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朱自清“餓死”之謎
( 2011-01-28 )



朱自清

      清華大學著名教授、中文系主任朱自清的晚年,有一件事在大陸廣為人知,這就是他“寧可餓死,不領美國救濟糧”。事情緣起於1949年8月,毛澤東寫了一篇名文《別了,司徒雷登》,關於朱自清的一段話是這麼說的:
      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許多曾經是自由主義者和民主個人自由者的人們,在美國帝國主義者及其走狗國民黨反動派面前站起來了。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寧可倒下去,不願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
      這篇名文在中國革命史上的意義不必多論。但有一個直接後果實在出人意料,這就是人們對朱自清之死的臆測。自朱自清1948年辭世至今,關於其死因,權威的說法是他“貧病交加而死”,而在不少僅僅讀過上述這篇名文的讀者印象中,必然認為朱自清是“餓死”的。
      那麼朱自清“餓死”的印象從何而來?那篇名文的巨大影響力是一個因素,因為那段話從形式邏輯上講,的確可以理解為“朱自清要麼領救濟糧,要麼餓死”,二者必居其一,既然朱自清最後沒領救濟糧,當然就只有“餓死”一途了。但文章的藝術不能硬套邏輯,事實上朱自清拒領美國“救濟糧”是真,拒領也肯定會給他的家庭生活帶來影響,但並不意味他真的就沒飯吃了。像朱自清這樣全國知名的教授,他的生活似乎還不會淪落到要餓死的地步。
      當時教授們的生活水準究竟低到了何種程度?是否瓶無儲粟屢告斷炊?恐怕也不盡然,查閱朱自清的日記,可以看到,即使是在被公認生活最困難的西南聯大時期,他還是經常有飯局,而且隔三差五就會和朋友們在一起打打橋牌,很難想像,一個空肚子的人會有心思和閒暇去鬥這樣的巧智。可以認為,雖然當時的知識份子處境不佳,但和大多數底層百姓相比,他們的基本生活還是有保障的,更不用說像朱自清這樣名牌大學的教授了。
      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集中資源與中共打內戰,國統區的知識份子再一次被波及,許多學生憤然衝出校門,聲勢浩大的“反飢餓反內戰”運動一時如火如荼。國民政府發動的幣制改革使經濟接近崩潰,大多數中國人的生活都不能不大受影響,知識份子也一樣,但揆諸現實,我們就會發現,知識份子所受的這種影響肯定小於一般底層民眾。
      《人民日報》的著名女記者金鳳當年在燕京大學讀書,她回憶了1947年底參加“反飢餓反內戰”遊行的情景:“中午時分,學校食堂送來白麵饅頭和菜湯,一旁監視我們的國民黨特務嘲笑我們:?珖你們吃得那麼好,還成天喊反飢餓,你們挨餓了嗎??玼我們理直氣壯地回答:?珖我們是為老百姓反飢餓。?玼全國老百姓不是被內戰拖入絕境了嗎?”學生們對特工的反擊自然是有力的,但從中也可反證一種判斷:在校學生的生活一如金鳳描述的那樣,教授的生活豈非不言自明?
      具體到朱自清,其實他是死於嚴重的胃潰瘍,而並非“餓死”的。這不僅因為他的聲望、地位和收入水準,也由於他的病。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胃潰瘍這種病對進食有很多顧忌,既要禁吃某些食品,更不能多吃,稍不注意,就會嘔吐,使胃大受折磨。朱自清的日記也證明了這一點。翻開他1948年的日記,我們沒有看到他為食物短缺而挨餓的記載,相反,多的倒是下面一些文字:“飲藕粉少許,立即嘔吐”;“飲牛乳,但甚痛苦”;“晚食過多”;“食慾佳,終因病患而克制”;“吃得太飽”。就在他逝世前14天的1948年7月29日,也就是他在拒領美國“救濟糧”宣言上簽名後的第11天,他還在日記裏提醒自己:“仍貪食,需當心!”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辭世,享年50歲。文:陳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