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領養華童成中文學校主力生源
( 2010-11-14 )



■紐約一所幼稚園裏,華裔兒童正在課堂上邊做遊戲邊學習。 紐約時報照片

      在2005年華童領養高峰期初嘗父母滋味的大批美國家長,如今正為孩子學習中文和中國傳統文化而奔忙。在一些中文學校,領養兒童已成為學生的主流。

      《華盛頓郵報》近日報道,在越來越多家長把領養華童周末送讀中文學校的同時,全美中文學習班的數量也在激增。 據應用語言中心統計,全國已有1,600多所中學提供中文課程,數量遠遠多於10年前的300所。私立中文學校的數量也大幅增加,當中多數由非牟利組織運營。以華盛頓地區為例,該地就有30多所私立中文學校周末開課,在孩子們領略中國文化的同時,這裏也成了華童領養家長的非正式聚會地點。
      在馬里蘭的歡樂中文學校(CLAPS),領養華童達70多人,佔了學生總數的3/4。創辦人陳燕(Yen Chen,譯音)稱,該校在一些領養家長的敦促下於2003年成立。這些美國家長不能親自教孩子中文,又擔心她們失去中國根和自己的傳統語言。而隨美國華童領養量的激增,此類呼聲越來越強烈。有的家長特別看重孩子的中國傳統,甚至在她們很小時就把她們送到中文學校。儘管陳燕無法保證年僅1歲的孩子能夠吸收多少知識,但這些家長只希望孩子能夠盡早沉浸在中文環境中。美國華童領養量在2005年達到巔峰,為7,900人,而後隨中國政府收緊政策人數逐年下降。
      投身於中國文化教育
      8歲的華裔女童艾比的養父母紐維爾夫婦,多年來一直孜孜不倦地投身女兒的中國文化教育:參加中國文化夏令營,把住所裝飾成上海公寓,但更重要的是安排女兒周末上普通話班。夫婦倆的目標是,幾年後讓女兒踏上中國的土地,親身感受自己的複雜身份。
      她的養母說:「我們總是相信,語言才是文化的關鍵,但上中文課的目的不僅在於語言的流利,而更強調女兒的背景。」
      另一位領養母親莎弗,有兩個分別是4歲和6歲的養女,她們均已學習中文多年。莎弗也認為,學語言並非唯一目的,主要是為了幫助一雙女兒尋找中國家庭的感覺,讓她們與中國文化產生紐帶,她還一直要求自己的兩個親生兒子學習中文。莎弗說,現在中文是全家的家庭語言。
      霍華德大學專門研究華盛頓地區領養家庭的華裔教授吳方(Fang Wu,譯音)指出,美國從未出現過這樣一個領養潮,有如此多的孩子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同時從同一個國家涌入,而且也再找不到另外一個關係如此親密的領養家庭組織。

      SAT想考高分  作文寫長些

    11月6日是美國數百萬高中生參加SAT考試的日子,大家可能有興趣知道獲得高分的訣竅。一14歲少年的研究告訴大家:作文越長分數越高。他的“研究結果”還獲得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的支持。
    據美國廣播公司(ABC)報道,14歲的貝克曼(Milo Beckman) 是紐約市史岱文森高中的一名學生,他已經兩次參加SAT考試,在第二次考試中,他的作文成績有了進步,其他學生一定為此感到高興,但是貝克曼卻感到煩惱,因為他認為自己第二次作文寫得更差。貝克曼告訴ABC新聞說,自己作文中使用的一個事實根據可能錯誤,因此自己“等於在作文中公然撒謊”。貝克曼說,自己第二篇作文的確有些優點:更長。因此他懷疑,作文越長,得分越高。於是他請求自己的同學們幫忙,就此進行研究。
    貝克曼蒐集了115篇作文樣本,他發現,較長的作文幾乎總是得分更高。經過計算,這種明顯的相關是巧合的可能性非常小,幾乎為零。而且貝克曼的研究結果得到麻省理工學院寫作指導教授帕羅曼的支持,帕羅曼說:“你寫得越多,分數越高。紙上的字越多,分數越高。”
    帕羅曼發現,自己可以依靠作文長度來預測學生的SAT分數,這種預測方法90%的時候正確。他說,自己為百克曼的研究結果感到興奮,因為他的研究確認了自己的研究結果。
    百克曼還比較了兩次參加SAT考試的學生的前後成績,想了解是否聰明學生總是寫出更長的作文,所以得分更高。結果他發現,每個人在作文更長時都得到更高或與之前一樣的分數,沒有人分數降低。為此,百克曼給同學們的建議是:要得高分,作文寫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