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保守黨的“價值觀”牛皮
( 2010-11-26 )



溫市街頭的露宿者,席地而臥。

      加拿大和溫哥華、多倫多等大城市,多年來在“全球最適宜居住”的國家、城市排名中都名列前茅。毫無疑問,我國屬于世界上最富裕、生活質量最高的國家之一。
      但在輝煌燦爛的光芒下,卻有令人不堪的一面。據“加拿大無家可歸、住房及健康研究聯盟”(Research Alliance for Canadian Homelessness, Housing and Health)最新的研究報告披露,每天晚上,加拿大全國有約17,000人露宿街頭,或在臨時庇護所栖身。每一個無家可歸者身後,還有23人住在擁擠、衛生條件惡劣的房屋裏,隨時可能成為無家可歸者。在人口3375萬的加拿大,這類個人和家庭,竟然有38萬多個。無家可歸者和居住條件差劣者的健康狀況也令人堪憂。其中不少人患有關節炎、B型肝炎、哮喘、高血壓等慢性病和精神疾病。報告稱這是我國社會“隱藏的緊急事態”。
      這個研究網路由學者、醫生、社工組成,他們在多倫多、溫哥華、渥太華等大城市進行了兩年的調查。研究報告由多倫多的黃思昌醫生撰寫。他指出,很多中、低收入的加拿大家庭,需要花掉工資的一半以上,租住條件惡劣的房屋。他們付了租金後,收入所剩無幾,其中三分之一的人,連吃飯都成問題。每月有86萬加拿大人,要到慈善機構“加拿大食物庫”(Food Banks Canada)領取免費食品。
      研究報告要求聯邦政府制定全國性的住房政策,解決這一嚴重社會問題。這是近來我國出現的第三次解決無家可歸問題的呼籲。較早前“加拿大食物庫”呼籲說,解決住房問題,是終結貧窮和饑餓的先決條件。隨後國會下院一個多黨派委員會提出的貧困問題報告,也要求聯邦政府制定長期計劃,為住不起房的人興建更多的社會廉租房屋。
      其實無家可歸已成為加拿大社會的痼疾。早在12年前,加拿大最大幾個城市的市長就曾宣稱,無家可歸問題是“國家災難”。2007年,聯合國宣布,無家可歸問題是加拿大“國家的緊急事態”。2010年溫哥華冬季奧運會籌辦期間,聯邦、卑詩省、溫哥華市三級政客,也為此事傷透了腦筋。哈珀的保守黨政府上臺四年來,問題日趨嚴重。但當局卻聽之任之,置身事外。“無家可歸、住房及健康研究聯盟”的報告公布後,聯邦人力資源部長芬利(Diane Finley)的發言人竟然表示,住房問題屬于各省管轄。全國的住房情況不同,最好由各省、市政府解決。他輕飄飄一句“脆弱的加拿大人經不起太多的官僚主義和談判”,就把聯邦政府的責任推得一干二淨。
      哈珀政府口口聲聲要堅持加拿大價值觀,而備受國民珍視的《加拿大衛生法》,規定為全體加拿大人提供包括體面居住條件在內,同等的衛生保障,正是這種價值觀的重要體現。哈珀政府如果不負起制定全國性可承擔住房政策的責任,有什麼資格侈談堅持加拿大價值觀?反對黨——新民主黨溫哥華東選區下院議員戴慧思(Libby Davies)針對渥太華的不作為,提出了C-304個人法案,要求聯邦政府制定全國性政策,為加拿大人提供容易獲得、負擔得起的住房。而且其價格不得影響衣、食、教育等基本生活開支。
      目前法案在自由黨、新民主黨、魁人政團三大反對黨支持下,已經在國會下院二讀通過。估計不久後三讀通過,交上院表決的可能性很大。保守黨政府屆時如果不行動起來,按照法案精神行事,那麼大家倒要看看,他們今後如何繼續吹“加拿大價值觀”的牛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