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篳路藍縷革命 引領中國民主 民國之父
( 2011-01-28 )



1925年初,宋慶齡與孫中山在北京合影。

作為辛亥革命的領導者,孫中山首舉徹底反封建的旗幟,“起共和而終帝制”,組織革命政黨,發動武裝起義,推翻了中國歷史上延續兩千年的封建王朝專制統治,開拓了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道路。

      孫中山十三歲時跟隨兄長到夏威夷檀香山,接受“歐洲式”的教育,已產生“改良祖國,拯救同群”的信念,自此從一名滿懷愛國和變革熱忱的青年,逐步成長為革命家、政治家。

      廣州起義失敗 流亡海外
      孫中山認為,中國的弊病“皆不良之政治為主。若欲救國救人,非鋤去惡劣政府不可”。
      一八九四年六月,孫中山於《上李鴻章書》中,提出多項改革建議,遭李鴻章斷拒。失望之余,他於十一月赴檀香山茂宜島,在兄長孫眉的幫助下,發動華僑募款,創建生平第一個革命組織——興中會,並提出了“驅逐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的口號,計劃以“振興中華”為目標,以排滿思想為其革命事業鋪路。近代中國革命之路從此正式展開。一八九五年,孫中山到香港,會見舊友陸皓東、鄭士良、陳少白、楊鶴齡等人,成立“香港興中會總會”,與會者皆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為誓。這年,他們準備在廣州發動起義,因事泄而失敗。孫中山被清廷通緝,遭香港當局驅逐出境。孫避往日本,於此時起剪掉辮子,改穿西服,以示同清政府的決裂,從此開展了職業革命家的長期流亡生活。

      建“中國同盟會” 提“三民主義”
      一八九六年秋,孫中山轉往英國倫敦,在當地被清廷特務緝捕入中國使館,事件後來被稱為“倫敦蒙難記”,孫中山被邀以英文寫作出書,描述其遭遇,亦因此事而名聲大噪。 
      一八九七年,孫中山經加拿大,轉往日本,之後再赴檀香山,又到美國東岸和歐洲活動,宣傳革命,從華僑和留學生中籌款項。
      一九○五年,孫中山再赴遠東,結合“興中會”、黃興與宋教仁等人的“華興會”、蔡元培與吳敬恒等人的“愛國學社”、張繼的“青年會”等組織,在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孫中山被推為同盟會總理,再度將“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確定為革命政綱。同盟會机關報《民報》的發刊詞裏,孫中山首次提出了“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即三民主義的政治綱領。自一九○七年至一九一一年,孫中山多次授命革命黨,在全國各地發動起義。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武昌起義爆發,孫中山在美國聞訊,立即在歐美各國開展外交活動,爭取各國的支持,並於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回到上海,並被推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建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任大總統
      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孫中山到南京宣誓就職,建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公布具有憲法性質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由於立憲派和其他舊勢力對袁世凱的支持以及革命黨人的妥協態度,孫中山被迫於是年二月十三日提出辭職,並荐袁世凱繼任。四月一日,孫中山在南京正式解職。  
      一九一二年八月,同盟會聯合其他黨派改組成立國民黨,孫中山被推舉為理事長。一九一三年三月,袁世凱派人刺殺宋教仁,繼派兵南下進攻革命黨人。孫中山憤而發動討袁的“二次革命”,但由於黨內意見分歧,倉促應戰而失敗,被迫逃亡日本。一九一四年七月,孫中山在日本組織中華革命黨,重舉資產階級革命旗幟。一九一七年九月在廣州召開國會非常會議,組織護法軍政府,當選為陸海軍大元帥,宣告與北京袁世凱政府對立。一九一八年五月,因受西南桂系和政學系軍閥的挾制,被迫辭去大元帥之職。
      一九一九年,孫中山將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一九二一年,在廣州重組軍政府,任非常大總統。一九二二年,陳炯明武裝叛變,孫中山被迫退居上海,至翌年二月陳炯明被驅逐後,才回到廣州重建大元帥府,就大元帥職。一九二四年一月,在廣州召開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改組中國國民黨,標誌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

