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官員貪腐 民生凋敝 外患頻仍風暴欲來
( 2010-11-12 )



這組老照片生動地反映了清末社會的各個層面。圖1為上海的南市小東門市井,圖2為刑場,圖3為饑民乞丐,圖4為義和團員,圖5為封閉落後的農村生活,圖6為饑民排隊領取救濟糧。

“病夫”之恥
清朝末年,世界列強用堅船利炮轟開中國大門,一面狂掠財富,一面大量輸入鴉片,致無數中華男女染上惡習,吞雲吐霧,不思進取。中華民心萎靡,國民體質羸弱,加之兵敗國衰,僅《辛丑條約》所涉賠款,本息即高達近10億兩白銀。我危殆之中華,被列強譏為“東亞病夫”!華夏之恥,至今沒齒難忘。
清朝後期,官僚腐敗無能,社會壓抑閉塞,人才無用武之地。加之十八世紀中期開始各地水災連連,人均耕地減少,近四億農民掙扎在貧困線上。同時,歐美列強以武力從中國掠奪大量財富,這些損失最後都轉嫁給農民。民眾生活看不到一絲光明,晚清詩人龔自珍形容當時社會是“萬馬齊喑究可哀”。民間變革之心日熾,農民起義此起彼伏,一場巨大的風暴正猛烈襲來。

      十九世紀,中國大約生活三百萬滿族人,僅佔總人口的百分一,卻佔據社會的最頂層。中央和地方各省高官要職都掌握在他們手中。十九世紀中葉,一位地方官員的轄區內平均有二十萬人口,按清朝的規定,普通官吏的俸祿相當少,且大部分以實物形式發放,這便為貪污腐敗的滋生製造了溫床,各級行政機構都腐朽不堪。

      官僚腐敗 國家殘破貧窮
      導致官吏腐敗、徇私和結黨的主要誘因有兩個,其一是清皇室統治的中央集權。清朝規定地方官員不能由本地人擔任,所以這些官員在處理日常事務時,就必須更多地依靠本地出身的下屬。同時,為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他們也必須處理好同當地富豪貴族的關係。而這些個人私交為他們的腐敗和相互庇護打下了基礎。
      第二個原因是科舉考試制度。讀書人想入仕,要通過層層考試選拔。這些讀書人若不是家境富裕,則須有地方富人出資支持,以維持未入仕前的生計。因此在他們獲得功名後,不能不對當初資助他們的人士作出回報。而在官僚作風嚴重的中央集權政體下,官僚風氣越演越烈。
      自然災難幾乎是伴隨腐敗同時爆發的。清朝皇帝每年撥款四百五十萬兩白銀用於各地水利建設。這筆款項相當於國家財政收入的十分之一強。但水利款大部分落入大小官吏囊中。洪災一到,整個農業經濟就會遭到毀滅性打擊。白蓮教趁機吸收信徒,組織難民頻頻起義。另外一個民間組織三合會大量發展會員,發動農民反抗。
      在中國南方的水稻產區,超過七成農民租種地主的土地。他們每年至少要上繳收成的一半。許多赤貧者為逃避沉重的賦稅,舉家遷入深山老林,過不斷遷徙的流浪生活。
      位於北京的中央政府在很多地方喪失了控制力,無力保護清朝的臣民們。各地的地主們只好自己糾集無業遊民,購買兵器組成武裝力量,來保衛自己的土地和財產。這些地方武裝和強盜團伙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地方富豪依靠走私和搶劫來聚斂財產,全國陷入了一片混亂。
     

      外患四起 晚清成毒國
      內憂未平,外患又起。西方國家每年派遣大量的傳教士和商人來華,他們對中國虎視眈眈,覬覦中國豐富的資源,也對國內廣闊的市場垂涎三尺。
      英國人向中國輸入大量從印度殖民地運來的鴉片。購買鴉片的客戶最開始是宮廷太監、滿清貴族官吏以及貴婦太太們,但很快眾多農民和力工也成為鴉片的主要消費群,他們希望借吸食鴉片來回避和忘卻生活的艱辛。據歷史資料記載,一九○九年中國有二千五百萬人吸食鴉片,晚清成毒國。
      由於同英國商人的鴉片交易要使用白銀進行支付,這就導致了這種貴金屬的稀缺。清朝沒有大範圍使用紙幣,銅錢和白銀依舊是主要的流通貨幣。但到十九世紀初,白銀的流入逐年減少,而流出卻不斷擴大,國內作為貨幣流通的白銀大量流失。白銀升值同時導致了銅錢的貶值,小面額貨幣貶值的直接受害者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平民,他們的所有財產加在一起,也無法換取一點點的白銀,銅錢是他們唯一能夠擁有和使用的流通貨幣,而富人的財富都是用白銀來衡量的。
      這樣,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了。銀價漲了近一倍,銅錢相應地貶值,官府和地主對農民的賦稅盤剝則達到極致。

