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園林式博物館 現代美感
( 2010-10-22 )





      蘇州最著名的景點就是園林,各個園林都記載不同的歷史、講述精彩的人生,就看你如何去理解了。但有個園林很特殊,它既有古典園林的優雅氣質,又有現代建築中的光學美感,身在其中,你就覺得自己就是個夢。

      這個地方就是蘇州博物館,它的設計者是著名的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整體布局上,它巧妙地借助水面,與緊鄰的拙政園、忠王府融會貫通,成為其建築風格的延伸。儘管博物館的主色調依然是粉牆黛瓦,以此把該建築與蘇州傳統的城市機理融合在一起,但是,那些到處可見的、千篇一律的灰色小青瓦坡頂和窗框被灰色的花崗巖所取代,以追求更好的統一色彩和紋理。
      博物館屋頂設計的靈感來源於蘇州傳統的坡頂景觀——飛簷翹角與細緻入微的建築細部。然而,新的屋頂已被重新詮釋,並演變成一種新的幾何效果。
      玻璃屋頂將與石屋頂相互映襯,使自然光進入活動區域和博物館的展區,為參觀者提供導向並讓參觀者感到心曠神怡。玻璃屋頂和石屋頂的構造系統也源於傳統的屋面系統,過去的木樑和木椽構架系統被現代的開放式鋼結構、木作和塗料組成的頂棚系統所取代。金屬遮陽片和懷舊的木作構架將在玻璃屋頂之下被廣泛使用,以便控制和過濾進入展區的太陽光線。

      塔影湖畔 隱居聖地
      說起姑蘇,總能想到女人陰柔之美來,仿彿那水一般的姑蘇不適合去瞭解,而只適合靜靜品味,還得是三分即可,太過份則韻致失。我總在想,姑蘇的水是漂亮女人匯成的,我們自作多情的就把她當成情人,所以才有那麼多文人雅士在此定居,一親香澤固然好,又怕驚擾了她的靈秀。他們在此住下來的不是凡胎肉身,而多半是心。
      姑蘇的魅力是幾千年來形成的,除了自然的秀麗,缺不得的是人文的熏陶。那些風雅的人給姑蘇畫了一幅又一幅丹青,一個比一個更加秀美,以至於自己都捨不得從丹青中出來,他們想盡辦法住進去,一住就是幾千幾百年。
      拙政園裏的主人王獻臣,是明嘉靖年間的御史,因為仕途失意才歸隱蘇州。這樣的故事在姑蘇城還有很多,莫非姑蘇真有女人的溫柔品質,可以讓受傷的男人在此找到撫慰嗎?或許吧。總之聽到“姑蘇”一詞,所能想像的不是詩畫中的意境,就是美人岸邊浣紗的一幕。哪怕這些你都未曾經歷過,但只要有“姑蘇”,那便成就了你靈魂深處的記憶。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姑蘇自然是君子所愛。四大才子在姑蘇的秀麗之下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詩畫字;達官顯貴們也在此留下了無數風流佳話;西施和鄭旦兩位美人也因為姑蘇的水流淌紅顏薄命的哀怨。
      不管是塔影湖畔的定園,還是小橋流水的蘇州,在這裏都發現不了歷史遺留的塵埃,因為這裏根本就不會有塵埃,歷史只是今天的過去,而在姑蘇心裏,那些往事並沒有過去——文征明手植的紫藤依然存活;各個園林中的青竹還在演繹君子之風;劉伯溫詐死的傳說仍在他的定園裏的墳墓邊遊盪;姑蘇城外的寒山寺仍然敲響鐘聲;枕河人家還是那兩千多年前的人家;小橋下的河水流過的是昨天與今天,而明天,它還將重復以往。
      什麼時候我也能在此隱居,過那種“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生活;聽姑蘇的吳儂軟語,為她寂寞的心去寫詩。儘管才子們送給她的詩句已有很多很多,贏得了她的掌聲和青睞,但那一首屬於我寫給她的詩,只為了博得姑蘇一笑。