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赴日學習維新變法 兩黨派辦報對抗
( 2010-11-14 )



■日本明治維新後迅速轉弱為強,因而中國有識之士開始向日本學習。1898年,康有為促光緒帝發起維新變法,圖為中國尋新生之路。圖為遊客在康有為故居參觀其畫像。新華社

      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開始時,中國淪為西方列強的半殖民地已有近30年的歷史。當時由於中國知識分子階級利益的不同,對日本明治維新的反應也不一致。那時中國封建統治者和官僚買辦階級根本不重視明治政府的成立,把它看作是一般的改朝換代。而代表民族資產階級利益的知識分子的看法則完全不同。他們稱讚日本明治維新,希望中國也走這條路。
      代表民族資產階級利益的知識分子的黃遵憲於1877年抵日後,公務之余搜集日本歷史資料,用9年時間完成《日本國誌》一書。他寫此書的目的是要借日本明治維新的歷史來給清朝統治者作鏡子。此書為中國資產階級改良運動作輿論準備,對其後的戊戌變法有重要的影響。
      1898年6月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詔》,並親自召見康有為,開始了百日戊戌變法運動。康有為在百日內共上奏折21道,從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建議光緒帝進行一系列改革,希望光緒帝像明治天皇一樣,走維新道路。
      但是1898年的中國決非30年前的日本,維新變法運動被保守的慈禧太后輕而易舉地扼殺了。
      儘管戊戌變法失敗了,改良派所施行的新政全都被否定掉了,但向日本派遣留學生的政策沒有取消。許多留日學生在日本一接觸西方資產階級自由平等及天賦人權學說之後,政治思想發生變化。有一部分人拋棄改良思想而轉向革命,開始和孫中山接觸。此時宣傳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的《國民報》應運而生,章太炎積極為它撰稿,反對改良,鼓吹革命。
      戊戌變法失敗後,主張君主立憲派的康有為和梁啟超被迫流亡到日本東京,繼續宣傳改革。而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也在日本鼓吹革命。但兩派各有立場,在日本形成了對抗形勢。
      君主立憲派的聲勢始終不比革命黨弱,但是清廷不懂得運用這批保皇黨來和革命黨對抗,抵消革命黨的力量,而把康、梁這群保皇黨的人也視為大逆不道。孫中山极希望拉康、梁聯合反對清廷,最後雙方談不攏。
      當時孫中山所領導的革命團體名為“興中會”,黃興則与宋教仁、陳天華、劉揆一等組織“華興會”。孫、黃一見如故,政治立場也完全相同,於是合併興中會和華興會為“同盟會”,同時吸收章太炎的“光复會”。
      同盟會成立的同時,他們在東京赤板板本金彌爵邸決議創立《民報》以宣揚革命理論,闡明三民主義為宗旨,借以對抗梁啟超在橫濱所辦鼓吹立憲的《新民叢報》。
      《民報》出版後使革命理論才有系統為世人所明瞭。它於光緒卅一年十月三十日(1905年11月26日)出版於東京牛迂區新小川町二丁目八番地。

      列強相噬 無暇東顧

      20世紀前十年間,全球的政治經濟格局發生了劇變。英、法、德等資本主義列強在不斷的殖民擴張中衝突逐漸升級;而沙俄不僅對外要防範德國虎視,國內更動亂頻仍。列強相噬,無暇東顧,深受英、法、德、俄侵略之苦的中國,因此得以在虎爪下稍事殘喘。
      這一時期的歐洲大陸,以法、德兩國的矛盾尤為突出。19世紀後期,殖民政策成為法國的外交核心,在武力支持下,其海外殖民地迅速擴張,至19世紀80年代,法國侵入了印度支那和中國。然而,在歐洲大陸,法國與強鄰德國卻因普法戰爭和《法蘭克福和約》而深懷仇恨。面對磨刀霍霍的法國,德國1879年與奧匈秘密簽訂針對法、俄的同盟條約,1882年意大利因與法國爭奪突尼斯失敗而加入,德與奧匈意遂結成同盟國。
      1891年法俄草簽軍事協定,規定法國在受德意進攻或俄國受德奧進攻時,雙方應全力與德作戰。20世紀初,英德矛盾升級,英國放棄了所謂“光輝的孤立”的外交政策,轉而與曾因法紹達危機而發生衝突的法國接近。1904年英法簽訂協定,劃分了兩國在非洲的勢力範圍。1907年英俄簽下協定,確定了各自在中國西藏、阿富汗、伊朗的勢力範圍。英、法、俄結成聯盟(即協約國),至此,歐洲大陸形成兩個對峙的軍事集團。雙方為爭奪殖民地和稱霸世界,不斷升級武備,歐洲大陸充斥火藥味。
      據《法國簡史》記載,1905年,法德為爭奪殖民地爆發第一次摩洛哥危機。1911年,就在中國的辛亥革命前數月,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5月間摩洛哥發生反蘇丹、反法國的人民起義。法國借口保護僑民佔領摩洛哥首都及重要城市。德國令炮艦向法軍挑釁,英國則揚言不惜動武以支持法國。此一紛爭直至當年11月4日才以德法達成協議告一段落。深陷其中的德、法乃至英國自然無暇東顧,這也是於10月10日爆發的武昌起義中上述國家保持中立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1900年至1903年的經濟危機和1904年爆發的日俄戰爭,激化了俄國國內矛盾。1905年1月,聖彼德堡十多萬工人向沙皇請願要求改善生活條件。沙皇下令軍隊鎮壓。為抗議屠殺,多地爆發罷工事件,工人和校政治社團提出實行議會制的要求,農民開始奪取地主的土地,到處是“打倒沙皇專制制度”的呼聲,俄國陷入動盪。
      6月,黑海艦隊“波將金”號起義;10月,全俄200多萬人爆發政治罷工,各城市和工業中心普遍建起工人代表蘇維埃。12月7日,莫斯科近8,000工人在布爾什維克黨倡導下起義,雖先後被沙皇政府鎮壓,但沉重打擊了沙皇專制制度,極大地鍛煉和教育了俄國人民。
      在俄國1905年革命影響下,法國工人罷工運動如火如荼,南方葡萄產區的農民亦開始反抗,法國政府忙四處滅火。1910年又有法國鐵路工人大罷工,均被政府鎮壓。
      俄國民眾反帝制獨裁、爭民主自由的運動,對當時處在兩千年帝制重壓下的中國,有相當的警醒與促進作用,先進的中國知識分子,在槍聲與鮮血中看到了驅除中國黑暗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