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聯軍焚園 群魔亂搶
( 2010-11-05 )



北京圓明園遺址公園內的大水法遺址。新華社資料圖片

      英法兩國政府在1856年時,分別以“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父事件”,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面對長驅直入的英法聯軍,清政府一再表示願和談。就在雙方達成協議,準備簽約時,英法聯軍卻突然採取進攻直迫北京城,將圓明園洗劫一空。兩周後,英軍又以“他們的談判團被清政府扣留時遭凌虐,而圓明園很可能是羈押地”為由,發出“摧毀圓明園”的號令。儘管清政府請求不要焚園,但就在1860年的10月,被稱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葬身火海。

      英國的額爾金和法國的葛羅於1860年帶領英法聯軍兩萬人,一路北上攻下天津後,清政府當即派出談判代表桂良、華沙納去天津議和,而英法聯軍也派出由巴夏禮率領的39人談判使團,雙方經商談簽訂《天津條約》。但英法聯軍沒有就此停下,一路挺進北京郊外的通州。談判破裂,巴夏禮等人被清兵扣押成為人質。英法聯軍很快洗劫通州張家灣,9月21日又取得在八里橋決戰的勝利而直逼北京城。10月6日,法軍先抵達圓明園。英國作家特拉維斯和薩奈羅合著的《鴉片戰爭:一個帝國的沉迷和一個帝國的墮落》(簡稱《鴉片戰爭》)中描述稱:“法軍原本預料皇帝的衛隊會冒死保衛圓明園,但卻遭到皇帝500手無寸鐵的太監的既可悲又可笑的?珖進攻?玼,他們是皇帝最後的保衛者。”這段描述不盡準確,事實是,太監們握有武器,衝突發生時,滿洲的八品首領任亮被打死,另有幾名法國軍人受傷。

      “濃煙形成黑雲 兩天未散”
      英軍與法軍在7日中午會合,按英國最高指揮官格蘭特事後的說法,法軍在其到來前,已洗劫圓明園的部分珍寶文物,“每一個房間都有半數以上的財物被取走或遭到破壞。”但這種指控是相互的,法軍後來也反稱是英軍率先掠奪這座皇家園林。不過,英法聯軍還是決定將圓明園內的所有珍寶作為“戰利品”平分。但劫掠很快變得失序,當時在現場的法國埃裏松伯爵說,當天下午三四時,法英聯軍委員會在忙清點從圓明園搶來的戰利品,此時有些勤雜士兵在園裏不停地出出進進,每個人都帶了些小玩藝出來,“最珍貴的被拿走了,我們要進去,該輪到我們了。嗨!至少也有我們一杯,我們大老遠來的……”而《鴉片戰爭》一書則形容,“軍紀渙散到極點,以至於第二天宮殿外的起床號響起時,只有10%的英軍士兵到場集合,大多數都在宮殿裏搶東西。”在英國專使額爾金下達焚燒圓明園決定之前,這裏幾乎被洗劫一空。
      面對聯軍的武力威懾,巴夏禮等人陸續被清政府放出,他們表示出議和意願,並答應接受英法聯軍全部議和條件。就在準備擇日簽約時,英特使額爾金就“人質問題”提出新的要求,聲稱巴夏禮等被俘人員遭“凌虐過嚴”,鑒於“圓明園所尚存的一切,很可能就是一些英國人和法國人遭受極為殘酷折磨的地方,必須予以摧毀。”在10月18日、19日這兩天,分布在圓明園各處的士兵,將手持的火把拋向大多以雪松搭蓋的圓明園諸建築時,火勢迅猛燃燒成片。大火三日不滅,圓明園及附近的清漪園、靜明園及海澱鎮均被燒成一片廢墟,安佑宮中近300名太監、宮女、工匠葬身火海。
      英軍中校吳士禮在日記中寫道:“連續兩個整天,濃煙形成的黑雲一直飄浮在昔日繁華富麗之鄉的上空,西北方向吹來的清風,將這濃密的黑雲颳向北京城……日光被黑煙和濃雲遮蔽,仿彿一場持久的日食一般。暗紅的火光映照在往來忙碌的士兵臉上,使得他們活像一群魔鬼……”

