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關注骨質疏鬆症 (下)
( 2010-10-22 )



三)骨質疏鬆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X光片顯示骨量減少的人,身高下降、駝背的人,更年期婦女和老年人,長期臥床的人,維生素D和鈣攝取不足的人,卵巢、子宮、胃和小腸切除的人,患有腰痛或有髖部骨折、骨質疏鬆家族史的人,長期服用皮質激素類、抗痙攣藥、利尿藥、胃藥、止痛藥的人,長期嗜煙、酗酒的人,患有與骨質疏鬆相關的慢性病,如甲亢、甲旁亢、腎功能衰竭、肝病、體重指數(BMI)小于19千克/平方米的人等。
(四)如何早期發現骨質疏鬆症?
      預防骨質疏鬆症必須關注骨質疏鬆高危人群,對有骨質疏鬆危險因素的人群應及時作骨密度檢查,即使正常,也應注意預防。
      骨質疏鬆症早期常無明顯症狀,往往都是在發生較嚴重的合併症時才引起人們重視,這猶如亡羊補牢。早發現,早預防是關健,當有以下症狀時,就應該提高警惕:全身疲乏,喜臥床不願活動,全身酸痛,尤以腰部為明顯,可由腰向臀部和下肢放散,亦可由背部向肋骨和腹部放散,背部漸彎,身高變矮。
(五)中、西醫對骨質疏鬆症的治療:
      藥物療法是目前比較常規的治療方案,一般采用性激素、補鈣、活性維生素D等。骨質疏鬆症的基礎和預防性治療是每天補充1200毫克鈣和800單位維生素D。對于明確診斷為骨質疏鬆症的患者,僅僅給予鈣劑和維生素D治療是不夠的,應由專業醫生選擇個體化的聯合治療方案。但它也存在諸多問題,如長期應用激素會帶來嚴重的副反應,鈣和維生素的補充,在劑量上難以控制。
      中醫治療骨質疏鬆症主要通過中藥、針灸、食療方法,通過辨證施治,滋腎陰,溫腎陽,健脾益氣等綜合調理,調動機體自身的能力,促進骨礦物質營養的吸收,同時提高激素水平、降鈣素水平,既促進骨形成,又抑制骨吸收。
針灸治療骨質疏鬆可謂後起之秀,從治標的角度來說針灸不但可以減輕骨痛。從治本角度,一方面針灸可以改善脾胃功能提高身體吸收鈣質等營養成分的能力;另一方面,針灸之後體內的雌激素水平明顯地提高從而促進骨細胞生長,從而降低骨折風險,達到多源化防治骨質疏鬆的效果。
(六)科學飲食、加強鍛煉:
1.飲食預防
      建議女性每天攝入鈣1000mg,重度患者1500mg,維生素D400IU。男性患者鈣攝入量1500mg/d。多食含鈣高的食物如黃豆及豆製品、牛奶及奶製品、海產品及堅果如海帶、木耳、蝦皮、海魚、芝麻、核桃、瓜子。多食被稱為蔬菜界的三大抗骨松高手:洋蔥、茭白、高麗菜。
2.生活方式
      多曬太陽,戒除不利于骨胳的健康的不良習慣,如酗酒、吸煙及大量飲用咖啡等。
3.運動預防
      適當的運動可以促進血液迴圈,增加新陳代謝,降低骨質疏鬆症的發生。如慢跑、騎自行車、步行等都可增強骨質,使骨頭更強壯。
      總之,對于骨質疏鬆性症,應樹立防重于治的理念,讓我們從平時生活做起,共同珍愛我們的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