      應邀北上 病逝北京
      一九二四年十月二十三日,馮玉祥在北京發動北京政變,推倒大總統曹錕,邀孫中山北上共襄國事。此時,孫中山健康已急轉直下,但仍毅然北上。十一月,孫中山離開廣州,繞道日本,開始北上之行。十二月四日,到達天津,由於一路顛簸和北地嚴寒,肝病復發,仍扶病於十二月三十一日由津入京,並發表了《入京宣言》。
      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孫中山在北京病逝,終年五十九歲。孫中山逝世後,在北京簽名弔唁者達七十四萬多人,參加送殯者三十多萬人。一九二五年四月二日起,孫中山靈柩停放於北京西山碧雲寺內石塔中。北伐成功後,於一九二九年六月一日,永久遷葬於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出身貧困農家 “早知稼穡之艱難”
      1866年11月12日,孫中山出生於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農民之家,為家中第三子,幼名“帝象”。由於家道貧寒,孫中山自小就參予家中農業勞動,自謂本“農家子也,生於畎畝,早知稼穡之艱難”。
      孫中山家無田產,佃二畝半高租田耕種,難以糊口。孫中山6歲時便上山打柴牧牛,隨外祖父到海邊打蠔,還到鄰村三合會人辦的武館偷學拳術。10歲時始進村塾求學,聰穎過人。當時與從上海回鄉的陸皓東相識,並成莫逆之交。貧困的生活使他從小就體會到農民生活的苦況,認為“農民的生活不該長此困苦下去。中國的兒童應當有鞋穿,有米飯吃”。
      1878年,13歲的孫中山隨母乘輪船赴夏威夷檀香山,投靠長兄孫眉。在當地英國國教會開辦的用英語授課的小學“意奧蘭尼書院”,他修讀英語、英國歷史、數學、化學、物理、聖經等科目。1881年畢業後,他進入當地最高學府、美國教會學校“奧阿胡學院”繼續學業。
      1883年,由於孫中山有信奉基督教的意向,被兄長送回家鄉。回國後曾偕陸皓東到村廟,見病者求神服食香灰,二人不滿巫醫騙人,遂分頭將神像搗壞,因而出走香港。
      孫中山到香港後洗禮入基督教,並繼續讀書,不久轉學到廣州博濟醫學院。後又聞香港西醫書院(香港大學的前身)招生,旋即以優異成績考入該校,1892年7月以首屆畢業生中第二的成績畢業。在學期間,孫中山對歐美各國的政治、經濟、農業,乃至天文地理知識,無不涉獵,被友人稱之為“通天曉”。
      在醫學院畢業後,孫中山曾在澳門、廣州設館行醫,每天定時義診贈藥,故求醫者門庭若市。此外還在石岐開設藥房,返鄉省親時亦為鄉人診病。
      當時因深感清廷政治腐敗,孫中山經常與同鄉楊鶴齡以及陳少白、尤列等人共議國事,抨擊朝政,時人認為此舉為大不敬,稱之為“四大寇”。雖然他最初未言革命,但這一期間的社會活動,對他後來的革命事業,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名號稱呼多 曾被叫“孫大炮”
      孫中山在推翻滿清、創建民國之前為革命奔走時,因避免滿清朝廷的通緝,曾用過大量的中文、英文、日文化名與筆名,有的是在旅居不同國家或地區時所取的,所用過的一些名字別號也在中外各地沿用至今。
      孫中山原名文,字逸仙,但後來最通行的卻是孫中山這一名字,這其中有一段來歷。1896年9月,日本青年宮崎滔天、平山周在日本橫濱中國革命志士陳少白的寓所,見到了孫文。他倆被孫文的革命熱情、見識和抱負感動,決心幫助孫文,並為他的生命安全擔憂,勸他暫時留駐日本。孫文同意後,宮崎和平山就陪同孫文找旅館。他們來到“對鶴館”旅館,並由平山替孫文代筆登記。當時,孫文處於流亡之中,不便公開姓名身份。平山執筆躊躇一番,想起剛才走過中山候爵府時看見的一塊牌匾,於是就在旅館簿上寫下了“中山”兩字。但按日本習俗,中山只是個姓,還得有一個適當的名字。孫文接過登記簿,在“中山”兩字下面添上了一個“樵”字,笑對平山說:“我是中國的山樵。”這就是孫中山名字的由來。
      孫中山曾有另外一個稱呼叫得比較響:孫大炮,這是當時政治對手揶揄孫文的外號,在辛亥革命前已有,“大炮”是粵語“不切實際之人”的意思,暗諷孫文言辭誇大不實。  
      中華民國1912年成立以後,孫氏不再面臨滿清的追捕,其本人之所有公私檔案均以本名“孫文”署名。在歐美,孫以其號“逸仙”或全稱“孫逸仙”(即英文“Sun Yat-sen”)而聞名於世。   
      孫中山於民國14年因肝癌逝世,當時於北京中央公園社稷壇舉行公祭時,豫軍總司令樊鐘秀特致送巨型素花橫額,當中大書“國父”二字,這是孫中山在公開場合被尊稱為“國父”之始。1940年5月29日,國民政府發布明令,規定對孫中山,在政府公家機關、民眾團體應一律改稱“國父”,在國民黨黨內稱“國父”或“總理”均可,民間已印就之圖書文字,不必強令改易。自此之後,孫中山即在中國歷史上確立了其“國父”的地位。



1911年,孫中山在上海出發往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