      反滿高漲 民主思潮漸起
      清政府正喪失在一些關鍵領域,如貿易、社會和外交政策等方面的控制力。滿族人辛苦營造起來的威望正迅速崩潰。一個無力?珖制夷?玼的政府,民眾又怎能對其抱太大希望呢?
      中國長期的閉關自守終於被迫劃上句號。歐、美各國的憲政與民權思想傳入,加上滿漢之間固有的民族仇恨及太平天國推翻滿清的運動,孕育了反清的革命思潮。國內部分官員及知識分子開始明白不變革並不足以應付中國千年未逢的挑戰,相繼發起了洋務運動及維新運動,但均告失敗。
      有識之士深知非推翻滿清,無法復興中國。自從一九○五年同盟會成立後,革命思想廣泛傳播,革命組織遍於全國,武裝起義此伏彼起,群眾自發的抗捐抗稅連綿不斷。形勢迅猛發展,是由於民族危機日趨深重和社會矛盾不斷激化。敏感的人已經感受到一場巨大的革命風暴開始襲來。
      為維護現存社會秩序,清政府不得不作出“革新”的決定,推行所謂新政,允諾立憲。一九○六年,清廷拋出“預備立憲”,其實質卻是加強了皇族的權力,廣大立憲派對此極為不滿。當人們看清了這些只是統治者玩弄的伎倆後,長達二百余年的清王朝,其末日便已來臨。
      辛亥革命是中國歷史上一場改朝換代的壯舉。它的歷史功績主要在於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帝制,開闢共和,使衰弱不堪的中國從此走向崛起。在邁向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際,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本報從今期開始特別推出辛亥革命紀念專版,以新史料新視角,重新解讀這一影響至今的歷史事件,分二十期刊出。

      義和團運動削弱清廷統治
      1897年,德國強佔膠州灣,將山東劃為其勢力範圍。外國傳教士紛紛進入山東各地,並大肆修建教堂。而地主豪紳又倚仗教會勢力,欺壓民眾,義和拳就在這種情況下興起。因義和拳多次與教會衝突,並屢屢發生殺教士、燒教堂的事件,引起官府恐慌。山東巡撫張汶海上書要求安撫未獲理睬。至毓賢繼任時,慈禧迫於列強武力及民亂四起,為保江山,令各省辦理保甲團練,毓賢遂行招撫,將義和拳改稱義和團。義和團得以迅速發展,並打出“扶清滅洋”、“保清滅洋”的旗幟。
      列強對此十分恐慌,要求清廷取締。清廷隨後調袁世凱任山東巡撫,以鎮壓當地的義和團。在此情況下,義和團團民避走他省,勢力反而更為強大。至1900年春,北京城也出現義和團。
      英、德、美、法等國公使聯合照會清廷,要求限期剿除。但以載漪、剛毅為首的保守勢力力勸慈禧利用義和團給洋人壓力,以收兩敗俱傷之效;加之1898年戊戌政變後,被清廷通緝的康有為居然獲英日等國保護,其後慈禧想除掉光緒另立皇儲,亦未獲各國駐京公使支持,使慈禧對列強心生恨意。擔心大權旁落的慈禧下詔“宣撫”團民,同時對列強宣戰。
      1900年6月,英、美等國組成的八國聯軍從大沽口經天津進犯北京,正式挑起大舉侵華戰爭,義和團和清軍並肩浴血迎敵。隨後兩月內,天津與北京相繼失陷,八國聯軍入京後瘋狂燒殺,圓明園被搶劫一空並焚燬,慈禧倉皇向西安逃跑,途中令李鴻章向聯軍乞和,並被迫簽下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中國須在39年間賠償各國本息折合9.8億兩白銀,列強並得以在北京設使館區,駐軍並拆毀清軍大沽炮台等。而義和團亦慘遭屠戮,成為清廷賣國的犧牲品。慈禧利用義和團對外宣戰,完全出於自身利益考慮,準備未足之下意氣用事,又出爾反爾,以致一敗塗地。另一方面,義和團運動客觀上削弱了清廷的統治能力。東南各省總督在事件中違抗中央命令卻未受罰,各地出現不同於中央的政治意願,中央集權開始解體。清朝皇室的昏庸、腐敗與無能,令其統治威信大降。

