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宮牆之紅映出無上皇權
( 2010-12-26 )



■故宮的牆體鮮紅,代表莊嚴的皇權。新華社資料圖片

      琉璃瓦頂、彩畫油飾、廊柱門窗、漢白玉台基、灰磚地面與紅色宮牆,共同組成了北京故宮鮮明而強烈的色彩布局,這一道絢麗的色彩與青灰色的民居一起構成了北京城浩盪的色調組合。這種顏色以宮牆和宮殿中的門窗廊柱為代表,被稱為“宮牆紅”。作為等級的象征,和金黃色一樣,紅色不但用於紫禁城,還由此延伸出去,鋪演到許多和皇權相關的建築物中。

       在電影《末代皇帝》中,溥儀攀上宮殿金色的瓦頂,一邊高喊,一邊越過道道紅色的宮牆,向綠樹掩映中那一片片青灰色地帶翹望。就在此時,宮牆內外的一切竟突然變得模糊迷離起來——導演借此暗示:年幼的溥儀顯然還無法區分那道道宮牆所劃定的色彩、地理和行為邊界。


       紅與紫事關禁忌


       不管如何,金紅和青灰無疑是作為國都的北京展現在溥儀眼中的主導色調,而午門前的一窺也終於確定了他個人命運中一次最重要的臨界點。溥儀進入的這個地方,在清代嚴格的封建禮制中,被鄭重地尊稱為“紫禁城”,它處於城市的中央,與天庭中央的紫微垣遙遙相對。
       一“紫”一“禁”準確地鑿定了紅色宮牆的基本性格。中國美術學院教授、中國流行色協會副會長宋建明就指出,宮牆紅色對於皇家意味吉祥,對於百姓則是一種禁色。
       北京市古代建築研究所副所長包世軒認為,可能和周人尚赤的傾向有關,早在西周傳統禮制形成時期,紅色就已經進入了中國禮制色彩序列的尊貴位置。
       在很長時間內,紅色不但廣泛應用於宮廷和官宦府邸建築之中,而且在服飾和器物等方面,也是事關身份和地位的最主要的區分色之一。


       紅與黃的色彩博弈


       黃色作為皇天后土的象征居於色彩序列的頂端,但說到建築,在琉璃瓦燒製技術成熟、大面積推廣使用之前,黃色在宮廷建築中應用並不普遍,直到唐代以後,作為一種建築色,才逐漸躍居紅色之上;但在宮牆的粉刷、木構的油飾上,紅色卻一直佔據皇家建築的主導地位。
       黃色和紅色作為皇家禁忌的主導色調,歷來在使用上均有嚴格的約束。但是,宋建明認為,因為各種色彩在皇家色彩序列中的位置不同,因此其禁忌程度也有差異。比如用作帝王龍袍的“明黃”,在明清時期,均是絕對的禁忌色。具體到紅色卻略有不同,比如除去用於宮廷以外,王公府邸、巨商富賈之家,在大門、廊柱上使用紅色的也並不鮮見。
       即使是普通百姓人家,也常常在局部的地方,比如窗櫺、傢具等上面施以少量的紅色作為裝點,只不過他們使用的紅色更加沉暗,往往趨近於深紅、棕紅或者褐紅。而在比較重大的節慶期間,比如春節或者帝王大婚等等,為營造普天同慶的氣氛,對於紅色的使用,也常常會特別開禁,百姓人家可以掛出紅燈籠、貼上紅春聯等等。


       紅與紅的色差


       宋建明應邀為上海世博會中國館設計的色調便是“中國紅”,這來自於他對故宮紅色的細緻研究和區分。宋建明在分析了北京故宮所用顏料後發現,紅色在這裏分為若干層級。最為貴重的當屬硃砂紅,這種紅色明度、艷度最高,但是因為硃砂產量少、成本高,所以即使在皇家宮殿中也只用在彩繪和最重要的宮門和廊柱之上。
       宮牆是使用紅色面積最大的地方,全部使用硃砂很不現實,於是工匠們就取紅土研磨成色而代之。從色度上來講,紅土明度更低,艷度也只在中等偏高。宋建明說,大面積的紅牆總體來看,似乎和宮門、廊柱的顏色並無太大區別,但細看小塊區域,會發現,這種紅色已經接近於褐色。
       紅土的使用使整個皇城的色度有了明顯的下降,更加厚實而沉穩。“從色位上看,紅土的顏色趨向紫色,這也正好符合紫禁城與紫微垣的呼應關係。而大門和廊柱上所用的紅色亮度較高,從色位學來講,有些向黃色偏移,這則照應了宮殿的金黃色琉璃瓦頂。”
下轉頁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