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充分準備 成功應對面試挑戰
( 2010-11-05 )





      今年報考常春藤盟校和美國其他名校的優先申請截止日剛剛過去,許多同學可以稍稍歇口氣,接下來就是迎接十一月中下旬的面試,我們常春藤100的老師們已開始在這方面為同學們做輔導。
      恰逢近幾天《紐約時報》針對這一主題的博客上,不少名校的錄取官、面試官,和過往有此經歷的學生與家長,以及正在申請的考生們在熱烈地討論交流該話題,這裏我們就借機一起來欣賞他們的見解與感受。
      面試是常春藤盟校和美國其他名校評估錄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步驟。考生們除了在穿、舉止和準時到達方面遵循基本規則外,重要的是花足功夫提前做研究,對報考學校做認真瞭解,把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作充分準備,才能成功應對這輪挑戰。
      這期《紐約時報》關于面試的博客版主Dave  Marcus 就是布朗大學的一位面試官,他開誠布公地指出他期待的考生應該是一位批判性思維者(Critical Thinker),同時對各類知識和新奇觀點有永不滿足的好奇心。在最近面試報考布朗的學生過程中,他問對方所在選區的美國眾議院議員是誰時,不少同學張口結舌答不出;而當建議談論一下近兩天在報紙或刊物上讀過的任何一篇文章時,許多考生表現同樣令人失望。另一位賓夕法尼亞大學的面試官Risa  Lewak,也回憶起她面試一位男同學的經歷。對方幾乎不怎麼主動開口,甚至連點頭會意這種動作都很少。這兩位面試官都指出,面試雖只是眾多因素當中的一個,但有時候太差的表現也能把錄取機會降為零。
      在博客上有一位叫S. W的同學說起自己去年的哈佛面試感覺十分糟糕。他父親、叔父、祖父和外祖父全是哈佛畢業生,其中祖父還當過哈佛教授,這個背景非常重要,并會獲得加分。但當被問及為什么要報考哈佛這個問題時,因為擔心回答中帶有父輩的光環,竟然一時無計,最後還冒出“我聽說哈佛是個好學校”這樣一句話,結局當然是可想而知。
      有位博客名叫Seachange 的常春藤名校多年面試官,他談了自己的觀點和做法:從來不問那些刁鑽怪癖的問題,只是關注學生學術興趣和課外活動成就。他覺得大部分面試同學都很棒,但有些就太顯羞澀,有些就太過熱情,也有些穿太不合禮儀。他說自己在最終評價報告中都不會評論這些外在的不足。他給出的建議是學生應衣得體,準備幾個要問面試官的問題,對所報學校做認真研究,對那些棘手的問題要預備好答案,至少要應付“為什么要申請某某某學校”這條每個面試官都會問到的話題。
      另一位叫Jen L的博客,依據自己做過學生,又做過面試官的經歷提出下列忠告:1.穿像一位學生不能暴露太多。基本規則就像是參加一次宗教活動或是拜訪一位年長的親戚;2.預備幾個問題。每一位面試官都會讓考生提出自己的問題,如有關學校的,或是學生校園生活的。而要回答的問題大都是談談高中階段自己最喜歡的課程,或最喜歡的活動,或印象最深的記憶;再比如若重新讀高中,會希望有哪些不同于過去的地方?3.面試前重溫自己的申請表格,認真思考為什么選這所學校和這個專業的問題,避免自己的回答與申請表不一致;4.隨身攜帶自己的簡歷和水準很高的作品集,但不要過分地連很一般的手工作品和意義平凡的照片,甚至小學和初中的東西也加進來;5輕鬆愉快應對面試。
面試在整體過程中只是一個小步驟,是一次談話(Conversation),不是審問(Interrogation),如果太緊張就無法正常發揮反而會失准。
      還有一位常春藤盟校的面試官在談到其經歷時說,許多考生在面對為什么要申請這所學校的問題時回答令人失望,幾乎都采用“這所學校名氣非常大”或“我本人喜歡競爭”或“父母鼓勵我申請”這樣的答案。他認為用名氣和競爭力作為理由實不可取。而應該花時間去做調查,用這所學校某個你有興趣的專業,或是某個教授的研究方向,或是某項非常吸引人的課外活動來表明個人的真實喜好才能切中主題。下一期接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