      八國聯軍進京 二度遭劫
      圓明園的這場大火還在燃燒,奉命留守北京的恭親王就全部承諾英法聯軍的一切條件。不久,即分別與他們交換《天津條約》文本,簽訂《北京條約》,還讓出中國香港的九龍半島和北部的大片領土,賠償1600萬兩白銀。
      第二次鴉片戰爭就此結束,可圓明園的命運還沒完。1900年,北京被八國聯軍攻佔,圓明園在混亂中,再次遭到附近駐軍和匪民的劫掠,殘存的13處建築也大部被毀。除去被焚毀的,據不完全統計,有至少100至150萬件文物流失在海內外,以英法等歐洲國家最多。

      劫後余生
      文物收藏家王金昌2003年從古玩市場發現並收藏一本《圓明園舊跡圖》,全集共有照片170多幅。發現者研究後認為,據該集中收集的1860年英法聯軍掠奪焚毀圓明園前後的照片表明,此集很可能是1950年代從事圓明園歷史研究的專家遺失的資料。

      天朝大國 成驚弓之鳥
      從乾隆後期開始,清朝的統治日趨衰落,卻仍以“天朝上國”自居,在對外關係上採取“閉關”政策,使中國處於與世隔絕的狀態。而這一時期的歐美國家發展迅速,英國在1760年代就開始工業革命。這些對清朝來說,猶如癡人說夢,以致在領教過英法等國的長槍短炮後,清政府瞬間轉變姿態,開始低頭求和路。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清軍武備廢弛、敵情不明、指揮紊亂,因此屢戰屢敗。至道光22年(1842年),英軍攻陷鎮江,切斷京杭大運河南北交通,繼而直抵南京城下,清政府已無力再戰。1842年7月24日,清政府簽定了第一份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隨後,美軍派全權大使乘軍艦到廣州,清政府急忙跟他簽訂《望廈條約》;法軍開到廣州海面示威,宣稱將北上攻擊舟山群島,道光帝又跟他簽了《黃埔條約》……曾經的“天朝大國”,儼然已成為驚弓之鳥。
      柏楊在《中國人史綱》中寫道:“一些中國曾經聽說過,或從沒有聽說過的彈丸小國,在過去就是前來進貢也不夠資格的,現在排隊而來。”
      火燒圓明園事件距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爆發有20年。但這20年間,清廷很少從第一次的失敗中吸取有效的經驗教訓,以至於在敵人重新發起的堅船利炮攻勢下,仍然不堪一擊。
      英法聯軍攻到北京城外,聽說咸豐皇帝正在圓明園內,於是他們繞抄安定門、德勝門直入圓明園。卻知,咸豐皇帝在英法聯軍攻下八裏橋時,便已帶后妃、皇子、親王和一批大臣,躲去熱河行宮(今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只留下六弟恭親王為欽差大臣,主持和議。而在聽聞圓明園被燒,咸豐皇帝當即吐血倒地。
      經歷圓明園的這場大火後,清王朝似乎開始警醒,積極推行“洋務運動”。但清朝隨後在與西方各國打交道的過程中,意識到西方人並無意吞併國土,只是想在貿易上佔些便宜而已,於是就更加放鬆軍備意識。
      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儘管光緒帝主戰,但清軍節節敗退的現實,讓主和派佔上風,與日本簽訂第二個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自1888年就正式建軍的清朝北洋海軍,一直沒增添任何艦隻,與日本新添戰艦相比下,火力弱。1891年以後,連槍炮彈藥都停止購買,錢被慈禧拿去修頤和園。
      風雨飄搖的清王朝除求和,沒任何戰鬥力。1900年八國聯軍攻下北京城,慈禧太后、光緒帝和親貴大臣一路逃至西安,派李鴻章與八國聯軍談和,清政府對聯軍提出的《議和大綱》全盤接受,並於1901年9月7日簽署《辛醜合約》。

