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餐桌鳳凰浴火重生
( 2010-11-26 )



火雞肉的蛋白質比牛、羊、豬肉都高,含豐富的維他命E,脂肪含量較低,難怪成為餐桌上老少皆宜的食品。

感恩節這一天,所有人都要和自己的家人團聚,不管多忙都是如此。當然聚會就要有吃的,火雞是不可或缺的主打菜,還有南瓜羹、玉米餅、土豆泥之類也都是傳統的感恩節飲食,就連美國前總統小布殊的家宴上都少不了。

      現在,感恩節在大陸還只屬於嚐鮮期的舶來品,尤其是在南方各地,幾乎每家酒店都會在這一天應景地擺上一隻烤得香噴噴的火雞,但是能原汁原味複製最正宗的北美感恩風味的地方並不是特別多。但難得的是也有個別地方獨具匠心,雖然只是一道火雞,卻也能用不同的配菜和醬汁讓菜肴豐富起來。不但火雞的肚子裏有板栗、香草和蘋果等填料,周圍還會擺上南瓜、迷你甘藍、火雞肝醬和金芭利汁等配菜。
      在大廚眼中,既然這是感恩節每家每戶都要吃的,所以絕對算作住家菜,只要用香草等調料把火雞醃到入味,然後送到烤箱裏,經80分鐘的“鍛造”,“浴火重生”的就是這隻“餐桌鳳凰”了。
      其實火雞實在很醜,禿頭、長頸、弓腰、縮背,不過當火雞被烤過之後真的能給人以“鳳凰涅槃”一般的感覺。火雞本來就體形龐大,再經過火烤成泛金的巧克力色之後,絕對比鹽酥雞、白切雞,有氣勢多了。
      當然光秀色可餐並不解決實際問題,烤火雞的味道才是重點,也有點中西交匯的感覺,吃著烤火雞,總能讓人聯想起中國另一名吃——叫花雞。叫花雞外裹荷葉,再裹泥巴,然後用明火烤熟,雞肉裏就帶了荷葉的味道;而感恩節火雞是內填蘋果、板栗,用烤箱烤成,肉香裏有果香,果香裏又夾雜了肉香,同樣是“複合型”的雞。
      而且最難得的是,火雞雖然個大,但肉質一點也不柴,反而相當軟嫩,再加上已經爛如粉麵的板栗,更增加了滑、糯的質感。雞肝醬和金芭利汁都是實驗了千萬遍的和火雞最搭配的配料。根據醬汁的多少配比不同,還能搭配出不同的嚐鮮版本,相當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