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足不出戶獻愛心
( 2010-11-19 )



      2008年前春節前的一天凌晨,河南鄭州文新傳媒公司的副總經理張曉東的電話響了起來。電話是回貴州老家過年的好朋友劉棟打來的,劉棟說,晚上看了新聞聯播,說中國已經有500多萬人受災了,心裏不是滋味,睡不,老家那也停電好幾天了。
      起床、穿衣、打開電腦,張曉東搜索關於雪災的新聞。劉棟的短訊又過來了:“去網上買幾件東西吧,幫幫災區,幫我也買幾件,回老家好幾天,我都沒?珖善客?玼了。”
      張曉東打開某購物網站,找到“感恩小鋪”的小店,以440元的價格買下一個景德鎮貧困孩子做的茶壺。又登錄了劉棟的賬號,買下一幅以雪災為題材的油畫。張曉東說:“這個店鋪本來就是一個慈善店鋪,每買一件商品,店鋪的主人就會捐出利潤的50%給慈善機構。”接下來,張曉東又買下了幾件便宜的物品。
      《河南商報》報道,張曉東說,這種通過網絡購物參與慈善確實挺方便的,讓人足不出戶都能做善人。“我們不可能一擲千金來捐贈,只能掏點小錢來表示我們的心意,而往往是舊衣物整理好了,一直找不到地方捐;看到媒體各種各樣需要幫助的人總是想伸把手,但從未拿起電話;想捐給慈善總會,也不知道在哪,更沒時間跑郵局。”

      選慈善公益店網購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以他們各自的方式參與到網絡慈善中。江江是一個喜歡在網上淘寶的年輕女白領,如今,江江會特意選擇一些慈善公益店鋪進行網購。她會在一個名為“濟南貓窩*流浪貓救助義賣公益店”的網店,為自己的寵物買貓糧。原來,這家店的店主和義工們會用所得利潤的一部分進行流浪貓救助活動。“我不僅購得了所需的物品,也奉獻了一份愛心。”江江高興地說。
      中國各大購物網站幾乎都有類似的公益慈善店鋪,買了東西,店主便會拿出一部分錢作為善款。在淘寶網,一個個“愛心專區”不斷閃動。一位名為夢妍的店主說,她把店鋪內所有的寶貝都設置了愛心捐贈,每項交易都會自動捐一元錢給紅十字會,“希望可以幫到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據悉,淘寶網會通過仲介機構將這些錢直接轉入中國紅十字總會、希望工程、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國慈善總會、中華骨髓庫等五家慈善機構的指定賬戶。
      王炎自從知道在網絡上購物就可以間接參與慈善事業以來,便熱衷於此。漸漸地,她在網絡上遇到了許多和她有同樣目的的人,後來,她還知道這些人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善客。
      “今年你?珖善客?玼了嗎?”王炎在網上給自己買了幾件化妝品,隨後又給自己的好友小微打了一個電話。小微表示自己最近比較忙,不過她會抽點時間上網買點東西,參與慈善活動。
      “善客”韓磊說,網絡慈善基本都有一個模式,每一位捐助者都可以在相應的網站上查到自己捐助的去處。能看到自己買貨物的錢,蓋成小學教室;看到山區的孩子拿到教科書;看到病房中的孩子露出了燦爛的笑容,他們都挺自豪的。

      慈善組織身份難定
      “善客”一族不斷壯大的同時,部分“善客”也對網絡慈善事業提出了質疑:“善客”們捐出來的錢真的會用於慈善事業嗎?這些捐助是由誰來監管的呢?“善客”“自由的魚”在論壇上留言:2005年曾經有網站假冒中華慈善總會名義詐騙印度洋海嘯捐款,這樣的事件傷了“善客”們的心。
      黑龍江大學教師張軍則一語道出了網絡慈善事業的軟肋:“中國網絡上的慈善組織成千上萬,但鬆散性、虛擬性以及無法在現實生活中取得合法的身份等情況,使得大多數網絡慈善組織無疾而終。一些小型的網絡慈善組織一般都沒有能力註冊為合法的民間組織。因此,身份難題讓眾多網絡愛心組織面臨困擾。身份難定的直接影響是公信力。”
      《生活報》報道,黑龍江元辰律師事物所張博為律師表示,目前,網絡慈善組織最可靠的發展途徑,就是掛靠在正規的慈善組織旗下,此外,國家還應該加強相應的立法,逐漸將網絡慈善引向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