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崇文門外 延續市井繁榮
( 2010-12-30 )



崇文門外的大街十分熱鬧,市民都在此散步。新華社

崇文門外大街、磁器口、珠市口東大街、珠市口——這一線路構成了前門區與崇文區的界限。在崇文門外大街和珠市口東大街圈出的區域內,曾有濃郁的市井氣息。如今,儘管新建築的高度受到限制,眾多細小的胡同仍免不了被淹沒的境遇。拓寬的胡同與大街、誇張的樓間距、低矮而又體量龐大的新樓一起構成了這一線路上的拼貼景觀。

      崇文區(1952-2010)已經成為歷史名詞,而前門區早在1958年就並入了崇文區。前門區只存在了六年,但它作為區劃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950年甚至更早,它的曾用名包括:第八區和第九區、第六區。
“我家住哪?前門啊外一區。”這個答案一直從1928年延續到1950年代末。出生於1940年代的草廠二條居民藺鑫元,記憶裏即使是在1958年,前門以東地區劃為崇文區的地界後,生活在這的人對腳下一方土地的稱呼仍在延續,包括前門大街以東、珠市口以北的區域。

      教堂與戲裝店毗鄰
      以兩廣路為緯,前門大街為經,“從永定門進城的車從這裏轉彎了,巴士120、17、59、803等就在珠市口東大街繞了一個彎”,西草市街的陳大爺指被兩廣路分割成兩段的前門大街,“以前是直接就這麼到前門了”,他手掌一切,帶一氣呵成的暢快。
      2000年修兩廣路的時候,珠市口教堂正好在馬路中間,陳大爺等一些信眾都擔心,“結果政府很體諒我們,以環島的形式把教堂保留了下來。”西草市街就在珠市口東大街的南側,被稱為“戲裝一條街”,從其他各區來此購買演出道具的人不絕如縷。
      教堂的對面,前門大街中間過,本來延續到永定門的綠化隔離帶在這一段擱淺下來,“有個華僑的老房子保留下來了”,之後這裏蓬蓬長出了野草,來自福建的姑娘小青就從這裏拔了草藥回去煮,清熱解暑,這是一種最常見的野草,名為千人拔。

      “舊版”大街有弧度
      野草長在雙向四車道的珠市口東大街旁邊。作為兩廣路的一段,這裏還不是最寬的一段。藺鑫元說,“以前這一帶都是民居,珠市口東大街這個名字也有,但卻是一段一段的。民國時期珠市口東大街分稱東珠市口、三里河、平樂園、東柳樹井”,南北分割成一條弧線,最寬處,在藺鑫元的印象裏,來往能過車。
      現在在珠市口東大街靠北,和兩廣路隔一棟高樓,才是當年珠市口東大街的一段,也就是真正的“三里河”,生活在此多年的姜紹泉記得當年這裏的熱鬧,鐺鐺車每天很晚才收車。他指粗糲的電線桿,看,北京城裏這種電線桿估計就這麼兩個了,有軌電車用的,據說還是日本人架的。
     

      壕溝引出水靈靈的地名
      珠市口東大街以北,前門以東的這一片區域,由南北走向的胡同群構成。如今這個區域內十多米寬的道路不少,南北貫通,成為不少駕車者繞行前門東大街和崇文門外大街,躲避高峰的一條好通道。
      慕名而來的胡同拍攝愛好者也會覺得,在沒有遮蔽的道路上,徒步或自行車居然都不是好的觀察方式,對胡同的想像只能深入道路的東西兩側。橋灣、三里河、水道子——這些兩廣路上的一串水靈靈的名字只保留在公交站牌上。
      在兩廣大街的建設過程中,在三里河橋舊址處曾挖掘出古三里河橋的基石,還有古河道。姜紹泉相信就在今天的中國集郵總公司、光明日報社一帶地下深處,還有暗河湧動。
      《天府廣記》記載:正統間因修城壕,作壩蓄水,慮恐雨多水溢,故於正陽橋東南低窪處開通壕口,以泄其水,始有三里河名。
      這條河從正陽門護城河溢出,經過打磨廠、小橋、蘆草園、北橋灣……往東南流出三里。
      前門一帶的平民百姓多順河流地勢建造房屋,所以,這一帶多為不規則的斜街和彎曲的胡同,長巷頭條、長巷二、三、四條以及豆腐巷、大蔣家胡同都是沿三里河建成斜街。

      柳樹井兒的水 三里河的魚
      這一帶水好,柳樹井的位置在現在的兩廣路的磁器口西北側附近。早年間推水車的吆喝聲裏往往帶著水源地——“王府井兒的水!柳樹井兒的水!”叫賣藝人張振元這麼吆喝。作為地理名詞的柳樹井就這麼流傳下來,直到消失。
      這一帶圍繞“水”的話題不少。例如形成於明朝的鮮魚口,因為附近漁民在前門東南的三里河打魚,然後到這裏來賣,形成了專賣活魚的市場,人們就稱它為鮮魚口。
      小橋兒胡同的名字則是因為這裏曾有座跨三里河的小橋而得名,這是漁民從河的北面到鮮魚口的必經之路,清乾隆以後就不存在了,東從長巷頭條,西至鮮魚口。
      另一個小胡同叫梯子胡同,在小橋的東面,因為這段路原來是河堤,由東邊崇真觀向西至小橋逐漸增高,走在這裏就像上梯子一樣,因此得名。據說1965年,北京整頓街巷路名時,這兩條小胡同加上梯子胡同東頭的小胡同都並入鮮魚口,統稱為鮮魚口街了。
      雖然當年這裏是外城,用當地居民的話說,這一片可都是天街的鄰居。崇外大街和珠市口大街劃出的這一區域,老門臉兒上的語義繁華一點也不比東、西城遜色——西興隆街53號的門聯是“多文為富,和神當春”;南蘆草園12號院如意門扉上題有“忠厚培元氣,詩書發異香”,誰能想到,以前這家主人竟是一個賣薑的人。

      北蘆草園多有名家足跡
      梅蘭芳故居在崇文區的有四處,他13歲的時候住在北蘆草園,這也是他一生居住最簡陋的一處。6年之後,就搬到了北蘆草園的最西頭。
      北蘆草園的住所在青雲胡同29號,這是南北胡同,門樓在南邊,北房成正房,兩個四合院打通了。書裏說的28間房,打通的兩個四合院正好吻合。當年梅蘭芳去日本,給奶奶辦壽,都是在這裏。原來院子裏的大方磚鋪地和屏風影壁都不見了,現在就是居民大雜院。
      蘆草園一帶,很多京劇名家都留下過足跡,例如程硯秋、王蕙芳。這一帶的戲園子也多。從清末到民國,北京各種戲園大約有40多處,位於鮮魚口、打磨廠一帶就有六七處,小蔣家胡同(原小江胡同)的陽平會館,現在是劉老根大舞台。

      “胡同中的胡同”沒有章法
      東興隆街最有名的就是同仁堂了,是街,說明當年有多繁華。
      珠市口東大街以北一帶的胡同沒有甚麼章法,主要是依從河道建立;草廠地區一帶南北方向的胡同比較多;花市以北地區也有特色,沒有名字,它們以“條”來稱呼。
      作為地名的“條”,這是老北京小胡同的統稱,又稱“胡同中的胡同”,由西向東,依次是上、中、下、下下,從南往北,又對應為“頭、二、三、四”,因此就有了“上頭條”、“中二條”、“下下四條”的稱呼,規制整齊。
      花市大街以南的胡同區就曲裏拐彎了,這一帶的很多地方都沒了,大家只知道崇文門新世界,只是保留了一些老的路牌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