取道埃及運往歐美。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表示,埃及政治危機若進一步升級,或導致石油短缺危機。
      據美國能源部評估,埃及蘇伊士運河(Suez Canal)是“全球石油運輸”7大要衝之一。 賓州Schork Group Inc.總裁史寇爾克(StephenSchork)表示,蘇伊士運河關閉,“恐最高有300到400萬桶石油運輸受到阻礙”。他說,蘇伊士運河關閉將增加波斯灣至歐美油輪6,000英里(9,700公里)航程或兩周的運輸成本。 
      1979年的伊朗伊斯蘭革命,令全球受“石油震盪”衝擊,油價勁升一倍至每桶近150美元。受埃及騷亂影響,市場擔心蘇伊士運河的石油運輸受阻,刺激油價上升,紐約商品交易所3月交割期油價格上漲2.85美元或3.2%,每桶收92.19美元,為2008年10月3日以來最高收市價。

      局勢若惡化 OPEC將增供應
      國際能源機構(IEA)表示,北非和中東地區局勢不穩,成為石油市場的主要變數。分析稱,突尼斯和埃及的“革命浪潮”,或蔓延至其他資源豐富的國家甚至波斯灣地區。OPEC表示,目前市場的石油供應仍然充足,但OPEC已作好準備,埃及局勢一旦惡化,將增加石油供應。美國能源部估計,每天約有100萬桶原油和油產品沿蘇伊士運河北上。若取道埃及的石油運輸中斷,歐洲的石油供應和全球油價將大受影響。
      丹麥船運及石油公司馬士其集團1月31日表示,鑑於埃及局勢不穩,決定暫停當地業務。有船運業人士稱,蘇伊士運河仍在運作,但由於埃及政府中斷網絡通訊,拖慢貨櫃裝卸速度,航運或會受阻。
      資料顯示,每年有3.4萬艘商船通過蘇伊士運河,包括2,700艘超級油輪,石油運載量達2,900萬噸,主要向歐洲運送石油,以及把歐洲商品輸送到中東和亞洲地區。單在去年,蘇伊士運河便為埃及帶來近50億美元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