      法國曾建議燒故宮
      在焚毀圓明園的問題上,英法方面的意見並不一致,為此,英法首腦之間曾經有過一番爭論。
      10月16日,法國特使葛羅和軍隊統帥蒙托邦表示,不同意焚毀圓明園,他們都認為焚燒圓明園非明智之舉,圓明園只是一座未曾設防的“鄉村景點”,燒掉它未免過分,如果真要燒掉什麼的話,燒掉清政府最高權利機關——紫禁城,遠勝過燒掉一座皇帝用來尋歡作樂的園林;他們還認為,圓明園是清帝行幸的離宮,並未設防,也不是敵佔區,焚毀它屬於無益的報復;另外,他們還擔心這樣做會“將使恭親王益增畏懼,不敢和議”。作為替代辦法,葛羅和蒙托邦建議焚毀北京紫禁城,並劫取文物典籍,他們認為這樣做更有價值。
      但英國和法國的意見恰恰相反。額爾金認為,圓明園是大清皇帝最為傾心的住所,他的2/3時間都在這裏度過,毀滅圓明園,是對皇帝一人的懲罰,是對他的尊嚴和感情最強有力的打擊。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王道成也在其主編的《圓明園——歷史.現狀.論爭》一書中指出,英國以格蘭特將軍名義,發表一則告示解釋:“……皇帝避暑行宮固已被掠,然其所蒙損失,在一月內即可恢復原狀……毀之所以予中國政府以打擊,造成慘局者為此輩而非其國民,故此舉可謂為嚴創中國政府,即就人道而言,亦不能厚非也。”

      “法毫無章法 英有條不紊”
      莫里斯.埃里松於1886年寫了一本《一個赴華翻譯的日記》,他在書中用了兩個章節的篇幅講述對圓明園的大掠奪。埃里松還對法國人和英國人的搶掠方式加以比較:法國人毫無章法,甚至是無政府狀態;而英國人則是有組織有安排,有條不紊。
      埃里松以一個目擊者的身份,目睹了對圓明園宮殿的搶劫行動,他把此稱為“印度大麻吸食者的美夢”:“面對那奇特的景象,我真是大開眼界,忘都忘不了。人頭攢動,膚色不一,類型各異;那是世界人種的大雜燴,他們一蜂窩地向大堆大堆的金銀財寶撲去;他們用世界上各種語言喊叫。”
      他描寫那些士兵:“一些人埋頭在皇后那一個個上了紅漆的首飾匣裏翻找;另一些人幾乎淹沒在絲綢和錦緞堆裏;有些人胸前掛滿大珍珠串,把些紅寶石、藍寶石、珍珠、水晶石往衣袋、內衣、軍帽裏滿揣滿掖。還有些人抱座鐘、掛鐘往外走;工程兵帶斧頭,他們為把鑲嵌在傢具上的寶石取出來,就揮斧把傢具劈開。還有那麼一個人,看見一個漂亮的路易十五時代的座鐘,因為錶盤上的時間數字是水晶石的,他以為那是鑽石,就把那錶盤取了下來拿走。時不時有人呼叫:?珖救火!?玼人們慌忙趕過去,東西掉得滿地都是……”
      直到夜幕降臨時,埃里松才回到營房,他遇見一些士兵,個個都滿載戰利品。埃里松說,在圓明園前度過的第二個夜晚是“難以忍受的、嘈雜的、令人暈頭轉向的”。
      埃里松還寫道,孟托邦將軍在法軍軍營中,在扮成大清國官員或公主的士兵中走來走去,像父親一般規勸他們把那些華麗俗氣的舊衣服脫去,把那些笨重的戰利品扔掉,並向他們許諾說,到了北京,他們會搞到更好的物件。炮手迪博斯克拉爾服從命令,把已經抱在懷裏的東西包括滿滿一桶首飾統統扔到地上。



被毀之後的圓明園海晏堂照片局部。

被毀之後的圓明園大水法照片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