      當權48年 慈禧負面評價多
      清朝未年,盡管有名義上的皇帝,但實質上是慈禧太后當權。慈禧是帝制時代中國極少數長期當政的女性。
      過去中國歷史上對慈禧的評價幾乎是完全負面的。
      在執政的48年中,以慈禧為首的清政府簽訂了眾多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如《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將義和團引入北京,失去控制,繼而宣布向所有西方國家宣戰,引發八國聯軍入侵的慘禍,中國的主權地位喪失殆盡,日本俄國自此可以在中國北方地區駐軍,後患無窮。由於在其48年的統治期間,中國除了太平天國之亂外,還飽受外國侵略,中國國力日漸衰敗。
      不過,慈禧當權時期,清廷的中央集權以及中國主權面臨來自內部及外國的種種威脅,有分析認為,她從捍衛清帝國權威及其本身權力的立場出發,所作之舉措收效雖不盡成功,但放在歷史脈絡下做持平之論,多數允稱合理。
      為因應自鴉片戰爭以來,來自歐美列強的挑戰,以及鎮壓太平天國等民間反抗勢力,慈禧重用李鴻章、張之洞等漢族重臣,在地方上開辦洋務運動,是中國發展近代化工業的開始。
      在洋務自強運動成果的支持下,清廷得以弭平內部反叛勢力,在帝國體制下維繫中國相對穩定的局面,並且建設近代化陸海軍軍備,造就“同治中興”的氣象。也有人開始認為,慈禧的改革手段其實非常高明,百日維新改革速度過快,根本是場鬧劇,不可能成功。
      作為一名中國封建史上為數不多的政治女性,她在危急時刻曾盡力維護國家利益,做出了雖不成功但在當時可稱合理的反應,例如她曾經在1900年6月21日向八國聯軍宣戰。在庚子年一場大禍後,慈禧意識到時局已不容她堅持帝制傳統,所謂的“祖宗成法”,乃容許清廷推展多種新政措施。執政後期,慈禧發布新政詔書,廢除科舉,興辦新式學堂,大量選派留學生,開始憲政改革,破除滿漢不通婚禁令,禁止婦女纏足等等,這些都不應被人遺忘。 
      站在男權宗法社會習俗的立場,慈禧是紅顏禍水之類的人物;若站在歷史的大視野來評判,清朝的滅亡與國家民族的悲劇是積重難返的結果,這個歷史的罪責要讓慈禧這個孤獨的女人來承擔,是否有欠公正呢?

      變法失敗帝國末路
      甲午戰爭炮聲中,李鴻章等全力經營之北洋艦隊竟一舉被日本殲滅,宣告了洋務運動之慘敗。有識之士深知僅憑武備改善,不能挽救中國之垂危,非進行改革不可,故有維新運動之興起。
      維新運動的領導人是康有為及其弟子梁啟超。1895年,當中國和日本簽訂割地賠款的《馬關條約》之際,康有為號召在京應試舉子共一千三百多人,發動“公車上書”,聯名向皇帝提出拒和、遷都、變法等主張,成為戊戌變法前奏。
      康、梁改革主張由於光緒帝支持而化成變法的行動。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頒“明定國是”之詔令,宣布實行變法。自6月11日開始變法至9月2日103天內,新政之措施陸續頒行。
      但是變法卻遭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極大阻力,9月21日,慈禧發動戊戌政變,囚光緒帝於中南海之瀛台,自己則以“訓政”之名重掌朝政。變法歷時103天而終告失敗,史稱“戊戌變法”或“百日維新”。
      百日維新的失敗不是偶然的,當時清廷吏治敗壞阻改革,維新派毫無實權,頑固派實力雄厚。不過,維新運動對後來的歷史卻有重大的影響:啟迪民主思想、促進國民革命。



八國聯軍處決義和團員。

慈禧太后當權,後世幾乎只有負面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