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人民幣升值 向國際化邁進
( 2011-01-21 )



有經濟學家認為人民幣兩年內會暴貶。路透社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本月18日訪美,意義非比一般。踏入2011年,隨歐洲危機深化,全球經濟依然不穩。出於國際壓力,也由於中國經濟發展已深化到無法不與國際社會進一步接軌的地步,中國在這重大關折口,以一個全新的身份踏上國際金融經濟舞台。

      目前,國際的關注點在人民幣升值的速度,但其實人民幣升值僅僅是“漫長”人民幣國際化過程的重要一步,而對中國國民而言,人民幣國際化意味中國金經系統全面和外間接軌,未來10年,中國經濟改革勢必跨過“量變”階段,進入“質變”。根據經濟定律,中國經濟這輛火車頭,在未來半世紀將令神州大地出現建國以來最具翻天覆地意義的大變革。
     

      外交很多時候是一台戲
      胡錦濤訪美前夕,中美雙方已先行放風。中國就美元資產貶值傷害中國投資,表達關切,潛台詞就是不希望人民幣升值過急,這多少亦是對美國的一個威嚇︰如果美元再跌,中國就會重新考慮外匯儲備中美元資產的組合。這應該是對美方一直壓迫人民幣升值、高呼和中國打一場貨幣戰的回應。
      美國財長蓋特納則公開表示,將持續要求中國加速人民幣升值,而作為回報,美國將會放寬科技輸出和向中國開放更多的投資機會。美方的語調比以前平和,而且提出魚餌,不再如前一段時間那樣單向要求和充滿戰鬥性。
      撥開這些外交辭令的煙幕,雙方其實都有了共識,雙方都同意人民幣會升值,意見分歧在速度。即使中國本身也認為人民幣有升值必要。
      早在去年6月,中國人行中止人民幣與美元的連動,自此人行便容許人民幣“漸進升值”,去年人民幣升值約3.3%。中國容許這個幅度,並非憑空設想,而是根據歷史經驗。在金融海嘯之前,自2005至2008年,人民幣便獲准以3%至5%年率上升,三年之間累升了兩成。

      中國農民首當其衝成受害者
      中國是金經新手,出於謹慎考量,所以不敢跨越前人半步,這無可厚非。因為目前中國直接或間接受匯率變動影響的城市就業人口超過一億,還未計算8億農民的承受力,本來已非富裕的農民將成為最直接的人民幣升值受害者。
      不過,中國的匯率考慮可能過於保守。從經濟規律來看,中國以年率8%以上增長,加上過往10年的累積“應升未升”的幅度,人民幣處於目前低位,實屬“非常態”,市場之手會自動調節上升速度,這不到中國政府口硬,如果中國繼續以目前幅度增長,中國政府的匯率變化政策也不得不變得比預期中寬鬆。
      人民幣必升、升幅也可能比中國政府預期中快,這是人民幣國際化的自然過程,而某種程度的國際化也是必然的事,因為中國的經濟改革在最近數年以來,在沒有國家政策蓄意鼓吹之下,已經深化晉級到另一階段。
      中國經濟改革30年,前20年為初階,憑藉中國極度過剩的廉價勞動力,僅僅扮演世界工廠的角色。在這初階,經濟改革僅僅是中國人找口飯吃的家事,和國際社會的關係並不直接。中國當時也無經濟實力,一無驚人地龐大的外匯儲備,二無強大的生產力,在環球經濟的角色是被動的。

      金融經濟系統尋國際接軌
      中國金融經濟系統和人民幣國際化也是北京目標之一。例如,中國曾尋求美國幫助提升中國在世銀的份額,中國份額得以從由2.77%調升到4.42%,一躍成為世銀第三大出資國。有權利就有義務,中國已表現出和國際金經系統接軌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