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三重保護下 外國人賣煙忙
( 2010-12-26 )





       在武昌首義和陽夏戰時期間,美國人鮑布正在漢口一家外國商行任職,通過他給母親的兩封信,感受到的是一個外國人對辛亥革命的最直觀體會,讀者也將會理解另一個語境中的話語。
       據黨德信編的《辛亥革命親歷記》收錄,鮑布在1911年10月14日給母親的第一封信,先是報告平安,他在心中敘述了他理解的武昌起義,在他看來,“滿族統治中國已經很長時間,他們對漢人極為不公平,他們對漢人收稅很高,並且把這些稅用於他們自己的民族。”因此引發了武昌起義,“計劃被打亂後,革命黨人立即開始推翻現行統治者的工作,並得到許許多多準備幫助他們的漢人的支持。”
       他在信中也提到,“叛亂者在事件發生期間行為公正,他們簽署宣言,任何恐嚇外國人的人將被處死,任何做有利於保護外國人及其教堂事的人將得到獎賞。他們做盡其職責範圍的事宜獲得外國的支持。” 鮑布說自己得到了叛亂者、清政府及本國15艘兵艦的保護。在文末,他再次強調“我們受到的保護很好,叛亂者肯定會勝利。”
       對外國人而言,辛亥革命不僅是旁觀者的角色,更是賺錢的好機會,鮑布在心中對媽媽抱怨,“我們太忙了。沒有僱員,沒有翻譯,我學了一點漢語,可以與中國人打交道了,也可以和他們做買賣,也可以和他們進行友好的對話。”
       到12月,鮑布給媽媽的心中更強調了這種忙亂,鮑布看到真正的戰爭,“看見雙方正在作戰,雙方的偵察兵互相偵查。我看見有個士兵在一個地方站了15分鐘,四周子彈亂飛,他不能逃脫,因為周圍都是清兵,但是他堅持戰鬥,直到最後被一顆子彈擊中。”
       在這樣紛亂的局勢中,鮑布他們仍然生意興隆,“我們一直忙於出售香煙,沒有一個職員請假……我一直忙於香煙業務,沒有機會出去觀看。”

       扶袁世凱上台 英圖操控中國

       清軍在革命中迅速地潰敗,是出於列強意料之外的。英國是在華擁有最大經濟利益的國家,辛亥革命又爆發於其勢力範圍內,因此英國對中國的形勢最為關切。
       隨著形勢發展,英國擔心援助清政府會導致革命黨人打擊英國在長江流域的商貿利益,並可能奪取廣東海關。加之革命軍宣稱無絲毫排外性質摻雜其間的對外態度,令英國考慮保持中立態度。
       內戰自然會妨礙到商業貿易,特別是外國的經濟利益。早在10月27日,英國外交大臣葛雷就曾電告英國公使朱爾典,目前的戰亂如持續下去勢必妨礙外國貿易,建議由列強出面調解。對於中國的下一步,英國政府真正寄予希望的乃是袁世凱。英國對待南方革命黨人的態度始終以自身利益為準則。英國一個官員在致《泰晤士報》記者莫里循的信中指,辛亥之役只能是一種“叛亂”,不能稱為“革命”。革命黨人雖然攻勢淩厲,但勢力也只局限於中國南部,只能造成南北對峙的局面,而要收拾這種局面則非袁莫屬。
       選中目標後,英國所要做的是把袁世凱推上政治舞台讓他重新掌握清廷的實權。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曾多次拜訪慶親王奕劻,鼓動他向攝政王施加壓力。其他各國公使也附和響應,勸說清政府起用袁世凱。在內外的壓力下,11月1日,清政府被迫任命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袁再次成為清廷的實權人物。袁氏一上台,英國外交大臣格雷就電告朱爾典說:“這樣的一個政府將能接受我們所能給予的全部外交支援。”英國等列強扶植和支持袁世凱上台的目的,是要讓袁世凱以清朝實權人物的身份向革命黨人施加壓力,進行南北和談,期以通過和平的手段,實現南北議和的成功,結束戰亂,以保護英國在華、特別是在長江流域勢力範圍內的利益,進而操縱和談後中國的政治命運。

       維護“門戶開放” 美拉住日俄

       與英國不同,日本與俄國想借此機會擴展自己在華勢力,美國則希望維護門戶開放局面,抵制其他列強獨佔中國。
10月25日,日本首相西園寺公望向天皇上奏中指出:在整個中國也要隨機應變,謀求日本的優勢地位。日本政府應清政府的請求,決定由日本商人向清政府提供軍火。它擔心一旦新政權取代了清政府,便會採取反對日本擴張的行動。為此,早在10月15日,日本政府就表示:如果革命勢力波及滿蒙地區,日本將不經其他國家同意而出兵干涉。
       俄國也與日本一樣試圖擴大對中國領土的侵佔。武昌起義爆發後,沙俄最初估計它只是地方性的動亂,認為清軍極可能“成功地將起事者鎮壓下去”,拒絕承認革命軍為交戰團體。革命軍連勝清軍後,俄國總領事才不得不于10月18日宣布“恪守中立”。但沙俄代理外交大臣尼拉托夫仍親自致函陸軍部,要求馬上增派幾個步兵連前往漢口“捍衛”俄國“重大利益”。
       沙俄更聯合日本對辛亥革命進行大規模干涉,當時由於日本統治集團內部在干涉中國革命的問題上有明顯分歧,沙俄的這一個計劃才落空了。
       與日俄不同,對美國政府來說,保持中國的門戶開放和行政主權完整最符合美國自身利益。美國政府願意暫時與列強共同行動,維持已經形成的格局。
       武昌起義爆發後,為避免日本利用革命,乘機出兵中國,美國駐日本外交官斯凱勒就敦促日本在未與美國政府協商之前,不要採取任何行動。
       12月7日,日本外交大臣通知美國駐日大使:如果中國內部敵對行為繼續發展,日本政府認為有考慮干涉的必要。英國政府隨即訓令駐日大使麥克唐納向日本政府提出抗議。美國則堅持列強“共同行動”的原則。俄國最後也被迫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